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要求原料达到熟、软、疏松、不粘手、无夹心、有熟料固有的色泽和香气。冷却与接种:冷却速度越快,杂菌污染机会越少,菌长得越好。接种曲量为投料量的0.3%~0.5%,接种品温为38℃~40℃,接种注意均匀,接种面积要大。
更多“蒸料后原料应达到怎样的状态?”相关问题
  • 第1题:

    发酵补料实现微机控制后,各补料罐线怎样管理才能达到无菌?


    正确答案: 发酵补料系统实现微机控制后,各补料管线则长期处于物料保压状态,这是造成染菌的一个后患,为些,在管理上应注意;
    (1)系统管线阀门应选用球阀,因为球阀泄漏点少。
    (2)系统管线各支管应安装蒸汽支管。
    (3)系统管线至少没周定期灭菌一小时。
    (4)应安装备用补料管线,防止灭菌时补料系统停止工作。

  • 第2题:

    大酱生产中怎样进行蒸料?


    正确答案: 蒸料分常压蒸煮和加压蒸煮两种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采用常压蒸煮比较普遍;而生产量大,设备条件好的企业可采用加压蒸煮。加压蒸煮时间短、效率高,但无论采用常压蒸煮还是加压蒸煮,所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使原料达到灭菌,使黄豆达到适度变性,制曲时使曲霉生长繁殖,生成各种酶。采用常压蒸煮的方法,蒸煮2h,焖锅1h。采用加压蒸煮一般气压在0.1MPa,时间为30min~40min,温度在110℃~120℃即可达到蛋白质适度变性,从而保证大豆酱的产品质量。

  • 第3题:

    块状耐火原料经拣选后必须进行破碎,以达到制备泥料的粒度要求。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开流式的粉碎流程简单,原料只须经过一次粉碎后完全达到要求的粒度,其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原料成为过细的粉料,这称为粉碎现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沼气池大出料重新投料后产气不好应怎样处理?


    正确答案: 出料后,立即对沼气池进行潮湿养护;进料前将池盖、池墙洗净擦干,刷纯水泥浆2~3遍;凡大出料后,要及时进料,以防池体干裂和保持内外压力平衡;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雨水季节不要大出料。

  • 第6题:

    ()法是将原料处理后与味料、辅料全部混和放入锅中或其他容器内,边加热边搅拌至材料全部成熟的一种加工方法。

    • A、炒
    • B、蒸
    • C、铲制
    • D、煮

    正确答案:C

  • 第7题:

    蒸法的操作要求是选料考究、原料新鲜,()调味一般多采用蒸前和蒸后调味,根据原料性质和成品要求掌握火力与加热时间。

    • A、必须腌渍
    • B、不需腌渍
    • C、刀法纯熟
    • D、刀工精细

    正确答案:D

  • 第8题:

    设备检修后应达到怎样的标准?


    正确答案: 其应达到的标准是:
    (1)检修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2)消除泄漏现象。
    (3)恢复出力,提高效率。
    (4)消除设备缺陷。
    (5)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自动装置动作可靠,主要仪表、信号及标志正常。
    (6)保温层完整,设备现场整洁。
    (7)检修技术记录正确齐全。

  • 第9题:

    电除尘设备检修后应达到怎样的标准?


    正确答案: 1、检修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2、消除设备缺陷;
    3、空载升压合格,符合规定值;
    4、消除泄漏现象;
    5、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自动装置动作可靠,主要仪表、信号及标志正确;
    6、保温层完整,设备现场整洁;
    7、检修技术记录正确、齐全。

  • 第10题:

    判断题
    块状耐火原料经拣选后必须进行破碎,以达到制备泥料的粒度要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块状耐火原料经拣选后必须进行(),以达到制备泥料的粒度要求。
    A

    破碎

    B

    粉碎

    C

    拣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设备检修后应达到怎样的标准?

    正确答案: 其应达到的标准是:
    (1)检修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2)消除泄漏现象。
    (3)恢复出力,提高效率。
    (4)消除设备缺陷。
    (5)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自动装置动作可靠,主要仪表、信号及标志正常。
    (6)保温层完整,设备现场整洁。
    (7)检修技术记录正确齐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蒸:原料的蒸烧煮称。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达到规定的成品标准,在封闭状态下对原料进行加热的方法是()。

    • A、焖
    • B、煮
    • C、蒸
    • D、炸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块状耐火原料经拣选后必须进行(),以达到制备泥料的粒度要求。

    • A、破碎
    • B、粉碎
    • C、拣选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开流式的粉碎流程简单,原料只须经过一次粉碎后完全达到要求的粒度,其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原料成为过细的粉料,这称为()现象。


    正确答案:过粉碎

  • 第17题:

    ()法是将原料处理后与味料、辅料全部混合放入锅中或其他容器内,边加热边搅拌至材料全部成熟。

    • A、炒
    • B、蒸
    • C、铲制
    • D、煮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当原料加工后其下脚料有值时,加工后原料单位成本等于加工前原料总值减去下脚料价款再除于()。

    • A、加工后原料重量
    • B、主料重量
    • C、原料的总成本
    • D、辅料重量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生产时要保证物流的畅通性,发生物料断料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石灰石断料应立即()或(),硅铝质原料和铁质原料断料以上,应减产运行,硅铝质原料和铁质原料断料()以上时,立即停磨或止料处理。


    正确答案:停磨;止料;5分钟;10分钟

  • 第20题:

    当达到要求的操作状态且破碎机运转正常时,可允许原料缓慢进入破碎机,送料逐渐增加到().再次监视轴承温度。


    正确答案:最大额定出力

  • 第21题:

    填空题
    当达到要求的操作状态且破碎机运转正常时,可允许原料缓慢进入破碎机,送料逐渐增加到().再次监视轴承温度。

    正确答案: 最大额定出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原料处理中蒸料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是原料中的蛋白质完成适度变性,即成为酶容易作用的状态。
    ⑵使原料中的淀粉吸水膨化,进而随温度上升,促使分子间的联系消弱,达到颗粒解体的程度,即糊化。
    ⑶消灭附着于原材料上面的微生物,以使米曲霉能正常的生长繁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生产时要保证物流的畅通性,发生物料断料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石灰石断料应立即()或(),硅铝质原料和铁质原料断料以上,应减产运行,硅铝质原料和铁质原料断料()以上时,立即停磨或止料处理。

    正确答案: 停磨,止料,5分钟,10分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