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地形的形态特征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三内夹两盆地,是新疆最突出的地形地貌特征,三山和两盆具体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三山是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两盆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 第2题:

    识别革螨,掌握其最典型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识别革螨,掌握其最典型的特征是:体表特征性的有许多骨板和刚毛;气门及气门沟明显。

  • 第3题:

    地球的表面形态可分为那两类()

    • A、地物、地貌
    • B、地物、地形
    • C、地貌、地形
    • D、地形、地态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影响滑坡形成的因素有:()、()、()、()、()、坡地形态特征的影响、()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坡度效应;流体效应;岩体效应;构造效应;地震效应;植被

  • 第5题:

    杉科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树皮裂成长条片脱落。叶披针形、锥形、鳞形或条形,螺旋状排列,稀交叉对生。雌雄同株,雄蕊和珠鳞螺旋状排列,稀交叉对生(水杉属);每雄蕊具2 ~ 9 (常3 ~ 4)个花药;珠鳞和苞鳞半合生或完全合生,或珠鳞甚小(杉木属),或苞鳞退化(台湾杉属),每珠鳞腹面基部具2 ~ 9胚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周围或两侧有窄翅。

  • 第6题:

    简述Ceratocystis和Valsa的形态特征各是什么?各引起什么病害? 


    正确答案: 长喙壳属Ceratocystis:子囊壳有长颈,子囊壁早期溶解,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多为钢盔形,有的为扁圆形,成熟随粘液从孔口流出,由昆虫传播。
    黑腐皮壳属Valsa:子囊壳埋生子座基部,有长颈伸出子座;子囊孢子腊肠状,单胞无色或暗色。无性世代是壳囊孢属(Cytospora)。只能为害树皮,不能为害绿色部分。可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甘薯黑疤病。

  • 第7题:

    朝鲜民俗舞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手足同边顺的动态;(2)似走似跳的动态;(3)变向及轮回的动态。

  • 第8题: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细胞凋亡: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如微绒毛等消失,细胞间接触消失,细胞膜依然完整,仍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质中,线粒体大体完整,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内质网囊腔膨胀,与质膜融合;细胞核内染色质固缩,形成新月形帽状结构,沿着核膜分布。染色质片段和细胞器等被细胞膜包裹形成许多泡状或芽状的凋亡小体。细胞凋亡最重要的特征是整个过程中细胞膜始终保持完整,细胞内含物不泄露到细胞外,因此不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
    细胞坏死:细胞质出现空泡,细胞质膜破损,细胞内含物,包括膨大和破碎的细胞器以及染色质片段释放到胞外,细胞坏死中染色质不发生凝集,而是被随机降解,电泳时会出现“拖尾”现象,可以利用这个区分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

  • 第9题:

    多选题
    地形的形态特征有()
    A

    平坦地形

    B

    凸形地貌

    C

    山脊地貌

    D

    凹形地貌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纯扭构件有哪些破坏形态?破坏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少筋破坏:箍筋和纵筋数量过少时,钢筋不足以承担混凝土开裂后释放的拉应力,一旦开裂,受扭变形迅速增大至破坏,变现为明显的脆性;
    (2)超筋破坏:纵筋和箍筋都过多时,受扭构件在破坏前出现较多细而密的螺旋形裂缝,在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先压坏,变现为受压脆性破坏;
    (3)部分超筋破坏:箍筋和纵筋配筋比例相差过大时,会出现两者中配筋率较小的钢筋屈服,而另一种钢筋未达到屈服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延性,但小于适筋构件;
    (4)适筋破坏:箍筋和纵筋配置都合适时,与裂缝相交的纵筋和箍筋均能达到屈服,然后混凝土压坏,属于延性破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影响滑坡形成的因素有:()、()、()、()、()、坡地形态特征的影响、()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 坡度效应,流体效应,岩体效应,构造效应,地震效应,植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R-S细胞形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又称霍奇金细胞,有诊断意义。此细胞有三大形态特征:①有异常巨大的核仁,周边整齐,呈蓝色或淡紫色(HE染色呈红色),核仁周围透亮,在核仁和核边之间有纤细的染色质丝连接;②胞核巨大,染色质疏松,呈网状或水肿状,核边厚而深染;③细胞体积大,直径可达100~200μm。此外,由于胞质RNA含量较高,故呈嗜双色性,用甲基绿一派洛宁染色呈阳性。R-S细胞可分为双核、单核和多核三种类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三山夹两盆,是新疆最突出的地形地貌特征,三山和两盆具体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三山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 第14题:

    地形的形态特征有5种:地形、()、山脊地貌、凹形地貌、谷地。


    正确答案:凸形地貌

  • 第15题:

    流水成因的交错层理按形态分为哪几种类型?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板状交错层理:特征为层系顶界具有直脊波纹底界有冲刷面;垂直水流方向显示平行砂纹,顺水流方向倾斜;纹层内常常呈下粗上细的粒度变化,有的纹层向下收敛呈切线状。
    锲状交错层理:特征:在垂直水流过平行水流方向层系间常常彼此切割,纹层的倾向及倾角变化不定。
    槽状交错层理:特征:在横切面上,层系界面呈槽状,纹层与之一致,也呈槽状,纹层与之一致也呈槽状;在顺水流的纵剖面上,层系界面呈弧状,纹层向下倾方向收敛并与之斜交。顶层曲砂纹为重叠的花瓣状。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层系底界冲刷面明显,底部常有泥砾。
    爬升波纹交错层理:特点与波状层理波状交错层理之间存在多种过渡类型。
    羽状交错层理:特点:纹层平直或微向上弯曲,相邻斜层系的纹层倾斜方向相反延伸至层系界面,彼此呈锐角相交,呈羽毛状或青鱼骨状。

  • 第16题:

    R-S细胞形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又称霍奇金细胞,有诊断意义。此细胞有三大形态特征:①有异常巨大的核仁,周边整齐,呈蓝色或淡紫色(HE染色呈红色),核仁周围透亮,在核仁和核边之间有纤细的染色质丝连接;②胞核巨大,染色质疏松,呈网状或水肿状,核边厚而深染;③细胞体积大,直径可达100~200μm。此外,由于胞质RNA含量较高,故呈嗜双色性,用甲基绿一派洛宁染色呈阳性。R-S细胞可分为双核、单核和多核三种类型。

  • 第17题:

    昆虫纲(成虫)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体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有口器、触角1对、0-3个单眼和1对复眼。胸部具3对足,两对翅。腹部由9-11节组成,末端有生殖器,有的还有一对尾须。

  • 第18题:

    地形的形态特征有()

    • A、平坦地形
    • B、凸形地貌
    • C、山脊地貌
    • D、凹形地貌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猕猴桃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和用途是什么?


    正确答案:猕猴桃: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幼枝密生灰棕色柔毛,老时渐脱落;片状髓,白色单叶互生,圆形或倒卵形,先端突尖或平截,缘有刺毛状细齿,上面暗褐色,下面灰白色,密生星状绒毛;叶柄密生绒毛,花3~6朵或成聚伞花序,乳白色,后变黄,芳香。浆果椭圆球形,密被棕色茸毛,熟时橙黄色,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用途:1、良好的棚架绿化材料。2、果为饮料果汁的材料。3、根、叶有药用价值。4、花可提取香料。

  • 第20题:

    地形特征对军队行动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地形对军队行动有直接影响,军队行动总离不开地形,总要注重考虑地形条件;
    2、古今中外能征善战的军事家,都把地形看作是军队战斗行动的重要因素;
    3、地形是用兵的必要辅助条件。

  • 第21题:

    问答题
    昆虫纲(成虫)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体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有口器、触角1对、0-3个单眼和1对复眼。胸部具3对足,两对翅。腹部由9-11节组成,末端有生殖器,有的还有一对尾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猕猴桃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和用途是什么?

    正确答案: 猕猴桃:形态特征:落叶木质藤本。幼枝密生灰棕色柔毛,老时渐脱落;片状髓,白色单叶互生,圆形或倒卵形,先端突尖或平截,缘有刺毛状细齿,上面暗褐色,下面灰白色,密生星状绒毛;叶柄密生绒毛,花3~6朵或成聚伞花序,乳白色,后变黄,芳香。浆果椭圆球形,密被棕色茸毛,熟时橙黄色,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用途:1、良好的棚架绿化材料。2、果为饮料果汁的材料。3、根、叶有药用价值。4、花可提取香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南美洲地形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南美洲的地形结构和北美洲大体相似,从东向西也存在着三个南北纵列带。但南美大陆的西部是年轻的安第斯山南北纵贯,山地以东,则为久经侵蚀的高原与低平的冲积平原相间分布。山地、高原和平原三者彼此之间具有发生上的联系,但代表着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各组成部分又表现为不同的构造地形特征。
    (1)东部高原。包括圭亚那、巴西和巴塔哥尼亚三大高原,它们在构造上大部分属古陆台中的地盾。自寒武纪以来经历了以上升为主的升降运动。古老的结晶岩多出露地表,仅部分地区覆盖比较浅薄的后期沉积,基本上未受到褶皱变动,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也很少。
    (2)中部平原。南美洲的中部平原带是由奥里诺科、亚马孙和拉普拉塔三大平原组成的。奥里诺科平原与亚马孙平原之间大部分隔着圭亚那高原,但在西部彼此是相连的;亚马孙平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之间,在安第斯山东部山麓附近,也隔着不足300米的分水岭。中部平原海拔一般均不足300米,幅员之广约占大陆总面积的45%,它们都是发育在陆台内部或陆台边缘的拗陷地带,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以沉降为主,覆盖着从古生代到新生代深厚的海相和陆相沉积。
    (3)安第斯山区。广义的安第斯山区除安第斯山主脉外,还包括秘鲁和智利的沿海山脉,科迪勒拉前山和科尔多瓦山。
    安第斯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之一。它绵延于南美大陆的西岸与北岸,从特立尼达岛向西折南直达火地岛,直线距离近9,00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米,不少山峰在5,000米以上,有的甚至超过7,000米。由于安第斯山的隆起,使南美高于3,000米的地面占到大陆面积的7%,其比率之高,居各洲之首。山系一般宽仅300公里,南纬20°附近最宽,也只有800公里,约占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最宽处的一半。由于该山高峻并连续延伸,成为南美大陆的东西障壁,对本洲地理环境的分异具有极大影响。这一褶皱山系基本上是阿尔卑斯运动的产物,在运动强烈的地段伴随着断裂、岩浆侵入和火山爆发,至今火山和地震活动仍很频繁,说明该山系现在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安第斯山的组成岩系,包括从前寒武纪到第三纪的各种海相和陆相沉积、花岗闪长岩和火山堆积,其中以中生代和第三纪沉积岩分布最为广泛。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