秆锈菌引起()。
第1题:
东北麦区以抗小麦()锈病为主。
第2题:
秆锈病,发病部位以秆和叶鞘为主,叶和穗上较少。()
第3题:
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锈病是锈菌引起的,使叶片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有人做了如下实验:让高秆抗锈病与矮秆不抗锈病的两个品种杂交,F1全为高秆抗锈病,F1自交得F2419株,其中高秆抗锈病为236株、高秆不抗锈病为78株、矮秆抗锈病79株、矮秆不抗锈病为26株。试分析回答:通过后代表现型的数量关系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定律。
第4题:
以下锈病中单主寄生的有()。
第5题: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描述的症状是()。
第6题:
胶锈属引起()。
第7题: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亲本基因型为()。
第8题:
小麦锈病
小麦赤霉病
小麦白粉病
小麦黑穗病
第9题:
小麦赤霉病
小麦锈病
小麦黑腥穗病
白粉病
第10题:
带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条锈病、青锈病、秆锈病
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褐锈病、条锈病、带锈病
第11题:
茎秆和叶鞘
茎秆
花和果实
叶鞘和花
第12题:
玫瑰锈病
毛白杨锈病
海棠锈病
竹叶锈病
第13题:
小麦锈病包括()三种病害。
第14题:
条锈菌引起()。
第15题:
什么是杨树叶锈病(落叶松——杨叶锈病)?
第16题: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形象概括的是()。
第17题:
比较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在叶片上的症状特点。
第18题:
小麦秆锈病主要危害(),也危害叶片和穗部。
第19题: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感锈病(r)为显性,现以高秆抗锈×矮秆感锈,杂交子代分离出15株高秆抗锈,17株高秆感锈,14株矮秆抗锈,16株矮秆感锈,可知其杂交亲本基因型为()。
第20题:
第21题:
菌丝体
闭囊壳
黑粉
孢子堆
第22题:
第23题:
蚕豆锈病
葡萄锈菌
梨锈病
玫瑰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