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气焊与焊条电弧焊相比较,其接头组织的一个特点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汽车上的厚板零件常用()进行焊接。

    • A、缝焊
    • B、气焊
    • C、焊条电弧焊
    • D、电阻焊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焊条电弧焊过程中通过焊条与工件互相熔合、二次冶金后冷凝形成焊缝,从而获得焊接接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焊条电弧焊、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和气焊不应大于()。

    • A、7 m/s
    • B、8 m/s
    • C、9 m/s
    • D、10 m/s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气焊与电焊相比较,气焊时的火焰温度比电焊时的电弧温度低,所以气焊接头不易过热。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TIG焊是指()

    • A、气焊
    • B、焊条电弧焊
    • C、钨极氩弧焊
    • D、电子束焊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焊接代号:SMAW和GTAW分别标示()

    • A、焊条电弧焊和气焊
    • B、焊条电弧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焊
    • C、焊条电弧焊和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
    • D、电渣焊和钨极气体保护焊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焊条电弧焊比气焊的熔深大。()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焊条电弧焊是利用电弧放电所产生的热量将焊条和工件熔化,焊条与工件互相熔合、二次冶金后冷凝形成焊缝,从而获得焊接接头。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气焊与电焊相比较,气焊时的火焰温度比电焊时电弧温度低,所以气焊接头不易过热()。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单选题
    对于同一焊接接头,为获得最佳的焊缝性能,在下述焊接方法中应选择()
    A

    气焊

    B

    焊条电弧焊

    C

    手工钨极氩弧焊

    D

    埋弧自动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焊条电弧焊过程中通过焊条与工件互相熔合、二次冶金后冷凝形成焊缝,从而获得焊接接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焊接方法属于焊条电弧焊的是()。
    A

    气焊

    B

    埋弧焊

    C

    手工电弧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焊条电弧焊决定焊接电流的主要因素是()。

    • A、焊条类型
    • B、焊条直径
    • C、焊接位置
    • D、接头形式
    • E、焊件厚度

    正确答案:B,C

  • 第14题:

    电弧焊是利用电弧产生热能,把钢筋末端和焊条(或帮条和焊条)熔化,冷却凝固后形成焊接接头,电弧焊接头形式有搭接、帮条焊接、()三种形式。


    正确答案:坡口焊接

  • 第15题:

    焊条电弧焊时中间接头电弧中断时间越长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焊条电弧焊接头形式包括(),(), ()和(),其中()受力较均匀,要求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接头常采用此种接头。


    正确答案: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搭接 接头;对接接头

  • 第17题:

    焊条电弧焊的工艺参数主要是()。

    • A、焊接方向
    • B、焊接电流和焊条直径
    • C、焊接位置
    • D、接头间隙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焊条电弧焊时,低碳钢焊接接头的组成、各区域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1)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组成。
    ①焊缝金属:焊接加热时,焊缝处的温度在液相线以上,母材与填充金属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后成为铸态组织。在冷却过程中,液态金属自熔合区向焊缝的中心方向结晶,形成柱状晶组织。由于焊条芯及药皮在焊接过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往往优于母材,只要焊条和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焊缝金属的强度一般不低于母材强度。
    ②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两侧金属因焊接热作用而产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2)低碳钢的热影响区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①熔合区位于焊缝与基本金属之间,部分金属焙化部分未熔,也称半熔化区。加热温度约为1490~1530°C,此区成分及组织极不均匀,强度下降,塑性很差,是产生裂纹及局部脆性破坏的发源地。
    ②过热区紧靠着熔合区,加热温度约为1100~1490°C。由于温度大大超过Ac3,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使塑性大大降低,冲击韧性值下降25%~75%左右。
    ③正火区加热温度约为850~1100°C,属于正常的正火加热温度范围。
    冷却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④部分相变区加热温度约为727~850°C。只有部分组织发生转变,冷却后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

  • 第19题:

    对于同一焊接接头,为获得最佳的焊缝性能,在下述焊接方法中应选择()

    • A、气焊
    • B、焊条电弧焊
    • C、手工钨极氩弧焊
    • D、埋弧自动焊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手工电弧焊时,焊条直径的选择与(),(),焊接层数和接头形式几个因数有关。


    正确答案:焊件厚度;焊缝位置

  • 第21题:

    埋弧自动焊接头的钝边尺寸比焊条电弧焊()。


    正确答案:

  • 第22题:

    判断题
    焊条电弧焊比气焊的熔深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焊条电弧焊时,低碳钢焊接接头的组成、各区域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组成。
    ①焊缝金属:焊接加热时,焊缝处的温度在液相线以上,母材与填充金属形成共同熔池,冷凝后成为铸态组织。在冷却过程中,液态金属自熔合区向焊缝的中心方向结晶,形成柱状晶组织。由于焊条芯及药皮在焊接过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往往优于母材,只要焊条和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合理,焊缝金属的强度一般不低于母材强度。
    ②热影响区: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两侧金属因焊接热作用而产生组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
    (2)低碳钢的热影响区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①熔合区位于焊缝与基本金属之间,部分金属焙化部分未熔,也称半熔化区。加热温度约为1490~1530°C,此区成分及组织极不均匀,强度下降,塑性很差,是产生裂纹及局部脆性破坏的发源地。
    ②过热区紧靠着熔合区,加热温度约为1100~1490°C。由于温度大大超过Ac3,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形成过热组织,使塑性大大降低,冲击韧性值下降25%~75%左右。
    ③正火区加热温度约为850~1100°C,属于正常的正火加热温度范围。
    冷却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其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④部分相变区加热温度约为727~850°C。只有部分组织发生转变,冷却后组织不均匀,力学性能较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