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烟道再燃烧?其现象和原因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尾部烟道再燃烧的现象、原因、处理。


    正确答案: 现象:
    (1)空预器进、出口烟温升高。
    (2)炉膛压力波动,吸风机出力增大,电流上升。
    (3)再热器侧发生二次燃烧时,再热器出口汽温升高或RH侧挡板自动关小,事故喷水投入。若发生在过热器侧,分隔屏过热器入口汽温升高,一级减温水量增加。
    原因:
    (1)燃烧不良使尾部积碳。
    (2)燃油时间太长,使尾部受热面、空预器波形板上积油垢。
    (3)煤、油混燃。
    (4)吹灰不及时。
    处理:
    (1)发现空预器入口烟温不正常升高时,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烟道受热面的吹灰。
    (2)确认尾部烟道二次燃烧,申请停炉。不能维持运行时,紧急停炉。
    (3)停炉后,关闭各风烟档板,当空预器出口烟温降至120℃以下时,缓慢建立自然通风道。若出现烟温升高,立即关闭通风道。
    (4)打开风烟系统人孔门,检查无误后,等待命令,准备恢复。

  • 第2题:

    烟道再燃烧的主要现象是:烟道和炉膛的负压(),烟气含氧量(),再燃烧处(),工质温度及()不正常升高。


    正确答案:剧烈变化;减少;烟气温度;排烟温度

  • 第3题:

    什么叫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产生不完全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完全燃烧:指燃料燃烧后,全部变成不可燃烧物的过程。
    (2)不完全燃烧:燃料在燃烧中,生成部分可燃烧物的过程。它分化学不完全燃烧和机械不完全燃烧两种情况。
    化学不完全燃烧:指可燃成分没有得到足够的氧或者与氧未进行接触,因而没有得到充分燃烧。
    产生化学不完全燃烧的原因有:
    ①入窑空气量不足。
    ②窑面空气分布不均匀。
    ③全黑生料中含煤量过多。
    ④料球间隙太小。
    ⑤煤在窑横断面上分布不均匀。
    机械不完全燃烧:指燃料中的可燃物参加燃烧反应,没有燃尽就被损失掉。产生机械不完全燃烧的主要原因有:
    ①煤粒过粗。
    ②加煤量过多或配煤不均。
    ③机立窑卸料速度过快。
    ④供给的空气量不足。

  • 第4题:

    热风炉倒流的程序哪个是对的()。

    • A、先开倒流炉的烟道阀,再开燃烧闸板,后开倒流风的热风阀
    • B、先开燃烧闸板,再开烟道阀,后开倒流风的热风阀
    • C、先开倒流风的热风阀,再开烟道阀,后开燃烧闸板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什么是僵化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僵化(fossilization),也叫化石化或石化,是由Sel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语理论中提出的。
    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关于僵化产生的心理机制。
    (1)生物论:年龄
    Lenneberg的关键期假说。
    Lamendella的敏感期和“次系统”假说。
    (2)语言心理机制论
    Chomsky(1986)认为母语习得是受到与生俱来的语言机制的作用,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根据不同的原则重新设置参数的过程。
    (3)认知模式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需要三个阶段:
    (1)陈述性阶段,
    (2)联结阶段,
    (3)自动化阶段。
    (4)文化适应模式
    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心理的影响。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文化的接受程度,也就是社会观念与心理观念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学习一种语言是否成功以及所能达到的水平。

  • 第6题:

    燃油锅炉生产炉膛和烟道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和避免?


    正确答案: 发生炉膛爆炸,主要是可燃气体在炉膛积聚,当炉膛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范围(上、下限之间),又遇到激发能源(如电火花、明火等)时,就会发生爆炸。
    为了防止和避免,应在点火失败时,对炉膛和烟道进行吹扫。或安装熄火保护装置和点火程序控制装置,并确保其灵敏可靠。

  • 第7题:

    烟道气变黑的原因及后果是什么?


    正确答案: 烟道气变黑的主要原因是燃气配比不佳,燃气组分变重,甚至夹带油滴。其后果是导致被加热介质出炉温度达不到要求,炉管外壁及烟道结碳黑。

  • 第8题:

    锅炉烟道再燃烧有何现象?


    正确答案: 原因如下:
    (1)排烟温度急剧升高,烟道内受热面汽温壁温升高。
    (2)燃烧不稳,负压波动大。氧量指示不正常下降,烟囱冒黑烟。
    (3)从烟道和引风机不严密处往外冒烟和火星。
    (4)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电流增大。
    (5)省煤器水温和热风温度补正常升高。

  • 第9题:

    烟道再燃烧的主要现象是:烟道和炉膛的负压();烟气的含氧量();再燃烧处()、工质温度及()不正常升高。


    正确答案:剧烈变化、减小(或二氧化碳增大)、烟气温度、排烟温度

  • 第10题:

    过热器、再热器泄漏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过热器、再热器泄漏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过热器、再热器泄漏的现象:相应蒸汽压力下降,机组出力下降,给水量将不正常地大于蒸发量,炉膛负压和炉内燃烧受到影响,泄漏点附近有较大的泄漏声。
    (2)过热器、再热器泄漏的原因:
    1)汽水品质长期不合格,使管内积盐。
    2)燃烧调整不当,使过热器、再热器长期超温。
    3)高温腐蚀使管子温度降低而爆破。
    4)火焰偏斜或切圆燃烧的残余旋转现象,造成炉膛出口处及对流烟道左右侧烟温偏差。
    5)制造上有缺陷,设计不合理,安装检修不良等也引起损坏。
    (3)过热器、再热器泄漏的处理:发现过热器、再热器泄漏时应及时停炉,以免破口扩大并冲坏其他管子造成事故扩大。停炉后可保持一台引风机运行,以抽出蒸汽和烟气,另外,还应保持水位稳定。当泄漏不严重时,为避免对用户停电,可允许短时间维持锅炉运行,但应注意观察泄漏的发展和水位,如泄漏增大或水位难以维持时应申请停炉。

  • 第11题:

    问答题
    尾部烟道再燃烧的现象、原因、处理。

    正确答案: 现象:
    (1)空预器进、出口烟温升高。
    (2)炉膛压力波动,吸风机出力增大,电流上升。
    (3)再热器侧发生二次燃烧时,再热器出口汽温升高或RH侧挡板自动关小,事故喷水投入。若发生在过热器侧,分隔屏过热器入口汽温升高,一级减温水量增加。
    原因:
    (1)燃烧不良使尾部积碳。
    (2)燃油时间太长,使尾部受热面、空预器波形板上积油垢。
    (3)煤、油混燃。
    (4)吹灰不及时。
    处理:
    (1)发现空预器入口烟温不正常升高时,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烟道受热面的吹灰。
    (2)确认尾部烟道二次燃烧,申请停炉。不能维持运行时,紧急停炉。
    (3)停炉后,关闭各风烟档板,当空预器出口烟温降至120℃以下时,缓慢建立自然通风道。若出现烟温升高,立即关闭通风道。
    (4)打开风烟系统人孔门,检查无误后,等待命令,准备恢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热风炉倒流的程序为()。
    A

    先开倒流炉的烟道阀,再开燃烧闸板,后开倒流风的热风阀

    B

    先开燃烧闸板,再开烟道阀,后开倒流风的热风阀

    C

    先开倒流风的热风阀,再开烟道阀,后开燃烧闸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烟道二次燃烧的现象哪些?


    正确答案: ①烟气温度剧增。
    ②热风温度不正常升高。
    ③烟囱冒黑烟。
    ④烟道及燃烧室负压剧烈波动。
    ⑤严重时,烟道防爆门爆开。
    ⑥从引风机轴及烟道不严密处向外冒烟或喷出火星。

  • 第14题:

    炉膛和烟道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煤粉、原煤中的挥发成分、以及油、气等可燃气体未能完全燃烧,积存在炉膛或烟道内,一旦具备了燃烧条件,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极易发生爆炸。
    (2)点火或停炉的操作方法不当,使炉膛或烟道内存积大量的原煤挥发成分、煤粉和油雾等可燃物,再次点火时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 第15题:

    什么燃烧现象,燃烧的三要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燃烧现象是指可燃物质与氧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反应伴随着发光效应和放热效应。三要素是可燃物质、氧或氧化剂、点火源。

  • 第16题:

    计算质量燃烧率的现象学模型的出发点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①球形火焰面假设;
    ②通过物理假设体现湍流长度尺寸等湍流参数的影响。
    ③要借助于简化的湍流模型计算湍流参数的空间和时间平均值。

  • 第17题:

    烟道再燃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正确答案: 原因如下:
    (1)燃烧调整不当,未燃尽的可燃物沉积在烟道内
    (2)点火初期或长时间低负荷运行时,煤油混燃,风量配合失当,造成可燃物沉积。
    (3)锅炉灭火后未及时切除,且通风吹扫风量及时间不足。
    (4)三次风含粉量大,未能及时燃尽。

  • 第18题:

    烟道再燃烧的现象有什么?


    正确答案: 1.烟道内温度剧增
    2.排烟温度和热风温度不正常地升高
    3.从烟道门孔处发现火星和冒烟
    4.烟道内负压剧烈变化
    5.烟囱冒黑烟,氧量降低
    6.若空预器发生二次燃烧时,外壳有温度辐射烧红,严重时空预器发生卡涩

  • 第19题:

    何为爆震燃烧?其产生的原因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及危害?其影响因素及避免爆震的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爆震是气缸内发出清脆的金属敲击声,亦称之敲缸。
    产生的原因是:在正常火焰传播的过程中,处在最后燃烧位置上的那部分末端混合气受到压缩和接受辐射热能,加速了先期反应而自然。爆震的危害有:1.气缸内的温度过高,很有可能烧坏零件,其次换可以分解燃料,发生冒黑烟的情况,热效率随之下降;2.热效率的下降还会导致有开锅的现象;3.在产生爆震的时候,有冲击波的存在,会把气缸的附面烧坏;4.产生爆震的同时有很大的噪音,还有震动的现象产生;4.dt/dψ上升。
    影响爆震的因素有1.燃料的性质-辛烷值高的燃料抗暴能力强;2.末端混合器的压强和温度-末端混合气的压强和温度增高,则爆震倾向大;3.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提高火焰传播速度、缩短火焰传播距离,都会减少火焰前锋传播到末端混合气的时间,这有利于避免爆震。

  • 第20题:

    什么是冒险转移现象?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冒险转移”现象就是在群体决策中冒险水平比个人决策更高的现象。
    各国学者为解释“冒险转移”现象而提出了不同假设:
    ①责任分摊的假设:对决策后果的责任可由大家分摊。
    ②领导人物作用的假设:领导者显示其才能与胆略。
    ③社会比较作用的假设:群体内各成员相互比较自己决策意见的冒险水平,从而导致“冒险转移”现象。
    ④效用改变的假设:成员相互影响会改变冒险效用。
    ⑤“文化放大”假设:若一国社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是崇尚冒险,则这种价值观会被放大到群体决策中。

  • 第21题:

    过热器、再热器泄漏的现象和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运行中的过热器、再热器可能由于热偏差、管内积盐、高温腐蚀而爆破,也可能由于制造或安装时的缺陷而破坏,引起泄漏。
    ⑴泄漏的现象
    相应蒸汽压力下降,机组出力下降,给水量将不正常地大于蒸发量,炉膛负压和炉内燃烧受到影响,泄漏点附近有较大的泄漏声。
    ⑵泄漏的原因
    ①汽水品质长期不合格,使管内积盐。
    ②燃烧调整不当,使过热器、再热器长期超温;高温腐蚀使管子强度降低而爆破。
    ③炉膛出口片及地流烟道左右烟温偏差。
    ④安装、检修不良也会引起损坏。

  • 第22题:

    水泵汽化有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水泵汽化的现象:进出口压力表指针剧烈摆动,电流表读数明显下降,泵内有异音或水击声,流量接近于零。
    原因:进口水位过于低或水温过高,入口管阀门故障或堵塞使供水不足,水泵负荷太低或启动时节迟迟不开启再循环门,入口管路或阀门盘根漏入空气。

  • 第23题:

    单选题
    热风炉倒流的程序哪个是对的()。
    A

    先开倒流炉的烟道阀,再开燃烧闸板,后开倒流风的热风阀

    B

    先开燃烧闸板,再开烟道阀,后开倒流风的热风阀

    C

    先开倒流风的热风阀,再开烟道阀,后开燃烧闸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