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电容式套管拆卸解体的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离合器的拆卸步骤。


    正确答案:(1)拆下变速器。
    (2)用专用支架固定飞轮。
    (3)按对角线将每个螺栓稍拧松一圈,直至弹簧张力消失为止。
    (4)卸下螺栓。
    (5)取下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然后分解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
    (6)分解前,应做出装配记号,以便安装。

  • 第2题:

    简述经腹途径双针套管法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1)孕妇排空膀胱,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超声定位穿刺部位;
    (3)在超声引导下,先将引导套针经腹壁及子宫穿刺入胎盘。拔出针芯,将活检针经引导套针内送入胎盘绒毛组织;
    (4)接含2~4ml生理盐水的20ml注射器,以5ml左右的负压上下移动活检针以吸取绒毛组织;
    (5)取绒毛量一般不超过25mg。获取需要量的绒毛标本后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6)术毕超声观察胎心及胎盘情况;
    (7)如引导套针两次穿刺均未穿入胎盘绒毛组织则应终止手术,1周~2周后重新手术。

  • 第3题:

    简述高速泵的拆卸步骤及检查内容。


    正确答案:1、拆卸与泵连接的油路、封液、冷却系统等管线。
    2、拆卸泵盖螺母,起吊泵体。
    3、起吊泵时切勿将扩散器盖板带出。
    4、取下扩散器盖板,检查扩散器、泵体的各部位。
    5、拆卸叶轮锁母、诱导轮及密封箱固定螺母,检查叶轮、诱导轮及传动键有无损伤和变形。
    6、叶轮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38mm。
    7、安装扩散器时,其上的O形环应涂润滑脂。

  • 第4题:

    试述单级水平中开式水泵的拆卸解体步骤。


    正确答案: 拆卸解体步骤是:
    (1)角解泵壳:拆卸联轴器销钉,使水泵与电机脱离;拆卸水平结合面螺栓及销钉,使泵盖与下部泵壳体分开,并把填料压盖卸掉;分解与系统有连接的管路(如空气管、密封水泵)分解后用布包上管头,防止落入杂物。用顶丝将泵盖顶起2~3毫米。
    (2)吊泵盖:上述工作完毕并经检查后,可吊泵盖。起吊时要平稳,注意不要与其他部件卡住;
    (3)转子:把两端的轴承拆开,拿走轴盖及上轴瓦;把油环拨在下轴瓦的两边,在起吊时不致把下瓦带出;钢丝绳穿在转子两端(填料压盖处)起吊时要平稳。

  • 第5题:

    简述套管中试油的步骤。 


    正确答案:选择试油层位;通井、洗井及压井;油层射孔;进行油流诱导,求取产能、液性和各项参数;根据产能及地层因素,采取酸化或压裂增产措施。

  • 第6题:

    简述电缆接头热缩套管封焊的方法步骤。


    正确答案: 电缆接头热缩套管封焊的方法步骤如下:
    1)、电缆芯线接续完毕后,安装专用屏蔽连接线。
    2)、用胶带对芯线从中间开始向两端往返三次进行包扎。
    3)、安装金属内衬套管,并把纵剖拼缝用铝条粘住。
    4)、用胶带将内衬套管两端爪部缠住。
    5)、清洁接头两端电缆外护层(20CM)。
    6)、用砂布打磨接头两端电缆外护层(20CM)。
    7)、在接头两端20CM处帖上隔热铝条。
    8)、将热缩套管置于接头中间。
    9)、用喷灯从热缩套管中间下方开始加热套管,上下圆弧运动喷灯,使变色消失,直至完全收缩一端;再到另一端加热;直至整个热缩套管收缩成型(套管两端应有少量热熔胶流出);至此,整个接头接续、封焊完成。

  • 第7题:

    简述凝结泵的解体步骤。


    正确答案: 1)拆除电机与泵间的连接螺栓,吊出电动机放置于预先排好的垫木上。
    2)拆除推力轴承部件下部轴承体上的1/2”管堵,通过临时接管排空推力轴承部件中的润滑油。
    3)拆掉各仪表接管,密封水和冷却水接管。松开泵的出口管法兰的联接螺钉,抽出接头处密封垫。
    4)拆掉泵与外筒体联接螺栓,垂直起吊泵体,放置于高度相适宜的装配架或装配坑上,垫平泵的转动部件。
    5)依次拆下泵的联轴器、轴承盖、推力环和和轴承。
    6)整体吊出推力轴承座,连同冷却盘管、护油轴套、推力瓦块等,另外进行单独解体。
    7)吊出电机架。
    8)依次拆出密封压盖,回水管及轴套,整个拆出密封部件,另行单独解体。
    9)用3支前端带M10的螺纹圆棒拉出节流套。
    10)余下部分水平放置:一端已泵的出口法兰向下置于木板或橡胶垫上,另一端用木块垫平,传动端轴头垫平。注意:从立方到横放的吊放过程中不得发生冲击或撞击现象。
    11)依次拆下叶轮螺母、进水喇叭、首级叶轮,诱导轮及键。
    12)拆掉密封水管路,然后依次拆下导叶泵壳、叶轮定位轴套、次级叶轮及键等,按此逐级拆下各级。在拆卸过程中转子和定子都要加木垫块,保持相对水平,防止零部件的摩擦损伤。
    13)拆下异径壳体、导轴承部件、直管、调整垫。
    14)吧轴小心吊出,垫好,V型木垫块不得少于4个。
    15)松开轴套联轴器,整个解体过程到此结束。

  • 第8题:

    简述阀门解体的一般步骤。


    正确答案: (1)清理阀门内外污垢
    (2)开启阀门并在阀体、阀盖上打记号
    (3)拆下传动装置或手轮
    (4)拆下传填料压盖
    (5)拆下阀盖螺母和阀盖、除去垫片
    (6)取出阀杆
    (7)取下平面轴承。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单级水平中开式水泵的拆卸解体步骤。

    正确答案: 拆卸解体步骤是:
    (1)角解泵壳:拆卸联轴器销钉,使水泵与电机脱离;拆卸水平结合面螺栓及销钉,使泵盖与下部泵壳体分开,并把填料压盖卸掉;分解与系统有连接的管路(如空气管、密封水泵)分解后用布包上管头,防止落入杂物。用顶丝将泵盖顶起2~3毫米。
    (2)吊泵盖:上述工作完毕并经检查后,可吊泵盖。起吊时要平稳,注意不要与其他部件卡住;
    (3)转子:把两端的轴承拆开,拿走轴盖及上轴瓦;把油环拨在下轴瓦的两边,在起吊时不致把下瓦带出;钢丝绳穿在转子两端(填料压盖处)起吊时要平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套管刮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1)将刮削器刀片朝下接在管柱底部,上紧。
    2)下刮削管柱的下放速度应小于0.3m/s。通过射孔井段时速度小于0.1m/s。
    3)刮削方式是利用管柱自重,下放加压进行刮削。
    4)刮削次数:末射孔井段刮削一次,悬重正常为合格,射孔井段上提下放刮削三次悬重正常为合格。
    5)刮削加压:正常情况下加压10-20KN,在遇阻
    严重位置可加大到80KN。
    6)刮削冲洗:刮削时,液面以上井段,每下入500M油管反循环洗井一次,液面以下每下入1000m油管反循环洗井一次,射孔井段刮削过程中始终保持反循环,排量300~500ml/min。
    7)一般刮至射孔井段以下10m。
    8)刮削完后,用施工用液以大于500ml/min的排量反洗井一周以上,然后起出刮削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模具拆卸步骤。

    正确答案: (1拆下加料斗、旋转送料器。
    (2拆下片重调整组合,拆下下冲放入盘中。
    (3将嵌舌板卸下,转动手轮,拆下油环,拆出上冲,放入冲盘。
    (4转动手轮,将各中模固定丝旋出,固定丝全部卸下后,用冲模打棍从下冲装卸轨处逐个顶出,放入盘中。
    (5清洁设备,清洗冲模,检查冲模使用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离合器的拆卸步骤。

    正确答案: (1)拆下变速器。
    (2)用专用支架固定飞轮。
    (3)按对角线将每个螺栓稍拧松一圈,直至弹簧张力消失为止。
    (4)卸下螺栓。
    (5)取下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然后分解离合器盖及压盘总成。
    (6)分解前,应做出装配记号,以便安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套管冲击试验步骤。


    正确答案: (1)取200mm长试样12根,将其置于60℃±2℃的烘箱内预处理240h。
    (2)将冲击试验仪及预处理后的样品一起放入低温箱中,冲击仪下面应垫有一块40mm厚的泡沫橡胶垫。低温箱内温度控制如下:
    A.-5型和90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5℃±1℃;
    B.-15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15℃±1℃;
    C.-25型和90/-25型套管,低温箱温度为-25℃±1℃。
    (3)试样及冲击试验仪在低温箱规定温度下放置2h后,将试样放在装置的底座上。选择相应规定的重锤及下落高度,冲击套管。试验后12根套管中至少应有10根不破裂或不出现可见裂纹。

  • 第14题:

    简述阀门解体的步骤。


    正确答案:①首先清除阀门外部的灰垢。
    ②在阀体及阀盖上打记号(防止装配时错位),然后将阀门门杆

  • 第15题:

    简述模具拆卸步骤。


    正确答案: (1拆下加料斗、旋转送料器。
    (2拆下片重调整组合,拆下下冲放入盘中。
    (3将嵌舌板卸下,转动手轮,拆下油环,拆出上冲,放入冲盘。
    (4转动手轮,将各中模固定丝旋出,固定丝全部卸下后,用冲模打棍从下冲装卸轨处逐个顶出,放入盘中。
    (5清洁设备,清洗冲模,检查冲模使用情况。

  • 第16题:

    简述事故配压阀解体检修步骤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分解前,测量缓冲活塞端面调整螺栓与缓冲体端面的距离,作好记录;
    2.将油阀及事故配压阀的连管及法兰拆下,将事故配压阀活塞推至缓冲活塞端,排除排油管内的油,再进行分解;
    3.拆除缓冲体上端细油管,再拆除缓冲体连接螺栓,将缓冲体、缓冲活塞一块拿出,将缓冲活塞从缓冲体中取出;从油阀端抽出事故配压阀活塞,活塞抽出时应保证平稳,不得脱手防止碰伤活塞及砸伤工作人员,分解完用白布将各孔口包好;
    4.检查活塞与衬套、缓冲活塞与活塞缸配合面磨损情况,活塞应无锈蚀,尖角完整无伤痕。将毛刺磨损处用天然油石处理光滑,在处理衬套时注意不得将异物掉进下部油管中;检查活塞顶杆应无松动,检查缓冲活塞杆应无弯曲变形及裂纹,检查缓冲体中的单向节流阀应动作灵活无卡阻,然后,测量各配合部位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各部螺纹应无滑扣,否则用三角油石或什锦挫修复;
    5.回装时,用汽油将活塞、衬套、缓冲活塞、缓冲体等清扫干净,最后用面粘一遍,涂上合格透平油进行回装;活塞从油阀侧装入,用手推活塞应动作灵活无卡阻,然后将缓冲活塞装入缓冲体中,整体回装于事故配压阀阀体上,调速器充油试验时,检查各处不得有漏油。

  • 第17题:

    简述CRH380AL拆卸闸片步骤


    正确答案:1.拆掉闸片托架下方的开口销(拆下的开口销报废)。
    2.打开锁簧,并用螺丝刀或用手将其向外拉。
    3.将锁簧别在锁紧凸台上。从闸片托架上取下闸片。
    4.关闭时,将锁簧从锁紧凸台上挑下来,使其扣入槽内。

  • 第18题:

    简述电容式套管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 电容式套管的常见故障有绝缘受潮和局部放电等。如果套管的密封不好,容易在阴雨及湿度大的天气中使绝缘受潮。对于油纸电容型套管,在运行中由于介损温升的作用,可能会导致击穿。甚至引起套管的爆炸。套管的局部放电主要是工艺不良,维护不当或结构本身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制造过程中留下绝缘弱点,结构设计时,电容极板边缘处的场强集中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等。

  • 第19题:

    试述油纸电容式套管与胶纸电容式套管的异同。


    正确答案: 其异同大致有以下5点:
    (1)油纸电容式套管油中发生电晕的电压较高,电容屏间的绝缘厚度可薄些,因此,电压等级相同的油纸电容式套管的径向尺寸较胶纸电容式套管要小。
    (2)油纸电容式套管要求有非常好的密封性,其下部必须有瓷套,而胶纸电容式套管没有瓷套,尾部也较简单。因此,油纸电容式套管下部比胶纸电容式套管的下部长,结构也较复杂。
    (3)油纸电容式套管及胶纸电容式套管的内部主绝缘都是电容芯子,但两者的制造工艺不同。油纸电容式套管的电容芯子是由0.08~0.12mm的电缆纸和0.01~0.007mm厚的铝箔加压交错卷制成型再经机械加工,将两端切割成阶梯状,然后在125℃左右以及1.333~13.33Pa的真空下干燥处理,当介损和电容两个指标达到合格后,在1.333~13.33Pa的真空下浸油而成。胶纸电容式套管的电容芯子是由0.05~0.07mm厚的单面胶纸和0.01~0.007mm厚的铝箔,加温加压交错卷制成型,经过加热硬化后,对外表进行机械加工,并浸以防潮漆而制成。
    (4)油纸电容式套管与胶纸电容式套管的头部结构完全相同,依靠压力弹簧压紧,并依靠弹簧的弹性来调节各零件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相对位移,以防止套管渗、漏油或损伤其他零件。
    (5)二者中部安装法兰有所不同。油纸电容式套管中部法兰有取油样塞,并用一根尼龙管直通下瓷套底部以便在油压的作用下取到套管底部的油样,并且为了使套管上、下部之间油能畅通,安装法兰的内壁与电容芯子之间需有一定的间隙,所以机械强度不如胶纸电容式套管,安装角度也不能太大。胶纸电容式套管的安装法兰与电容芯子之间用热套法紧固,工艺比较麻烦,也有的用环氧树脂胶合或用机械卡装法紧固。

  • 第20题:

    简述中低压阀门的解体步骤。


    正确答案: 解体的步骤如下:
    (1)用刷子清除阀门外部的灰垢;
    (2)在阀体及阀盖上做记号,防止装配时错位,将阀门开启;
    (3)拆下传动装置或拆下手轮螺母,取下手轮;
    (4)拆下填料压盖螺母,取下压盖,清理填料盒中的盘根;
    (5)拆下阀盖螺母,取下阀盖、铲除垫料;
    (6)旋出阀杆,取下阀瓣,妥善保管;
    (7)卸下螺纹套筒和平面轴承,清洗干净;
    (8)较小的阀门一般夹在台虎钳上解体,但要注意不能夹伤法兰结合面。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套管中试油的步骤。

    正确答案: 选择试油层位;通井、洗井及压井;油层射孔;进行油流诱导,求取产能、液性和各项参数;根据产能及地层因素,采取酸化或压裂增产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油纸电容式套管与胶纸电容式套管的异同。

    正确答案: 其异同大致有以下5点:
    (1)油纸电容式套管油中发生电晕的电压较高,电容屏间的绝缘厚度可薄些,因此,电压等级相同的油纸电容式套管的径向尺寸较胶纸电容式套管要小。
    (2)油纸电容式套管要求有非常好的密封性,其下部必须有瓷套,而胶纸电容式套管没有瓷套,尾部也较简单。因此,油纸电容式套管下部比胶纸电容式套管的下部长,结构也较复杂。
    (3)油纸电容式套管及胶纸电容式套管的内部主绝缘都是电容芯子,但两者的制造工艺不同。油纸电容式套管的电容芯子是由0.08~0.12mm的电缆纸和0.01~0.007mm厚的铝箔加压交错卷制成型再经机械加工,将两端切割成阶梯状,然后在125℃左右以及1.333~13.33Pa的真空下干燥处理,当介损和电容两个指标达到合格后,在1.333~13.33Pa的真空下浸油而成。胶纸电容式套管的电容芯子是由0.05~0.07mm厚的单面胶纸和0.01~0.007mm厚的铝箔,加温加压交错卷制成型,经过加热硬化后,对外表进行机械加工,并浸以防潮漆而制成。
    (4)油纸电容式套管与胶纸电容式套管的头部结构完全相同,依靠压力弹簧压紧,并依靠弹簧的弹性来调节各零件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相对位移,以防止套管渗、漏油或损伤其他零件。
    (5)二者中部安装法兰有所不同。油纸电容式套管中部法兰有取油样塞,并用一根尼龙管直通下瓷套底部以便在油压的作用下取到套管底部的油样,并且为了使套管上、下部之间油能畅通,安装法兰的内壁与电容芯子之间需有一定的间隙,所以机械强度不如胶纸电容式套管,安装角度也不能太大。胶纸电容式套管的安装法兰与电容芯子之间用热套法紧固,工艺比较麻烦,也有的用环氧树脂胶合或用机械卡装法紧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套管井中试油的步骤。

    正确答案: 1、选择试油层位
    2、通井、洗井及压井
    3、油层射孔
    4、进行油流诱导,求取产能,液性和各项参数
    5、根据产能及地层因素,采用酸化或压裂增产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