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述α2-AP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A、α2-AP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B、能抑制PLGC、与PLG以1:1的比例形成复合物D、抑制凝血因子Ⅹa、Ⅺa、ⅫaE、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血循环中

题目

下列描述α2-AP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

  • A、α2-AP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 B、能抑制PLG
  • C、与PLG以1:1的比例形成复合物
  • D、抑制凝血因子Ⅹa、Ⅺa、Ⅻa
  • E、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血循环中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描述α2-AP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A、α2-AP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B、能抑制PLGC、与PLG以1:1的比例形成复合物D、抑制凝血因子Ⅹa、Ⅺa、ⅫaE、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血循环中”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原

    B:抑制凝血因子形成

    C:抑制TXA2合成

    D: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

    E:抑制PGI2合成


    正确答案:D
    解析: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抗凝作用,剂量过大可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合成PGI2。

  • 第2题: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

    A、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
    B、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成复合物
    C、使因子Ⅱ、Ⅶ、Ⅸ、Ⅹ显著减少
    D、使凝血因子失活
    E、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

    答案:A
    解析:
    本品能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使前列腺素G2和H2合成受阻,从而间接地抑制血小板合成血栓素A2,阻止血小板的功能而发挥抗血栓作用,用于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

  • 第3题:

    关于血栓调节蛋白(TM),正确的叙述是

    A、TM由肝脏合成
    B、TM依赖维生素K存在
    C、TI与凝血酶以1、2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
    D、TM由血小板释放
    E、TM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答案:E
    解析:
    TM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凝血酶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参与体液抗凝。

  • 第4题: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由上皮细胞合成
    B:单链t-PA与纤维蛋白的亲和力比双链型高
    C:单链t-P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能力比双链型高
    D:游离状态的t-PA与纤溶酶原(PLG)的亲和力高
    E:t-PA与PLG形成复合物之后,才能有效激活PLG

    答案:B
    解析:
    t-PA主要由内皮细胞合成,单链t-PA与纤维蛋白的亲和力比双链型高,双链t-PA对纤溶酶原的激活能力比单链高,游离状态的t-PA与PLG的亲和力低,t-PA与PLG、纤维蛋白形成复合物之后,才能有效激活PLG。

  • 第5题:

    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理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与PC分子具有同源性
    B:其基因位于第20号染色体
    C:存在于所有血管内皮细胞中
    D:存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
    E: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

    答案:C
    解析:
    考点: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理特点。解析:血栓调节蛋白存在于除脑血管外的所有血管内皮细胞中。蛋白C系统的活化随着凝血酶的产生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血栓调节蛋白形成复合物而启动。

  • 第6题:

    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的原因是

    A.减少血管壁中PGI的合成
    B.抑制凝血酶的合成
    C.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受体结合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血小板TXA的生成
    E.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答案:D
    解析: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也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其原因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血小板TXA的生成。

  • 第7题:

    下列哪一种是纤溶系统抑制物()。

    • A、α2-巨球蛋白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 B、α1抗膜蛋白酶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 C、α2-抗纤溶酶(α2-AP)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 D、C1-灭活剂和α2-AP
    • E、AT-Ⅲ和α2-AP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 A、抑制PGI:合成
    • B、抑制TXA2合成
    • C、抑制凝血酶原
    • D、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
    • E、抑制凝血因子形成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描述α2-AP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
    A

    α2-AP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B

    能抑制PLG

    C

    与PLG以1:1的比例形成复合物

    D

    抑制凝血因子Ⅹa、Ⅺa、Ⅻa

    E

    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血循环中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血浆中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物质为:()
    A

    F1+2

    B

    APC

    C

    AT(AT-Ⅲ)

    D

    TFPI

    E

    α2-AP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PAI-1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合成

    B

    PAI-1与u-PA或t-PA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C

    PAI-1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D

    PAI-2抑制tct-PA和tcu-PA

    E

    妊娠期间PAI-2含量升高


    正确答案: E
    解析: PAI-1与u-PA或t-PA结合形成不稳定的复合物,使它们失去活性。本题中PA为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为组织型,u-PA为尿激酶型,tct-PA为双链型,tcu-PA为双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第12题:

    单选题
    纤溶酶的特异性抑制物是()。
    A

    ATⅢ

    B

    PAI

    C

    肝素

    D

    FDP

    E

    α2-AP


    正确答案: D
    解析: α2-AP由肝脏合成,与PL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PL活性。

  • 第13题: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机制是

    A:直接与凝血酶结合,抑制其活性

    B:抑制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

    C: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

    D:直接灭活凝血因子Ⅱa、Ⅶa、Ⅸa、Ⅹa

    E: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正确答案:E
    解析:肝素增强ATШ与凝血酶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灭活。

  • 第14题:

    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减少血管壁中PGI2的合成
    B.抑制依前列醇的合成
    C.抑制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受体结合
    D.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血小板TXA2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
    E.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

    答案:D
    解析: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解热镇痛,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也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其原因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血小板TXA2的生成并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答案为D。

  • 第15题:

    下列描述α2-AP的生理特点正确的是

    A:α2-AP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B:能抑制PLG
    C:与PLG以1:1的比例形成复合物
    D:抑制凝血因子Ⅹa、Ⅺa、Ⅻa
    E: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血循环中

    答案:E
    解析:
    α2-抗纤溶酶(α2-AP)主要由肝合成,以两种形式存在于血循环中。一种与PL以1:1的比例形成复合物,能抑制PL、凝血因子Ⅹa、Ⅺa、Ⅻa等。另一种为非纤溶酶结合型,无抑制功能。

  • 第16题: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PAI-1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合成
    B:PAI-1与u-PA或t-PA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C:PAI-1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D:PAI-2抑制tct-PA和tcu-PA
    E:妊娠期间PAI-2含量升高

    答案:B
    解析:
    PAI-1与u-PA或t-PA结合形成不稳定的复合物,使它们失去活性。本题中PA为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为组织型,u-PA为尿激酶型,tct-PA为双链型,tcu-PA为双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第17题:

    关于血栓调节蛋白(TM),正确的叙述是

    A.TM由肝脏合成
    B.TM依赖维生素K存在
    C.TM与凝血酶以1:2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
    D.TM由血小板释放
    E.TM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答案:E
    解析:
    TM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与凝血酶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参与体液抗凝。

  • 第18题:

    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理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与PC分子具有同源性
    B.其基因位于第20号染色体
    C.存在于所有血管内皮细胞中
    D.存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
    E.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

    答案:C
    解析:
    考点:血栓调节蛋白的生理特点。 血栓调节蛋白存在于除脑血管外的所有血管内皮细胞中。蛋白C系统的活化随着凝血酶的产生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血栓调节蛋白形成复合物而启动。

  • 第19题:

    纤溶酶的特异性抑制物是()。

    • A、ATⅢ
    • B、PAI
    • C、肝素
    • D、FDP
    • E、α2-AP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纤溶酶原(PLG)是()

    • A、肝脏合成的一种单链糖蛋白
    • B、以无活性的酶原形成存在
    • C、参与分解FⅡ.Ⅴ.Ⅷ
    • D、其血浆浓度为200mg/L
    • E、与AT形成复合物

    正确答案:A,B,D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种是纤溶系统抑制物?(  )
    A

    a2-巨球蛋白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B

    a1-抗膜蛋白酶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C

    a2-抗纤溶酶a2-AP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D

    C1-灭活剂和a2-AP

    E

    AT-Ⅲ和α2-AP


    正确答案: D
    解析:
    纤溶抑制物包括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和a2抗纤溶酶(a2-AP)。PAI能特异性得与t-PA以1:1比例结合,从而使其失活,同时激活PLG。主要有PAI-1和PAI-2两种形式。

  • 第22题:

    单选题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

    抑制PGI2合成

    B

    抑制TXA2合成

    C

    抑制凝血酶原

    D

    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

    E

    抑制凝血因子形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A

    抑制PGI:合成

    B

    抑制TXA2合成

    C

    抑制凝血酶原

    D

    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

    E

    抑制凝血因子形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纤溶酶原(PLG)是()
    A

    肝脏合成的一种单链糖蛋白

    B

    以无活性的酶原形成存在

    C

    参与分解FⅡ.Ⅴ.Ⅷ

    D

    其血浆浓度为200mg/L

    E

    与AT形成复合物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