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第1题:
在教育史上, 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认识观点, 一种是__的教育目的论,另一种是__的教育目的论。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大不同观点和主张是()和()。
第5题:
试从“性即理”的观点出发,分析评述朱熹有关教育目的及作用的思想。
第6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观点的是()。
第7题:
社会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的需要时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观点:
第8题:
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形式教育论
实质教育
第9题:
第10题: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目的比较理想,而教育方针比较现实
按结构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
在当下中小学中,“升学率”最被看重。这属于教育的实然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人提出来的,形式上是主观的,因此教育目的没有客观性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美国和中国对教育目的有不同的表述,说明了( )。
A.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B.不同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C.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D.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的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发展个性,增进他们个人价值的教育观点是()
第17题:
(),亦称“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一种教育观点和教育理想。他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具体涵义,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8题: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第19题:
教育目标是总的要求,教育目的是具体任务
教育目的是教育最高理想,教育目标则因学校或专业的不同而不同
教育目标要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目的才能避免空泛
教育目标之间要有整体性,最终与教育目的联系
第20题: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从受教育者本身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
教育就是个人的教育,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教育培养的个人是为社会服务的
教育没有教育之外的其他目的
评价教育作用时要用其对个人的作用来衡量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制定教育目的者的哲学观念
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
制定教育目的者的理想人格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第23题:
第24题:
不同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影响教育目的的内涵
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内涵
不同社会制度影响教育目的的内涵
不同文化背景影响教育目的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