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汜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第1题:
A.《汜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第2题:
第3题:
黑、褐、黄、红四种麦拉宁(Melanin)色素粒子的分布不同,会使头发呈现不一样的发色。
第4题:
西汉后期的(),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当时的耕作制度和作物栽培技术。
第5题: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
第6题:
我国农业实用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北魏时期问世的()。
第7题:
汜胜之书
第8题:
论述我国古代农业的著作《汜胜之书》早已失传,现能查到征引它的著作的是()。
第9题:
《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
第10题:
《吕氏春秋》
《汜胜之书》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第11题:
氾胜之书——西汉氾胜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陈敷农书——宋代陈敷
王祯农书——元代王祯
第12题:
第13题:
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A.《吕氏春秋》
B.《汜胜之书》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第14题:
第15题: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在我国各冬小麦区都适用。
第16题:
三角耧是()发明的。
第17题:
糖化过程中,重点要对()和()两种麦汁进行感官质量品评。
第18题:
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第19题:
西洋参与人参均属五加科,药用部位相同,()。
第20题:
佚书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第21题:
一般头发本身有四种麦拉宁色素粒子()
第22题:
《汜胜之书》
《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第23题:
汜胜
赵过
陆龟蒙
第24题:
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