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有错误,编辑修改时又改得不正确,以错改错。这种错误叫()
第1题:
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是()
第2题:
进行系统修改时可能会产生维护的副作用,它们可能有()。
第3题:
原稿存在着标点符号误用、数字单位表达不规范等情况时,网络编辑应对此进行修改,这类错误属于()
第4题:
下列关于校是非的表述,正确的有()。
第5题:
下列关于校对的概念正确的是()。
第6题:
校对工作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
校对人员要发现、订正校样的差错
校对发现原稿有错误时应即时予以改正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
第7题:
编辑加工与审稿两者职责、要求、标准不同
编辑加工与审稿可同时进行
编辑加工过程中先要审核稿件
编辑加工与审稿都要注意理解作者原稿
第8题:
目的是发现原稿中的差错
功用是纠错增值
作用是协助编辑纠正原稿中的错误
方法是校对人员发现原稿中的疑点并直接改正
结果是使原稿的价值在出版过程中得到提升
第9题:
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
发现、订正校样的差错
对原稿可能存在的错误提请责任编辑核实
对原稿的明显错误直接处理
第10题:
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
对原稿的明显错误直接处理
不订正校样的差错
对原稿可能存在的错误提请主编核实
第11题:
编辑加工与审稿两者职责、要求、标准不同
编辑加工与审稿可同时进行
编辑加工过程中先要审核稿件
编辑加工与审稿都要注意理解作者原稿
第12题:
直接修改错误凭证
补录红字冲销凭证和正确凭证
补录一张差额凭证
删除错误凭证后再输入正确凭证
第13题:
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对()
第14题:
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第15题:
以下关于校对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第16题:
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谓之校异同;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谓之校是非。”把这句话用于现代校对,正确的理解是()。
第17题:
编校合一
编校分开
只有校样,没有原稿
时效性要求高
文稿错误更多,编辑更易出错
第18题:
主观错误
知识错误
想象错误
后生错误
第19题:
修改数据的副作用
修改错误后,又引入了新的错误
修改代码的副作用
文档资料的副作用
第20题:
查找错误
修改错误
对原稿负责
对安排校对工作的人负责
第21题:
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
发现、订正校样的差错
对原稿可能存在的错误提请责任编辑核实
对原稿的明显错误直接处理
第22题:
图象原稿可分为绘画原稿和照相原稿
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的图文信息叫原稿
文字原稿、图象原稿和实物原稿都属于原稿的范畴
文字原稿不包含打印好的稿件
第23题:
修改错误
对原稿负责
查找错误
对安排校对工作的人负责
第24题:
校对工作以经过编辑加工的原稿为依据
校对人员要发现、订正校样的差错
校对发现原稿有错误时应即时予以改正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