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什么佛说“无常即苦”(“无常”导致苦)?”相关问题
  • 第1题:

    禅定的感受舒服、美妙,为什么佛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呢?


    正确答案: 在欲界里有迎拒之心就会有苦,进入色界和无色界(禅定中),若有迎拒之心,有抓取,也会有苦,因为禅定是有为法修出来的。有为法有入必有出,无常生灭,如梦如幻,是抓不住的。

  • 第2题:

    佛教阐释人生宇宙三个基本原理的“三法印”,是指()。

    • A、有漏皆苦
    • B、诸行无常
    • C、诸法无我
    • D、众善奉行
    • E、涅架寂静

    正确答案:B,C,E

  • 第3题:

    佛教把人生断定为()。

    • A、无常
    • B、惑
    • C、苦
    • D、解脱
    • E、无我

    正确答案:A,C,E

  • 第4题:

    为什么说贪执无常的亲友,是非常愚痴的行为?我们应怎样将此转为道用?


    正确答案: 为了贪执一个人,便会造作种种恶业,种下种种恶的习气,果报成熟以后,后世将堕入恶趣,千百万劫中见不到所喜爱的人。纵然下一辈子偶尔见面,是亲是怨也很难预料。所以贪执无常的亲友,去观察时无有任何意义,反而是毁坏自己的根本因。
    在修行中舍弃暂时的亲人,应了知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亲人,从而抛弃狭隘的贪爱烦恼,代之以广大平等的慈悲心,以此才能真正地报答轮回中一切父母亲人的恩德。

  • 第5题:

    无常等于苦吗?


    正确答案: 经典里有无常即苦,苦即无我,于是有人就认为无常与苦可以划上等号,认为无常就是苦,世间遍一切处都是无常,宇宙到哪里都是无常,因此整个宇宙的存在,它就是苦海,把这个世间称为五浊恶世。这是一种误解,以为无常就是苦,事实上是不能划上等号的,无常跟苦之间,就是因为你不了解实相,背道而驰,这个苦才会产生,当你了解真理实相之后,苦就会消失,所以无常不等于苦。

  • 第6题:

    为什么要思考无常?有什么利益?


    正确答案: (1)俗话说:“纵有金山银山,临终也带不走一文。”想到人终究要死,死后身外之物一切皆失,可以淡化对今世眼前利益的贪心。
    (2)过去有老修行说:“今晚临睡脱了鞋,不知明早能否穿。”或说“这口气咽下去,也不知能否再有下口气吐出”,生命就是如此危脆,死亡会随时来临,种种天灾人祸,水火盗贼、王难战乱、车祸病魔等等,一口气不来就完了。意识到死无常,就不会今天推明天,明天又推后天,或指望退休后再修。有没有明天、有没有退休还很难说呢。怎么面对死亡?身后又怎么办?这就要赶紧计划,做好安排。
    (3)觉悟到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走向死亡,每过一日寿命就减少一日、死亡就向自己逼近一日,就会提醒自己放弃对虚幻事物的迷恋,将宝贵光阴用来求取人生真价值。

  • 第7题:

    问答题
    禅定的感受舒服、美妙,为什么佛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呢?

    正确答案: 在欲界里有迎拒之心就会有苦,进入色界和无色界(禅定中),若有迎拒之心,有抓取,也会有苦,因为禅定是有为法修出来的。有为法有入必有出,无常生灭,如梦如幻,是抓不住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相信佛的话、相信权威的话,知道“无常、无我”,这样能解除内心的苦和不安吗?

    正确答案: 不能。
    相信,即使是百分之百的相信也是没有用的。唯有亲自去求真求证,才能转无明为明;才能解除内心的苦和不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诸受是苦?

    正确答案: 众生在六根接触六尘之后,不是三轮体空的触,会产生你要的和你不要的。对于你所要的境界就会贪爱抓取,抓到之后,又怕失去。对于你不想要的境界,内心就会起瞋、会抗拒,怕逆境来,来了之后又怕逆境不走。于是这一颗心就被顺逆二种境界牵着走。这样佛陀就归纳出来,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贪执无常的亲友,是非常愚痴的行为?我们应怎样将此转为道用?

    正确答案: 为了贪执一个人,便会造作种种恶业,种下种种恶的习气,果报成熟以后,后世将堕入恶趣,千百万劫中见不到所喜爱的人。纵然下一辈子偶尔见面,是亲是怨也很难预料。所以贪执无常的亲友,去观察时无有任何意义,反而是毁坏自己的根本因。
    在修行中舍弃暂时的亲人,应了知一切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亲人,从而抛弃狭隘的贪爱烦恼,代之以广大平等的慈悲心,以此才能真正地报答轮回中一切父母亲人的恩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为什么佛说“无常即苦”(“无常”导致苦)?

    正确答案: 并不是无常等于苦,因为众生不了解大自然的无常法印,于是对抗无常,怕无常,希望恒常——人永远不老、不死,所以便一直在抓常。抓的背后就是在对抗无常法则,但又对抗不过,所以产生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正确答案: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什么说体证“无常”非常重要?


    正确答案: 体证到“无常”,才能体证到“无我”;才能放下抓取,断除诸束缚,解脱自在。

  • 第14题:

    佛教教义有()

    • A、轮回说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
    • B、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常、诸法无我
    • C、十二因缘依因缘而生一切
    • D、小乘佛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 E、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佛教阐释人生宇宙三个基本原理的“三法印”是指()。

    • A、有漏皆苦
    • B、诸行无常
    • C、诸法无我
    • D、众善奉行
    • E、涅磐寂静

    正确答案:B,C,E

  • 第16题:

    《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正确答案: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 第17题:

    众生为什么会对无常、无我害怕呢?


    正确答案: 因为没有真正了悟无常、无我的实相,不了解无常是中性的,它是中道的,无常并不是全部的不好,也不是全部的坏,它是有好也有坏,众生往往多在负面取角,所以才会怕。如果你了解到无常无我是中性的,这时你绝对不会去怕那些的,你的心胸会全然的放开,全然的接受,这要靠我们的闻思修逐步上来。

  • 第18题:

    佛教教义中的()认为,只有要求信徒把心放在无常、无我、苦之上,才可以勇猛向道。

    • A、正念
    • B、正语
    • C、正定
    • D、正业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体证“无常”非常重要?

    正确答案: 体证到“无常”,才能体证到“无我”;才能放下抓取,断除诸束缚,解脱自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佛教把人生断定为()。
    A

    无常

    B

    C

    D

    解脱

    E

    无我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满足于相信佛说的“无常、无我”的真理实相,能解决内心的苦吗?

    正确答案: 不能。只有通过实修实证,亲自体悟、体证到“无常、无我”法印,苦才能止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无常就是苦吗?

    正确答案: 苦谛建立在无常上面,但无常不是苦,无常也不等于苦。无常是实相,因众生不了解而对抗无常,去抓常,抓想要的,又抓不到,于是苦便产生了。所有的苦都来自于我们无法接受无常的实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佛教教义中的(  )认为,只有要求信徒把心放在无常、无我、苦之上,才可以勇猛向道。
    A

    正念

    B

    正语

    C

    正定

    D

    正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正念是指正确的念法,即忆持正法,不忘佛教真理,把心放在无常、无我、苦之上,才可以勇猛向道。B项,正语是指正确的言语,不妄语;C项,正定是指正确的禅定,即专注一境,身心寂静,远离散乱之心;D项,正业是指正确的行为活动,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