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战国时期铜镜的特点。
第1题:
试论唐代铜镜的形制特点及其演变。
唐代铜镜在造型、纹样、品种及铭文方面都突破了汉魏六朝规格化的程式,呈现出焕然一新、生动活泼、雍容华丽的艺术风格。较为突出的是,铜镜的图纹此时与其他物品的图纹一样,都开始大量采用生活气息浓厚的花草、鸟兽题材。这种把自然界中的美丽花鸟作为主要欣赏对象的倾向,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思想意识的开放,这与汉魏六朝时期人们在对天、神崇拜的宗教观念基础上形成的,以现实和想象中的动物为纹饰主体的手法截然不同。唐代铜镜纹样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隋至唐初,图案多以四神、十二生肖、瑞兽、海兽、葡萄等为主。第二阶段是唐高宗至唐德宗时期,鸟兽、葡萄纹样逐渐稀少,鹤衔瑞草等花鸟、花卉、盘龙、人物故事图案大为流行。如装饰精美的双鸾衔长绶、宝相花、缠枝花、狩猎、打马球等。第三阶段是唐德宗以后,铜镜制作开始衰退,流行的八卦镜、万字镜、素镜等,完全失去了盛唐铜镜的富丽堂皇、绚烂多彩的风格。从铜镜装饰发展的这一侧面,可以看出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变化。
第2题:
简述隋唐铜镜可分期
第一期为隋至唐高宗时期,流行四神十二生肖镜、瑞兽镜、团花镜,圆形镜最多,主题纹饰以灵异瑞兽为主。
第二期为武则天至德宗以前,此期以玄宗开元、天宝为界又分作前后两段。前段流行瑞兽葡萄镜、瑞兽鸾鸟镜、雀绕花枝镜,以圆形、菱花形镜为多,主题纹饰由瑞兽向花鸟过渡。后段流行对鸟镜、瑞花镜、人物镜,葵形镜最多,主题纹饰以鸾鸟、花卉、人物为主。
第三期为德宗至晚唐。流行八卦镜、字镜和瑞花镜,字形和圆形镜盛行,主体纹饰多含宗教旨趣。此期流行的镜形和纹饰,标志着唐代铜镜从造型到主题花纹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3题:
简述战国铜镜的特征。
铜镜广泛制造和应用的时期。楚国地区是铸镜最为发达的区。北方战国墓出土较少。各地发现的铜镜在形制和纹饰方面出现地方特色。
(1)形制特征:一般常见的为圆形,个别有方形,矩形。圆镜直径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圆形镜一般为弓形钮(桥形),个别有半圆形钮,上有一道至三道弦纹,个别有兽形钮。无钮座或有圆、方钮座,或四瓣花座。从战国早期到晚期一般趋势是,钮由小到大,由小桥形(弓形)钮到较大的弦纹钮、半球形钮。钮座由无到有。镜面由平到凸。边缘由平缘到卷缘。
(2)纹饰特点:铭文尚未出现。素面、弦纹、山字纹、蟠螭纹、龙凤纹、四叶纹、羽状纹、连弧纹、云雷纹、菱形纹、狩猎纹、几何纹。有的单有地纹,有的主地两纹,也有单有主纹。
战国早期:素面镜、山字纹镜(四山纹)、龙凤纹镜、蟠螭纹镜(钮座外缘贝纹带)。
战国中期:三弦钮,花纹分主、地两层。山字纹镜(四山有桃叶纹)、四叶纹镜、菱形纹(方连纹)镜、纯羽状纹镜、蟠螭纹镜(钮座边缘宽弦纹)、凤鸟纹镜、兽纹镜。
战国晚期:多以云雷纹(涡纹)为地。素面镜、弦纹镜、连弧纹镜、山字纹镜(五山、六山纹)、蟠龙纹镜、凤纹镜、兽纹镜、几何纹镜、四叶纹镜、狩猎纹镜。
(3)地区分布和特点:从出土情况看,南方铜镜数量远远超过北方。主要是湖南。南方镜不仅数量多,花纹亦多精美。主要有素镜、弦纹镜,山字纹镜,羽状纹镜,兽纹镜,四叶纹镜,龙凤纹镜,菱形纹镜,连弧纹镜。北方以素镜为主要形式,还有弦纹镜,蟠螭纹镜,羽状纹镜,龙纹镜等。
第4题:
简述战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
(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即,取消旧贵族的特权无论何人犯罪,都要依法论处。
(2)制定成文法公布于众,使人人知法而又有法可依。
(3)执行刑罚时,加重对轻罪的处罚,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第5题:
简述中国战国时期漆器的主要特点。
战国时期漆器的主要特点是从模仿同时代的青铜器和陶器的设计风格,逐渐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出新 的造型和式样。
例如: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设计出功能合理,携带方便的整套漆器器皿的漆器包装。
略
第6题:
简述汉代铜镜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种类
第7题:
简述西汉中叶的汉武帝时期,铜镜的形制和花纹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第8题:
铜镜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双龙铜镜
菱花铜镜
双鱼铜镜
麒麟鸾鸟铜镜
第13题:
简述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物质文化的分区及特点
1、三晋两周地区,即黄河中游地区。最早出现金属货币,主要使用布币。随葬品用鼎、豆、壶为主的成组器物。葬式采用微曲的屈肢葬。
2、燕国地区,指华北北部至长城南北。钱币为刀币、布币并行。随葬品以鼎(鬲)、豆、壶为主。采用微曲的屈肢葬。使用饕餮纹和山字纹半瓦当。
3、齐国地区,指胶东半岛至山东西部地区。钱币用刀币。随葬以鼎、豆、壶、舟为主。葬式多数为仰身直肢葬,个别为曲肢葬。使用树木纹半瓦当。
4、秦国地区,指泾水、渭水流域。使用圜钱。随葬品以鬲(釜)、盒、壶(罐、瓮)为主,葬式采用蜷曲特甚的屈肢葬。使用鸟兽纹、葵纹等圆瓦当。后期有规模较大的宫殿建筑。
5、楚国地区,指长江中游,重点是江汉平原至洞庭湖平原。铁兵器使用较多。漆器工艺突出,还有薄釉硬陶工艺。使用郢爰钱和蚁鼻钱(鬼脸钱),随葬器物以鼎、敦、壶为主,采用仰身直肢葬。
第14题:
简述东汉铜镜的铭文,有哪两类。
长铭如“尚方作竟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多为七字句。
短铭如“长宜子孙”、“位至三公”,仅4个字。有纪年铭的铜镜也逐渐增多。铭文中往往言及制镜者,如“尚方作竟”、“王氏作竟”、“青盖作竟”等。“尚方作竟”说明系设在首都的尚方工官制作的镜,但私营的作坊也多滥用“尚方镜”的铭文。从铭文可知,洛阳、丹阳、广汉、会稽、吴郡等地是当时铜镜的铸造中心。
第15题:
简述战国时期法制指导思想。
①“一断于法”
②法律必须公开
③重型轻罪
第16题:
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特点。
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其特点主要在于前后两个时期的变化。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教师,他们或是宁静地思考,或是广招门徒。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于、墨子则像老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土,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张。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辩的论说。另一点更重要,诸子百家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略
第17题:
简述唐代铜镜兴盛的原因
第18题:
()铜镜大发展,成为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顶峰时期。
第19题:
汉代铜镜发展过程中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铜镜是()。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