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膈散3功效与作用

题目

清膈散3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清膈散3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三黄凉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清热解毒,凉膈利咽。

  • 第2题:

    清心凉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疫疹初起。清心凉膈,宣肺透疹。

  • 第3题:

    清膈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妊娠呕吐,不能进食。

  • 第4题:

    清膈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痰嗽。

  • 第5题:

    问答题
    通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人血瘀气滞,心腹刺痛,寒热往来。活血化瘀,利气止痛。
    解析: 通膈散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十。
    【组成】蓬术延胡索北芍药当归川芎甘草牡丹皮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姜酒调服。
    【功用】活血化瘀,利气止痛。
    【主治】妇人血瘀气滞,心腹刺痛,寒热往来。

  • 第6题:

    问答题
    清郁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胃中有伏火,膈上有稠痰,胃口作痛,烦闷恶心,呕吐清水,或泛酸水。清胃化痰。
    解析: 清郁散
    【来源】《古今医鉴》卷十。
    【异名】清郁汤(《类证治裁》卷六)。
    【组成】陈皮3克半夏3克(香油炒)白茯苓3克苍术3克(米泔浸炒)川芎1.8克干姜1.5克(炒黑)香附(童便炒)3克神曲(炒),3克黄连(姜汁炒)3克栀子(姜汁炒)3克甘草0.9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煎服;为丸服亦可。
    【功用】清胃化痰。
    【主治】胃中有伏火,膈上有稠痰,胃口作痛,烦闷恶心,呕吐清水,或泛酸水。
    【加减】呕吐甚,加藿香1.2克,砂仁1.2克。

  • 第7题:

    问答题
    清膈煎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痰因火动,气壅喘满,内热烦渴。清化痰热。
    解析: 清膈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成】陈皮4.5克贝母(微敲破)3~9克胆星3~6克海石6克白芥子1.5~2.1克木通6克
    【用法】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功用】清化痰热。
    【主治】痰因火动,气壅喘满,内热烦渴。
    【加减】如火盛痰不降者,加童便50毫升;如渴甚者,加天花粉3克;如热及下焦,小水不利者,加栀子4.5克;如热在上焦,头面红赤,烦渴喜冷者,加生石膏6~9克;如痰火上壅而小水不利者,加泽泻3~6克;如痰火闭结,大便不通而兼胀满者,加大黄9克,或朴消3~6克。

  • 第8题:

    问答题
    清膈散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瘅,口中甜腻。
    解析: 清膈散3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五。
    【组成】麦门冬(去心)沙参人参(去芦)金钗石斛各30克(去根)草龙胆柴胡(去根)陈皮(去白)黄连(去须)木通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
    【主治】脾瘅,口中甜腻。

  • 第9题:

    问答题
    清胃散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解析: 清胃散3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人中白9克青黛4.5克白芷4.5克杭芍4.5克生石膏6克冰片3克牛黄1.5克麝香0.3克
    【用法】共为极细末,上患处。
    【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 第10题:

    清毒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痄腮,耳腮处红肿胀痛。

  • 第11题:

    黄连清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

  • 第12题:

    清神散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风痰阻遏清阳,头目不清,耳常重听。祛风痰,清头目,开耳窍。

  • 第13题:

    柴芩清膈煎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憹,大便不通。

  • 第14题:

    问答题
    黄连清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
    解析: 黄连清膈丸
    【来源】《内外伤辨》卷中。
    【组成】麦门冬(去心)30克黄连(去须)15克鼠尾黄芩(净刮)9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0丸,食后用温水送下。
    【主治】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

  • 第15题:

    问答题
    清咽利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内有积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胸膈不利,烦躁饮冷,大便秘结。清咽利膈。
    解析: 清咽利膈散
    【来源】《外科理例》。
    【异名】清咽利膈汤(《外科理例》)。
    【组成】金银花防风荆芥薄荷桔梗黄芩黄连各4.5克山栀连翘各3克玄参大黄(煨)朴消牛蒡子甘草各2.1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食后服。
    【功用】清咽利膈。
    【主治】内有积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或胸膈不利,烦躁饮冷,大便秘结。

  • 第16题:

    问答题
    清心凉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疫疹初起。清心凉膈,宣肺透疹。
    解析: 清心凉膈散
    【来源】《温热经纬》卷五。
    【异名】桔梗汤(《温热经纬》卷五)。
    【组成】连翘120克甘草60克黄芩(酒炒)薄荷栀子各30克桔梗60克石膏150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15克,加竹叶1片,用水375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入生白蜜20毫升,微煎,温服。
    【功用】清心凉膈,宣肺透疹。
    【主治】疫疹初起。

  • 第17题:

    问答题
    三黄凉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清热解毒,凉膈利咽。
    解析: 三黄凉膈散
    【来源】《喉科紫珍集》卷下。
    【组成】上川连栀子黄柏黄芩川芎赤芍甘草.苏薄荷青皮陈皮金银花花粉当归射干元参各等分
    【用法】上药加灯心O.3克,淡竹叶24片为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膈利咽。
    【主治】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

  • 第18题:

    问答题
    清膈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痰嗽。
    解析: 清膈散1
    【来源】《传信适用方》卷一。
    【组成】麻黄30克(去节)阿胶30克(炒)罂粟壳30克(蜜炙)乌梅肉30克杏仁15克(去皮、尖)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临卧时温服。
    【主治】痰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