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散子功效与作用

题目

白散子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白散子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防风泻白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哮喘,外感表邪,发热,短息倚肩,不能仰卧,伛偻伏坐。

  • 第2题:

    柏子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赤痢。

  • 第3题:

    解暑三白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冒暑伏热,饮饮过多,阴阳气逆,霍乱呕吐,小便不利,脏腑不调,恶心头晕。健脾利水。

  • 第4题:

    问答题
    木香楝子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肠疝气,膀胱偏坠,久药不效者。
    解析: 木香楝子散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六。
    【组成】川楝子30个(巴豆20枚,同炒黄赤色,去巴豆)萆薢15克石菖蒲30克(炒)青木香30克(炒)荔枝核20枚(炒)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人麝香少许,空腹时用炒茴香盐酒调下。
    【主治】小肠疝气,膀胱偏坠,久药不效者。

  • 第5题:

    问答题
    五味子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肺气不足,心胸烦满,喘促咳嗽。
    解析: 五味子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
    【组成】五味子30克白石英30克(细研)钟乳粉30克桂心30克桑根白皮30克(锉)紫菀22克(去苗土)紫苏子30克(微炒)麦门冬30克(去心)陈橘皮45克(汤浸,去白,焙)杏仁3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2克,加生姜4克,大枣3枚,糯米50粒,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主治】肺气不足,心胸烦满,喘促咳嗽。

  • 第6题:

    问答题
    白散子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发背。
    解析: 白散子
    【来源】《中藏经》。
    【组成】白附子大香附子各15克(炒)黑牵牛60克(半生,半炒令熟)半夏7.5克(姜炙)大甘遂7.5克(以大麦炒,候麦黄赤色,去麦不用。须极慢火炒之)
    【用法】上为末。每服6克,以蜜酒调下,续饮温酒适量,候所苦处刺痛为度。微利三五行,泻出恶物即愈,次用清凉膏贴之。
    【主治】发背。

  • 第7题:

    问答题
    倍子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走马疳。
    解析: 倍子散
    【来源】《普挤方》卷三八一引《余居士选奇方》。
    【异名】麝香散(《余居士选奇方》)。
    【组成】五倍子(全)不拘多少。
    【用法】上药用炭灰烧,候烟欲尽,取出放地上,盆覆之,存性去灰,碾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先以盐汤漱口,敷患处。虽咽津亦无碍,一敷即愈。一方用陈五倍子敲开,只取细末,人麝香同研和匀,先以浆水洗疮,裛干敷药,干者油调涂。新者和皮用,亦得。
    【主治】走马疳。

  • 第8题:

    问答题
    加减泻白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肺经伏火,咳嗽气喘,气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干燥,咽喉疼痛者。泻肺清火,养阴利咽。
    解析: 加减泻白散1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一。
    【组成】桑白皮9克桔梗6克地骨皮甘草(炙)各4.5克知母2.1克麦门冬黄芩各1.5克五味子20个。
    【用法】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功用】泻肺清火,养阴利咽。
    【主治】肺经伏火,咳嗽气喘,气息腥臭,涕唾稠粘,口舌干燥,咽喉疼痛者。
    【方论】肺经火盛,故以桑白皮、地骨皮,味苦微寒,降肺中伏火为君;黄芩、知母清肺气为臣;用五味之酸温以收肺气,麦门冬甘苦寒养阴生津为佐;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肺清火,养阴利咽之功。

  • 第9题:

    神白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痔疾,下部发肿,如梅、李大,痛硬不能行者。

  • 第10题:

    淮南子茯苓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早衰。发白,齿落,视物不清。延年益寿。

  • 第11题:

    车前子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虚劳小便淋涩,茎中痛。

  • 第12题:

    问答题
    五味泻白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热翳膜血筋,一切肺热外障。
    解析: 五味泻白散
    【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
    【组成】当归生地芍药栀子黄芩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9~15克,用白汤调服,或作汤剂煎服。
    【主治】风热翳膜血筋,一切肺热外障。

  • 第13题:

    问答题
    淮南子茯苓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早衰。发白,齿落,视物不清。延年益寿。
    解析: 淮南子茯苓散
    【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六引《大清经》。
    【组成】茯苓120克白术120克稻米4千克
    【用法】捣末下筛。每服9克,一日四次。须久服,
    【功用】延年益寿。
    【主治】早衰。发白,齿落,视物不清。

  • 第14题:

    问答题
    溺白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走马牙疳。解毒,祛腐。
    解析: 溺白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组成】溺垢(即妇人尿桶中白碱,火煅)15克白霜梅(烧存性)枯白矾各6克
    【用法】上研细末。先用韭根、松萝茶,煎成浓汁,乘热以鸡翎蘸洗患处,去净腐肉,见津鲜血,再敷此药,日敷三次。若烂至咽喉,以芦筒吹之。
    【功用】解毒,祛腐。
    【主治】走马牙疳。

  • 第15题:

    问答题
    南白胶香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虚寒,滑肠久泻,脐腹胀痛。
    解析: 南白胶香散
    【来源】《普济方》卷二○八引《卫生家宝》。
    【组成】粟壳(去须、带,醋炒)120克南白胶香龙骨各22.5克甘草(炙)21克干姜15克(炮)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脾胃虚寒,滑肠久泻,脐腹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