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由政论报纸演变为新闻评论,其重要标志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新闻体裁中,新闻评论是一种()的新闻体裁

    • A、理论性
    • B、政论性
    • C、艺术性
    • D、实践性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有何异同点?


    正确答案: (1)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的相同点
    ①性质相同
    都是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②所有新闻媒介中的新闻评论都有它们的共性:
    A.有的放矢,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B.观点鲜明,具有高度的思想性;
    C.面向基层,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③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共性较多,有些报纸评论在广播中播出,也就成了广播评论。
    (2)广播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的不同点
    ①广播新闻评论相对于报纸新闻评论而言,它是“有声评论”和“口语化评论”。
    ②传播方式不同广播新闻评论是口播的,是说话,不是文章;是听的,不是看的;是稍纵即逝的,不是白纸黑字,可以反复看的。
    广播新闻评论靠声音传播,因而带有广播传播的优势和弱点,在传播快、感染力强和公众性广等方面占优势,而在稍纵即逝、不留痕迹方面又有其弱点。而报纸新闻评论则在传播的速度、广泛性上处于劣势,在保存性和持久性上处于优势。
    ③由于两者在传播方式上的不同,因而在选题、论证、结构和语言上就有所不同。

  • 第3题:

    中国第一家政论报纸是什么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谁?


    正确答案: 中国第一家政论报纸是《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王韬(1828-1897)原名利宾,字紫铃,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秀才出身,从22岁起在上海麦都思办的墨海书局任编辑,并曾参加上海第一家中文刊物《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1862年他回家探亲期间,曾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驻苏州民政长官。后为此事遭清政府通缉,改名王韬避居香港。在港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多种中国古代经典译成英文。1867年至1870年,他随回国的理雅各游历了英法等国,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现代科学成就,对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感性认识。这对他改变封建观念,确立变法自强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回香港后,担任了《华字日报》主笔,又集资购买了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与黄平甫等合办中华印书总局,并于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鼓吹变法自强。报名“循环”,取义于《史记·高祖本纪》:“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王韬解释说:“弱即强之机,强即弱之渐,此乃循环之道也。”表示了他对变法自强的信心。《循环日报》仿效《华字日报》,版面分为“京报选录”、“羊城新闻”和“中外新闻”三栏,其中的论说文引人瞩目。王韬以《循环日报》为讲坛,用“弢园老民”、“天南遁叟”、“欧西窝公”、“遁窟废民”等笔名,在该报发表了数百篇评议时政、鼓吹变法自强的政论文章,主张“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在中国实行“君民共治”的君主立宪政体。《循环日报》开我国政论报刊的先河,王韬成为我国最早的报刊政论家。他的政府文章,直抒胸臆,立论鲜明,文不华丽,通俗易懂,突破了“桐城派”古人的束缚,开“报章文体”的先河,多为后人效法。
    王韬主持《循环日报》10年,于1884年因身体欠佳回到上海。晚年创办过弢园书局,出任上海格致书院掌院,并为《申报》和《万国公报》撰文。1897年病逝。王韬遗著甚丰,主要的有《弢园文录》、《遁叟谰言》、《弢园文录外编》等。其中《弢园文录外编》收入他在报刊上发表的政论文章,堪称我国最早的报刊政论文集。

  • 第4题:

    新闻评论的选题、立论是否具有针对性是评价一篇新闻评论优拙的最重要的()。

    • A、标准
    • B、标志
    • C、方面
    • D、条件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广播评论是新闻广播中()体裁。

    • A、报道性
    • B、服务性
    • C、政论性
    • D、知识性

    正确答案:C

  • 第6题:

    论坛评论属于新闻性、政论性较强和思想容量较大的一种()专栏评论。

    • A、群众性
    • B、开放性
    • C、理论性
    • D、导向性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新闻评论工作能不能做得好,新闻评论的质量如何,能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评论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手段,评论工作者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准确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

  • 第8题:

    民国初年,中国报刊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标志有哪两个?


    正确答案: 1、重视新闻采访、新闻报道、新闻通讯。
    2、一批名记者脱颖而出(黄远生、徐彬彬(凌霄)、刘少少、邵飘萍、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

  • 第9题:

    以下对于报纸评论描述有误的是()。

    • A、以报刊为对象的评论文章
    • B、评论报刊的内容和编排
    • C、报纸上所发表的新闻评论和其他评论
    • D、评论报刊的倾向和质量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民国初年,中国报刊开始由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标志有哪两个?

    正确答案: 1、重视新闻采访、新闻报道、新闻通讯。
    2、一批名记者脱颖而出(黄远生、徐彬彬(凌霄)、刘少少、邵飘萍、林白水、胡政之、张季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以下对于报纸评论描述有误的是()。
    A

    以报刊为对象的评论文章

    B

    评论报刊的内容和编排

    C

    报纸上所发表的新闻评论和其他评论

    D

    评论报刊的倾向和质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作为新闻体裁,新闻评论有两个基本特征()
    A

    新闻性和政论性

    B

    政论性和广播性

    C

    教科性和新闻性

    D

    广播性和新闻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新闻体裁,它不包括()

    • A、时事综述
    • B、社论
    • C、短评
    • D、编者按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都具有新闻评论的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和科学性等共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具有如下特点:
    (1)多种传播符号凸显优势
    电视新闻评论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报道词声音、同期声、字幕、照片、图表、图像等,因而可充分显示“形象化评论”的特色,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评论手段更丰富多彩。
    (2)直观性带来受众面广
    电视直观性强,信息代码少,受众可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由于画面本身会“说话”,电视评论记者有时无需再做文字上的描述,保留现场声即可,可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应该说,电视比报纸更具有“眼球吸引力”,因而其受众面更广。
    (3)亲近性带来更强的说服力
    电视图像有可视性,形象感人;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采用“面对面交谈”形式,产生“自己人效应”,可充分吸引观众;同时电视评论可引入多种评论者的同期声(包括现场采访中的议论评述),使论据更为真实可信。因此电视评论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 第15题:

    简述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文”的范畴。


    正确答案: 其一,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其二,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 第16题:

    广播评论中的“本台评论”是()

    • A、不署名评论的通称
    • B、相当于报纸社论的广播评论
    • C、同报纸评论相区别的标志
    • D、代表本台看法的声明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新闻评论的政论说理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新闻评论的政论说理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鲜明的倾向和正确的立场;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论证方法,通过直接说理论述的方式,获得准确的概念;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在思想、政策、法规及理论上的高度分析,探讨并提炼出其中透露出来的一般的、普遍的社会政治意义;通过议论说理、论证评析,提炼出一定的思想观点,形成一定高度的认识,这往往是令人有眼前一亮、如醍醐灌顶般的顿悟,让人击掌叫绝。

  • 第18题:

    对新闻评论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即把它归于“政论文”的范畴?


    正确答案: 1)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2)评价——是人把握客体对人的意义、价值的观念性活动。

  • 第19题:

    从建国以后到“文革”以前,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的发展大约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从建国以后到“文革”以前,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的发展大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面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1949—1957年),第二阶段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1957—1966年)。
    (2)两个阶段新闻评论的突出问题
    ①全面恢复和开始建设时期(1949—1957年)
    改进和加强评论工作,几乎成为每一次改进报纸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53年报纸工作改革中,评论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纷纷开工或建成,报上论述重点工程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的评介型评论日益增多,充分发挥了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
    ②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1957—1966年)
    1958年在报纸“大跃进”中,评论工作出现了不少“左”的偏差,提出了一些脱离实际的口号,说了很多直接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话,在政治问题上常常混淆了敌我两类矛盾,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造成严重误导,教训深刻。但当时群众性的评论队伍有所加强,不少地方的党委组成了言论写作小组,使报纸评论数量有了很大增长,也出现了一些具有理论色彩、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好评论。
    1960年以后,各报在总结报纸工作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总结了评论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但就根本来说,并没有真正摆脱自1957年业已开始的“左”的影响。

  • 第20题:

    出版物评论的种类不包括()。

    • A、图书评论
    • B、报纸评论
    • C、音像制品评论
    • D、新闻评论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新闻评论作为“政论文”的范畴。

    正确答案: 其一,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其二,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出版物评论的种类不包括()。
    A

    图书评论

    B

    报纸评论

    C

    音像制品评论

    D

    新闻评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报纸的主要内容是()。
    A

    新闻和广告

    B

    新闻和时事评论

    C

    新闻和副刊

    D

    时事评论和副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