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认为报纸是“通民隐,达民情”的工具
B.认为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枢纽
C.要求办报自由,言论自由
D.抨击清政府只准外人办报而不准国人办报的政策
E.让清王朝制定报律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新闻主题的意义在于()。
A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
B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内容的核心
C新闻主题是所有新闻作品必须具备的前提
D新闻主题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
E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第6题:
简述郑观应的藏书楼思想。
第7题:
试评述王韬、马建忠、薛福成和郑观应经济思想的共同点。
第8题:
首先在新闻学教材中提出:“提倡道德”是报纸职务之一的是()
第9题:
朱熹
王守仁
王安石
郑观应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林则徐
魏源
严复
郑观应
第13题:
简述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代表人物: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陈炽、何启等人。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试述评梁启超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梁启超以利用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从23岁起就开始从事办报活动,一生主办了主持《万国公报》、《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时报》、《政论》、《大中华》、《晨报》报刊等17家,共撰述约1400万余言,被后人誉为言论界之骄子。此外还积极参与各地的办报活动,在一生的办报活动中,梁启超形成了自己的办报理论和新闻思想:
①认为报馆是维新的耳目喉舌,提出“去塞求通”的办报思想;
②认为报馆的两大职能是: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③提出办报的四个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④提出强调并舆论的重要性,认为无论何种政体,健全的舆论都是不可缺少的,而报纸是造成舆论最重要、最有力的机关;
⑤在我国最早提出了“党报”、“机关报”的概念
⑥创造了“新文体”,即“报章体”,其特征是语言丰富,条理明晰,平易畅达,笔调自由,感情充沛,也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
略
第17题:
郑观应颇具特色的社会福利思想,主要包括()
第18题:
最早表达洋务劳动“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是()。
第19题: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
第20题:
中国近代改良主义的思想家()首次使用“宪法”一词。
第21题: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内容的核心
新闻主题是所有新闻作品必须具备的前提
新闻主题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内容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第22题:
邵飘萍
徐宝璜
邹韬奋
郑观应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