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民报》”相关问题
  • 第1题:

    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参考答案:A

  • 第2题:

    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是在()。

    • A、《兴中会章程》
    • B、《民报》发刊词
    • C、同盟会誓词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土耳其目前最有影响的三大日报除了《自由报》外,还有()

    • A、《晨报》和《喉舌报》
    • B、《国民报》和《国家主权报》
    • C、《晨报》和《国民报》
    • D、《国民报》和《民族报》

    正确答案:C

  • 第4题:

    《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和结果、意义怎样?


    正确答案: i、大战的内容: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③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ii、大战的结果: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首先是因为《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因为《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参与论战的有二十多人;而《新》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之后就招架不住了。因为《民》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府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是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认为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帝国主义的干涉等等,都只是主管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iii、大战的意义:《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及继之而起的两派报刊在各地的思想论战,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咫尺改良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此外,《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 第5题:

    《民报》


    正确答案:《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初为月刊。它的前身是黄兴等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于1908年10月遭日本政府封禁,共出二十四号。《民报》一开始就以战斗的、批判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
    以孙中山名义发表的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提出三民主义。对保皇派提倡的君主立宪以及清王朝的假立宪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同时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党人的主张。《民报》在国内进步分子中广泛流传,也和国外进步舆论相呼应,对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巨大作用。

  • 第6题:

    1980年,《中国农民报》沐浴着农村改革的春风正式创刊。()

    • A、《农民日报》
    • B、《农民报》
    • C、《中国渔业报》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单选题
    中国古代的报纸称为()。
    A

    宫廷报

    B

    皇室报

    C

    民报

    D

    邸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1980年,《中国农民报》沐浴着农村改革的春风正式创刊。()
    A

    《农民日报》

    B

    《农民报》

    C

    《中国渔业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是中华民国是中华民国联合会的机关报。创办人是同盟会中分裂出来的的章太炎。
    A

    国民报

    B

    天民报

    C

    强国报

    D

    大共和日报


    正确答案: D
    解析: 《大共和日报》是中华民国初期的政党报纸。1912年1月4日在上海创刊,日出对开两大张。创办人兼社长章太炎。先后为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共和党、进步党的机关报。1915年6月30日停刊。

  • 第10题:

    单选题
    孙中山在()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A

    《国民报》

    B

    《民报》发刊词

    C

    《万法精理》

    D

    《民约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中国农民报》在1985年1月改名()
    A

    《农民日报》

    B

    《农民报》

    C

    《中国渔业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土耳其目前最有影响的三大日报除了《自由报》外,还有()
    A

    《晨报》和《喉舌报》

    B

    《国民报》和《国家主权报》

    C

    《晨报》和《国民报》

    D

    《国民报》和《民族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革命还是改良
    (2)建立民国还是实现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 第14题:

    孙中山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三民主义”?()

    • A、中国同盟会成立之初
    • B、中国同盟会成立一周年之际
    • C、《民报》创刊时
    • D、《民报》创刊一周年之际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合法民报的出现及其发展?


    正确答案: 《京报》是一种以刊载朝廷宫文书为主要内容的可以公开出版发行的民营报纸,可能是因为它起初在京城刊行而得名,既有邸报的特点,又有小报的特点。
    产生:《京报》的产生,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京报》产生于明代后期,发展于清代。
    特征:
    1、内容是官报的翻版,“宫门抄”“谕旨”“奏折”、社会新闻;
    2、形式比较完备:固定的刊期、报名和形式;
    3、报房自主经营管理:《京报》有专门从事编印和发行的独立机构“报房”。

  • 第16题:

    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

    • A、《时务报》
    • B、《清议报》
    • C、《新民报》
    • D、《新小说》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非法民报的演变?


    正确答案: 演变:产生于北宋后期、盛行于南宋、隐现于明清。

  • 第18题:

    问答题
    《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和结果、意义怎样?

    正确答案: i、大战的内容:①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②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③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④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ii、大战的结果: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首先是因为《民报》所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所坚持的改良道路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因为《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由孙中山挂帅,参与论战的有二十多人;而《新》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之后就招架不住了。因为《民》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府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是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认为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帝国主义的干涉等等,都只是主管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iii、大战的意义:《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及继之而起的两派报刊在各地的思想论战,不仅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咫尺改良派的人转变了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此外,《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也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非法民报的特征?

    正确答案: 1、有一支专业和业余的编排、采写队伍。
    2、有较为丰富的内容、可读性较高。
    3、传播迅速、时效性较快。
    4、小报的编发者以赢利为目的,因而小报是中国最早具备商品性质的报纸。
    5、客观上起到了表达舆论的作用。
    6、屡遭查禁,有很强的生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合法民报的出现及其发展?

    正确答案: 《京报》是一种以刊载朝廷宫文书为主要内容的可以公开出版发行的民营报纸,可能是因为它起初在京城刊行而得名,既有邸报的特点,又有小报的特点。
    产生:《京报》的产生,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愈来愈迫切,《京报》产生于明代后期,发展于清代。
    特征:
    1、内容是官报的翻版,“宫门抄”“谕旨”“奏折”、社会新闻;
    2、形式比较完备:固定的刊期、报名和形式;
    3、报房自主经营管理:《京报》有专门从事编印和发行的独立机构“报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民报》

    正确答案: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其前身为《20世纪之支那》。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主编胡汉民、章太炎。以宣传同盟会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为宗旨,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1908年10月出版第24号时,日本政府以其“激扬暗杀”为词封禁。1910年1月复刊,2月停刊,共出26期。《民报》除在日本发行外,大部分秘密运销于中国。各期的最高发行量达1.7万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孙中山在()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A

    《国民报》

    B

    《民报》发刊词

    C

    《万法精理》

    D

    《民约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民报发刊词》的作者是()。
    A

    孙中山

    B

    陈独秀

    C

    蔡元培

    D

    毛泽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
    A

    《时务报》

    B

    《清议报》

    C

    《新民报》

    D

    《新小说》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