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规范公文格式的意义。
第1题:
公文规范性是指公文的( )都由国家统一规定与规范。
A、种类
B、格式
C、行文规则
D、办理方法
E、升华
第2题:
简述布告的公文格式。
布告格式:标题,文号,正文,日期,署名
布告格式三特点:
1编号依次
2没有收文者(宣告文种共同规律:榜示布通公公报等)
3署名在成文日期之前。
略
第3题:
简述公文格式标准化的意义。
(1)公文格式标准化是公文的性质所决定的。
(2)公文格式标准化是公文处理所需要的。
(3)公文格式的标准化是顺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
总之,行政机关的公文之所以要有规范化的格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办事效率,给公文处理工作提供便利。
略
第4题:
论述公文格式的特点及规范公文各式的意义。
第5题:
根据2012年6月29日颁发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要求的公文格式构成规范,公文主体由()个要素组成。
第6题:
公文的规范性主要是指()。
第7题:
下列选项对党政机关公文有法定的权威性进行解释的是()。
第8题:
规范而完整的公文格式,包括4项内容
规范而完整的公文格式,包括5项内容
规范而完整的公文格式,包括6项内容
规范而完整的公文格式,包括8项内容
第9题:
第10题:
6
7
8
9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简述行政公文的基本格式。
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组成公文的要素分为:
(一)眉首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包括6个要素:
1.公文份数序号。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
4.公文机关标识。
5.发文字号。
6.签发人。
(二)主体
置于红色反线至主题词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
包括7要素:1. 标题;2. 主送机关;3. 正文;4. 附件说明;5. 成文日期;6. 印章;7. 附注
(三)版记
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包括3各要素:1. 主题词;2. 抄送机关;3.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略
第15题:
简述公文公布的意义。
第16题:
承办公文在公文格式方面应注意避免哪些常见的错误()。
第17题:
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使公文能在不同电子政务应用平台上交换。
第18题:
公文的文体、结构、附加标记和格式安排构成()
第19题:
公文样式
公文体式
公文规范
公文形态
第20题:
第21题:
公文的语法规范
公文的整体格局和标印形式
公文的行文规则
公文的行文制度
第22题:
公文写作、发文方式的规范性
公文发文、收文方式的规范性
公文收发、写作格式的规范性
公文格式、语言的规范性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