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序数的表示法和现代有什么不同?“第”字是在什么时代怎样演变为表示序数的词头的?
第1题:
公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一般最多分几层,分别怎样表示?
第2题:
现代形容词词尾(兼作一切定语的语尾)“的”字最初出现在什么时代?它是怎样演变来的?“地”和“底”产生在什么时代?它们最初的分工情况怎样?五四以后“的”和“地”“底”在书面语言里又起了一些什么变化?
第3题:
现代汉语的“什么”(甚麽)和“怎么”是在什么时代产生的?它的演变情况怎样?
第4题:
为什么说“所以”在上古是个凝固的仂语形式?它在句子的仂语化中起了什么作用?它是在什么时代和怎样发展成为连词的?
第5题:
目标型调查法的具体方式不包括()。
第6题:
什么是消费者均衡?效用的基数和序数假设所得出的均衡条件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第7题:
词头纳是十的几次方、其词头符号用什么表示?词头兆是十的几次方、其词头符号用什么表示?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在电磁学中用“μf”表示“微法”
在电工学中用“KΩ”表示“千欧”
用“nm”表示“纳米”
用“μμF”表示“微微法”
第12题:
第13题:
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第14题:
古今零数和分数的表示法有什么不同?现代零位的称数法是怎样发展来的?
第15题:
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第16题:
()是描述型调查问卷的方法。
第17题:
在“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四七”表示的是()
第18题:
下列词头符号表示有误的有()。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基数
序数
虚数
比较数
乘数
第22题:
选择法
正误法
访谈法
序数表示法
确定性提问法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