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
第1题: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带给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启示是()。
A化解编码的失误
B把握符号外信息
C克服解码的障碍
D补救解码的误读
第2题:
翻译: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第3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周易·系辞》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言说,这里包含着文本层面的()、()、()三个层面的因子。
第4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从言、意、象三个层面阐释文本层面的有()
第5题:
归有光的文论观点有: 1)三代以下为文,()。 2)圣人者,能尽天下之至情者也。
第6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与“文学批评”这一现代意义大致相对应的有()、()、()等概念。
第7题:
《周易·系辞》
《庄子》
《论语》
《论文偶记》
第8题:
第9题:
化解编码的失误
把握符号外信息
克服解码的障碍
补救解码的误读
第10题:
第11题:
《周易·系辞》
《论语》
《孟子》
《老子》
第12题:
《庄子》
《周易·系辞》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论文偶记》
姚鼐《古文字类纂》
第13题:
翻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第14题:
翻译: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者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第15题: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出自()
第16题: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段话来自于()
第17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庄子》
《周易·系辞》
《荀子》
《老子》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