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蟹颤抖病如何防治?

题目

池塘养蟹颤抖病如何防治?


相似考题
更多“池塘养蟹颤抖病如何防治?”相关问题
  • 第1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苦草?


    正确答案:养蟹池塘种植苦草,既能为河蟹生长提供天然饵料,又能有效地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10%,深度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米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厘米。并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1亩=l/15公顷,下同)用生石灰150公斤干法清塘,清塘l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水至50~60厘米深,池底其余部分仍保持干涸状态。
    (2)蟹种放养
    2月底至3月中旬,按每亩池塘放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的幼蟹300~400只。幼蟹购回后放养在暂养池中。
    (3)草籽播种
    4月中旬,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播种,每亩播种苦草籽50克。播种前向池中加新水3~5厘米深,最深不超过20厘米。选择晴天晒种l~2天,然后浸种12小时,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的种子。并清洗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半干半湿的细土或细沙拌种全池撒播。搓揉后的果实其中还有很多种子未搓出,也撒入池中。
    (4)日常管理
    ①苦草培育水温18~22℃,种子须4~5天开始发芽,至15天时出苗率超过98%。苦草在水底分布蔓延的速度很快。为促进苦草分蘖,抑制叶片营养生长,6月中旬以前池塘水位应控制在20厘米以下。6月下旬水位加至30厘米左右,此时苦草已基本满塘。7月中旬水深加至60~80厘米,8月初可加至100~120厘米。
    ②河蟹管理幼蟹放入暂养池后,投放水花生,以利幼蟹隐蔽。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使池水药物浓度为15×106~20×106。多投喂动物性饵料,防止蟹自相残杀。至6月中旬,苦草在池底覆盖面积达60%以上时,撤除暂养围网。每天在大池与暂养池交界处投喂一些新鲜的动物性饵料,以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大池投饵。7月底开始每天投喂大量饵料,特别是投喂一些新鲜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需要,同时减少河蟹对苦草的消耗。
    ③水质调整幼蟹进入大池后,每20天用生石灰化水泼洒1次。每天清除漂在水面的残草,以免破坏水

  • 第2题:

    试论述河蟹颤抖病的成因、症状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清塘消毒不彻底,水质恶化,饲料中添加激素,苗种质量差,脱壳素投喂不足,导致河蟹抗病力下降而发病。发病季节:扣蟹8-10月,成蟹7-8月
    主要症状:不吃食,爬到池边水浅处或伏在水草上,肢体颤抖不停,不能爬行继而开始死亡,一般先死大蟹后死小蟹,从发病到大量死亡的时间约3-7天左右。病蟹鳃丝苍白水肿,肝脏发白豆渣状坏死胃内没有食物肠穿孔。
    防治方法:
    ①做好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冬季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曝晒池底。
    ②发病时,外消与内服相结合,采用水产双季胺碘消毒剂,用量为0.5克/立方米;同时每100千克饲料拌20克恩诺沙星和150克板蓝根,5-7天为一个疗程。
    ③在水体中发现有颤抖病的河蟹要及时捞出深埋,以免交叉感染。

  • 第3题:

    如何将盐碱地池塘改造成养鱼池塘?


    正确答案: 开发盐碱地池塘养鱼,关键技术是调节水质、压碱降盐,使其溶氧、pH值、有机耗氧量、盐度、肥度等理化因子适应鱼类及饵料生物需要,为此,需采取以下措施对盐碱地池塘进行建设和改造:
    ①深挖池、高抬田。
    ②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盐碱地池塘如果没有进排水系统,由于地下水渗入池塘,池水盐碱度就会升高,甚至高达淡水的几十倍,对养鱼和改良土壤均不利。
    ③引淡排碱。新开挖鱼池在使用前要引水浸泡10~15天,然后排去水再淋洗一次,以降低盐碱度,池水排干后随即注入80~100厘米深的淡水,利用高水位阻止地下盐碱水的渗入。
    ④施足基肥。有机肥以绿肥为好,但耐碱植物如碱蓬等不能作为绿肥使用。
    ⑤种植降碱排碱绿肥。如田菁、苜蓿等。

  • 第4题:

    池塘如何消毒?


    正确答案: 如何消毒:
    ①生石灰遇水就会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在短时间内使池水的PH上升到11以上,因此可杀灭野杂鱼,蝌蚪,水生昆虫等及部分水生植物。(60-75kg/亩全池泼洒)
    ②茶柏含皂角苷7%-8%,它是一种溶血性毒素,可是动物的红细胞分解。茶柏能杀死野杂鱼,娃卵等水生昆虫,但对细菌没有杀灭作用。但杀灭鱼类的浓度不能杀灭池中的虾蟹。(将其敲碎,用水浸泡。每亩池塘水深20cm用量为26kg,水深1m35-46kg)
    ③漂白粉一般含有有效氯30%左右,遇水分解次氯酸。次氯酸立即释放出新生态氧,它有强烈的杀菌和杀死敌害生物的作用。(20mg/L溶解后全池泼洒)
    ④氨水呈强碱性。高浓度的氨水能毒死鱼类和水生昆虫。(干塘泥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

  • 第5题:

    如何进行稻田养蟹?


    正确答案:除了做好稻田养蟹的基本设施工程外,还应抓住以下几个技术关键:
    (1)清田消毒田块整修结束,每亩用生石灰30~35公斤泡成乳液,全田泼洒,以杀灭敌害和病菌,补充钙质。如为盐碱地田块,则应改用漂白粉消毒,使稻田中的田水漂白粉呈20ppm的浓度。
    (2)栽好水稻养蟹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率强的高产单季稻品种。最好采用免耕直播法,以减少田内浮泥数量。如插秧,应采用宽行密株栽插,适当增加沟四周的栽插密度,可发挥其边际优势,增加产量,并可防止沟壁坍塌。
    (3)适时放养大规格蟹种直播法播种的水稻在三叶期后,移栽法定植的水稻在插秧后7~10天,选用大小一致、体重为20~30克的大规格蟹种,亩放300~500只。
    (4)水稻栽培管理
    ①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通常以饼粕作追肥最佳。尽可能减少追肥次数,尤其要减少化肥的追肥次数和数量。确定需要采用化肥作追肥时,宜用尿素,不宜用碳铵,每次每亩用量控制在7.5~10公斤以内。
    ②水浆管理养蟹稻田,田面需经常保持3~5厘米深的水,不任意改变水位或脱水烤田。如确需烤田时,只能将水位下降至田面无水,也可采用分次进行轻烤田,以防止水体过小而影响河蟹生长。
    ③病害防治河蟹对农药的毒性比鱼类更敏感,因此稻田养蟹必须严格控制使用对河蟹毒性强的农药。如确需施用,必须选用毒性低的农药;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时间和规律,对症下药;用药方法要采用喷施,尽量减少农药散落地表水面;施药前,应降低水位,使蟹进入蟹沟和蟹溜内,施药后应换水,以降低田间水体农药的浓度;分批隔日喷施,以减少农药对河蟹的危害。
    (5)饲养管理
    ①稻田养蟹的投喂方法可参照池塘养蟹,但在9~10月份,填投喂的动物性饵料(小杂鱼、蚕蛹、螺蚬、河蚌肉等)要比池塘养蟹多。并在稻田中放养小浮萍,适当投放一些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
    ②稻田在高温季节,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每2~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20厘米左右。
    ③日常管理采用"六查、六勤",同池塘养蟹。
    (6)捕捞稻田养蟹应在水稻收割前捕出,在长江流域,通常在10月初捕出。可采取放水时用蟹笼捕捉,也可住夜间放干沟内田水,用灯光在沟、溜中诱捕。捕捉后立即注水,如此反复捕捉2~3个夜晚,即可捕净。捕出的河蟹,应在暂养池暂养1~2个月,然后销售。

  • 第6题:

    减压病是如何引起的?应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当外界的气压急剧降低时,本来已经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出来,在心、血管内形成广泛性气泡引起的气体栓塞。导致心、脑、肺、肠等重要器官的缺血和梗死,引起相应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做深海潜水或沉箱作业时应缓慢升至水面,避免减压病的发生。当发生减压病时,应将患者立即送往医院,利用高压氧仓进行抢救。

  • 第7题:

    问答题
    养蟹池清塘采用哪些药物?如何进行药物清塘?

    正确答案: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茶粕、漂白粉、漂白精、三氯异氰酸等。
    (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CaO)遇水就会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Ca(OH)2],使池水pH(酸碱度)急剧上升到11~12,因此可杀灭野杂鱼类、敌害生物和各种病原体。使用生石灰清塘有两种方法:
    ①干法清塘池中积水5~l0厘米。在塘底挖若干个小坑,将生石灰分别放入小坑中加水融化,不待冷却即向池中均匀泼洒。生石灰用量一般每亩为60~75公斤,淤泥较少的池塘用50~60公斤。清塘后第二天须用铁耙耙动塘泥,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
    ②带水清塘即池水不排出,将融化好的生石灰浆全池泼洒。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生石灰。由于带水清塘生石灰用量多,泼洒麻烦,此法在生产上较少采用。生石灰清塘的技术关键是所用的石灰必须是块灰,只有块灰才是氧化钙(CaO),才叫生石灰;而粉灰是生石灰潮解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钙(CaCO3),称为熟石灰,不能作为清塘药物。
    (2)茶粕清塘茶粕是油茶的种子经榨油后所剩余的渣滓压成的圆饼状。使用方法:将茶粕敲成小块,用水浸泡,在水温25℃左右浸泡一昼夜即可使用。施用时再加水,均匀泼洒于全池。每亩池塘水深20厘米用量为13公斤,水深1米用35~45公斤。上述用量可视塘内野杂鱼的种类而增减。对不能钻泥的鱼类,用量可少些,反之则多些。
    (3)漂白粉、漂白精、三氯异氰尿酸清塘。它们都遇水分解,释放出次氯酸,次氯酸立刻释放初生态氧,它有强烈的杀菌和杀灭敌害生物的作用。漂白粉通常含有效氯30%左右(这是指具有消毒能力的氯占总量的百分比),漂白精是纯次氯酸,含有效氯60%70%,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使用方法:先计算池水体积,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用20克,即百万分之二十(20ppm),漂白精用量为漂白粉的1/2,而三氯异氰尿酸用量则为漂门粉用量的1/3。将它们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漂白粉清塘的技术关键是务必防止其吸水潮解。漂白粉一经潮解,共有效氯含量大大下降,影响清塘效果。而漂白精性质较稳定,三氯异氰尿酸的性质最稳定,如敞开存放半年,其有效氯的损失也不到10%。
    用上述药物清塘,一般需经7~10天,药性消失,方可放养蟹苗。漂白粉类的药物其药性消失较快,通常清塘5天后即可放养蟹苗。
    上述几种清塘药物,各有利弊。茶粕能杀灭鱼类、水生昆虫、蛙卵、蝌蚪、螺蛳、蚂蝗等;生石灰、漂白粉、漂白精和三氯异氰尿酸除杀灭上述敌害生物外,还能杀灭水草、丝状藻类、寄生虫和致病菌等,其清除敌害的作用迅速而彻底。生石灰还能保持水中pH稳定,释放出被淤泥吸附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改善水质。必须强调指出,盐碱地鱼池,池水碱性大,pH较高,因此不宜再选碱性强的生石灰用作清塘药物,而应当选用漂白粉类的药物。此外茶粕对鱼类血液有强烈的破坏作用,而蟹、虾等甲壳类对茶粕毒素的敏感度比鱼类低50倍。因此通常用茶粕清塘,其药物的剂量只能杀灭鱼类等动物,而对虾蟹类则不起作用,故茶粕清塘有蟹虾越清越多之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漂白粉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用于清塘、改善池塘环境及防治()、()、白头白嘴病、白皮病等。

    正确答案: 细菌性皮肤病,烂鳃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池塘养蟹何时捕捞最合适?

    正确答案: 在长江中下游,池塘养蟹应在10月上旬或中旬开始捕捞,到10月底基本捕完。如捕捞过早,一部分河蟹尚未完成生殖蜕壳变为绿蟹,其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捕捞过晚,出于气候转凉,河蟹因生殖洄游,易越墙逃逸,留池河蟹也穴居越冬,不易捕捉。
    在长江中下游,最晚到9月下旬该地区的河蟹已全部完成生殖蜕壳变为绿蟹,到10月上、中旬蟹壳已变硬,捕捞时不易受伤,加以10月中、下旬后,河蟹开始生殖洄游,绝大部分河蟹均离开洞穴,在水中活动频繁,容易捕捉,特别是夜间更易捕捉,是河蟹捕捞的最适季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苦草?

    正确答案: 养蟹池塘种植苦草,既能为河蟹生长提供天然饵料,又能有效地改善养殖水质,还可为河蟹生长、蜕壳提供良好的隐蔽环境。
    (1)池塘准备
    要求池深1.2~1.5米,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在池底最低处开挖暂养池,面积占池塘面积的5%~10%,深度60~70厘米,暂养池用网目密、宽度为1.5米的网片围起来,网片下纲入土20厘米。并将土夯实。幼蟹下塘前2个月,每亩(1亩=l/15公顷,下同)用生石灰150公斤干法清塘,清塘l周后,彻底排干池水,曝晒至幼蟹下塘前3~5天,然后向暂养池加注新水至50~60厘米深,池底其余部分仍保持干涸状态。
    (2)蟹种放养
    2月底至3月中旬,按每亩池塘放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的幼蟹300~400只。幼蟹购回后放养在暂养池中。
    (3)草籽播种
    4月中旬,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播种,每亩播种苦草籽50克。播种前向池中加新水3~5厘米深,最深不超过20厘米。选择晴天晒种l~2天,然后浸种12小时,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的种子。并清洗掉种子上的粘液,再用半干半湿的细土或细沙拌种全池撒播。搓揉后的果实其中还有很多种子未搓出,也撒入池中。
    (4)日常管理
    ①苦草培育水温18~22℃,种子须4~5天开始发芽,至15天时出苗率超过98%。苦草在水底分布蔓延的速度很快。为促进苦草分蘖,抑制叶片营养生长,6月中旬以前池塘水位应控制在20厘米以下。6月下旬水位加至30厘米左右,此时苦草已基本满塘。7月中旬水深加至60~80厘米,8月初可加至100~120厘米。
    ②河蟹管理幼蟹放入暂养池后,投放水花生,以利幼蟹隐蔽。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使池水药物浓度为15×106~20×106。多投喂动物性饵料,防止蟹自相残杀。至6月中旬,苦草在池底覆盖面积达60%以上时,撤除暂养围网。每天在大池与暂养池交界处投喂一些新鲜的动物性饵料,以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大池投饵。7月底开始每天投喂大量饵料,特别是投喂一些新鲜动物性饵料,以满足河蟹生长需要,同时减少河蟹对苦草的消耗。
    ③水质调整幼蟹进入大池后,每20天用生石灰化水泼洒1次。每天清除漂在水面的残草,以免破坏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如何进行网围养蟹?

    正确答案: (1)网围区的选择湖泊网围养蟹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水域开阔,水质良好,水流缓慢通畅。②水深适宜,常年水位1m~l.5m,水位落差小。③湖底平坦,底质为粘土、硬泥,淤泥有机质少。④水草茂密,天然饵料资源丰富,敌害生物少。⑤不影响周围农田灌溉、蓄水、排洪、船只航行,环境安静,交通便利。
    (2)网围建造用网目为1cm~1.2cm的聚乙烯网片作围网,用毛竹作桩。围绕圈定的养殖区打桩、挂网,每lm~1.5m一个桩,网的底部用石笼和地锚固定,使网脚与底泥紧贴,并沉入底泥内,网的上部高出水面lm~1.5m,顶部再装0.5m~0.7m向内倾斜的倒网,以防止蟹从网上爬出。一般网围面积为30亩~100亩,最大不超过1000亩。通常在养殖区外再建一道网围区,以确保安全。也有以竹箔代替网片形成箔围。竹箔每根竹片插入泥中比较坚实,不易被河蟹咬断,淤泥较厚的湖泊,抗倒伏效果好,但使用年限短,制作费工时。而网围制作方便,但抗倒伏差。
    (3)种植水草,保护水草资源产湖泊和网围内水草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河蟹的数量、规格和品质,而且关系到网围养蟹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渔谚有:"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是十分形象化的比喻。为保护湖泊的水草资源,一方面务必保护好围网外的水草,做到合利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必须在网围内种植水草。其方法是用网片将网围一分为二,先用一半水面放养蟹种,另一半水面种植水
    草。目前生产上大多种植苦草。每亩网围水面,用苦草籽30g~50g,苦草秧的培育方法同水稻的地膜育秧。待苦草长至10cm左右时,采用水稻"抛秧法",将苦草种在另一半未放养蟹种的网围内,待其长至30cm左右,撤去分隔网片,使河蟹进入水草区即可。
    (4)蟹种放养蟹种以3月份水温在10℃左右放养最好。此时气温低,运输成活率高,放养规格为80只~200只/kg的越冬蟹种。通常每平方米水面放养0.7只~1只蟹种。网围养蟹一般都采用鱼蟹混养。鱼种放养仍按常规进行,但放养结构上应禁养草鱼,限制团头鲂的放养量,增放一部分鲫鱼、细鳞斜颔鲴和鲢、鳙鱼,以缓解鱼蟹的食饵竞争。
    (5)饲养管理在蟹、鱼生长季节,应坚持每天投饵,白天喂鱼,夜间喂蟹。并应移殖一部分螺蚬和抱卵虾,让其在网围内自然繁殖,为河蟹提供动物性饵料。投饵应坚持"四定"投喂原则。饵料搭配在3月~5月以植物性饵料为主,6月~8月以动物性饵料为主,9月份为促肥长膘,应加大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在日常管理中,每日早晚各巡网一次。检查网围是否坚固,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确保安全。并要定期检查河蟹的摄食、蜕壳、生长情况,及时清除腐烂变质的残饵和网片中的污物。汛期、台风季节,要加固竹桩,备好防逃网片,随时清除网片上的水草等污物,保持网片内外水流通畅,严防鱼蟹逃逸。
    (6)适时捕捞湖泊网围养蟹,由于环境条件优越,生长比池塘快,性成熟也比池塘早,因此其生殖洄游开始也早。在长江中下游,一般9月中旬全部变成绿蟹。因此,通常在9月下旬开始捕捞。捕捞工具主要有蟹簖、人工蟹穴、地笼网、丝网等。捕出后的成蟹应放入暂养池暂养1个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池塘养蟹颤抖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该病主要是因清塘不彻底,池塘老化,水质不良,以及带病原物的蟹种入池等引起。病蟹摄食明显减少直至拒食,蜕壳困难,爬行缓慢,无反抗逃逸能力,常爬伏在池边浅水处或水草上,脚肢不停地抖动,故称"抖抖病"。防治方法:
    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对购进的蟹种严格检疫,并进行药浴消毒。
    ②日常饲养中坚持"四定"投饲,不投变质饲料;在7月~9月高温期,保持池塘水深l米以上,每半月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5克~20克化水全池泼洒1次,每月每立方米水体用磷酸氢钙或磷酸二氢钙l克对水全池泼洒1次,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③收集病蟹、死蟹集中挖坑掩埋,患病池不换水,只注水,以免扩大或交叉感染。
    ④每立方米水体用蟹抖停l号0.4克对水全池泼洒,3小时后每立方米水体用蟹水宝10克对水全池泼洒,两者每天各用1次,连用2天。
    ⑤每立方米水体用福尔马林6克~8克对水全池泼洒,隔3天后每立方米水体用优氯净或强氯精0.5克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5克化水全池泼洒。
    ⑥每50公斤饲料加入蟹抖停2号400克投喂,连喂5天;或每50公斤饲料加入板蓝根125公斤、病毒灵0.25公斤、维生素0l公斤投喂,连喂3天~5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轮叶黑藻?


    正确答案:(1)轮叶黑藻生物学特性
    轮叶黑藻(俗称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等)。属水鳖科、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直立细长,长50~80厘米,叶4~8片轮生,通常以4~6片为多,长1.5厘米左右,广泛分布于池塘、湖泊和沟渠中。轮叶黑藻为雌雄异体,花白色,较小,果实呈三角棒形。秋末开始无性生殖,在枝尖形成特化的营养繁殖器官鳞状芽苞,俗称"天果",根部形成白色的"地果"。冬季天果沉入水底,被泥土污物覆盖,地果入底泥3~5厘米,地果较少见。冬季为休眠期,水温10℃以上时,芽苞开始萌发生长,前端生长点顶出其上的沉积物,茎叶见光呈绿色,同时随着芽苞的伸长在基部叶腋处萌生出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待植株长成又可以断枝再植。
    (2)人工栽培技术
    ①枝尖插植繁殖轮叶黑藻属于"假根尖"植物,只有须状不定根,在每年的4~8月,处于营养生长阶段,枝尖插植3天后就能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②营养体移栽繁殖
    一般在谷雨前后,将池塘水排干,留底泥10~15厘米,将长至15厘米轮叶黑藻切成长8厘米左右的段节,每亩按30~50千克均匀泼洒,使茎节部分浸入泥中,再将池塘水加至15厘米深。约20天后全池都覆盖着新生的轮叶黑藻,可将水加至30厘米,以后逐步加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移植初期应保持水质清新,不能干水,不宜使用化肥。如有青苔滋生,可使用"杀青苔"药物杀灭。
    ③芽苞的种植
    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是轮叶黑藻芽苞的播种期,应选择晴天播种,播种前池水加注新水10厘米,每亩用种500~1000克,播种时应按行、株距50厘米将芽苞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当水温升至15℃时,5~10天开始发芽,出苗率可达95%。
    注意事项:①芽苞的选择:芽苞长1~1.2厘米,直径0.4~0.5厘米,每500克3500~4000粒,芽苞粒硬饱满,呈葱绿色。②播种前应用聚乙烯网片或白膜围栏,将芽苞与河蟹隔开,待芽苞萌发长成,水草满塘时,撤掉围栏设施,让河蟹进入草丛。③每亩放蟹量应在1000只以下。
    ④整株的种植
    在每年的5~8月,天然水域中的轮叶黑藻已长成,长达40~60厘米,每亩蟹池一次放草100~200千克,一部分被蟹直接摄食,一部分生须根着泥存活。水质管理上,白天水深,晚间水浅,减少河蟹食草量,促进须根生成。

  • 第14题:

    池塘养蟹何时捕捞最合适?


    正确答案:在长江中下游,池塘养蟹应在10月上旬或中旬开始捕捞,到10月底基本捕完。如捕捞过早,一部分河蟹尚未完成生殖蜕壳变为绿蟹,其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捕捞过晚,出于气候转凉,河蟹因生殖洄游,易越墙逃逸,留池河蟹也穴居越冬,不易捕捉。
    在长江中下游,最晚到9月下旬该地区的河蟹已全部完成生殖蜕壳变为绿蟹,到10月上、中旬蟹壳已变硬,捕捞时不易受伤,加以10月中、下旬后,河蟹开始生殖洄游,绝大部分河蟹均离开洞穴,在水中活动频繁,容易捕捉,特别是夜间更易捕捉,是河蟹捕捞的最适季节。

  • 第15题:

    漂白粉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用于清塘、改善池塘环境及防治()、()、白头白嘴病、白皮病等。


    正确答案:细菌性皮肤病;烂鳃病

  • 第16题:

    池塘水色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根据水色判断池塘水质?


    正确答案: 1.水色的形成
    自然水体:主要是由水体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形成的,中长波光线易被吸收,短波光易被散射,因此天然水域一般都呈蓝色或淡蓝色
    养殖水体:主要由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内含色素形成,水体的颜色主要呈现占优势的藻类的颜色。
    2.水色和水质的关系
    ①水色:池塘水色主要是水体中占优势的少数几种藻类的颜色的决定的
    ②水华:水华则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某一种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水色的一种状态③下风处的油膜:水色和水华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判断,可根据下风处的油膜多少、颜色来判断水质优劣
    ④水色变化:有日变化、月变化的水为好水

  • 第17题:

    如何防治香樟黄化病?


    正确答案:(1)栽植地应选排水良好,微酸性肥沃的土壤。(2)在患病植株根际周围打孔,浇灌30-50倍硫酸亚铁,或用硫酸亚铁1000倍叶面喷施2-3次,可使叶转色。(3)在树杆注射硫酸亚铁15g

  • 第18题:

    问答题
    如何进行稻田养蟹?

    正确答案: 除了做好稻田养蟹的基本设施工程外,还应抓住以下几个技术关键:
    (1)清田消毒田块整修结束,每亩用生石灰30~35公斤泡成乳液,全田泼洒,以杀灭敌害和病菌,补充钙质。如为盐碱地田块,则应改用漂白粉消毒,使稻田中的田水漂白粉呈20ppm的浓度。
    (2)栽好水稻养蟹稻田,宜选用耐肥力强,秸秆坚硬,不易倒伏,抗病率强的高产单季稻品种。最好采用免耕直播法,以减少田内浮泥数量。如插秧,应采用宽行密株栽插,适当增加沟四周的栽插密度,可发挥其边际优势,增加产量,并可防止沟壁坍塌。
    (3)适时放养大规格蟹种直播法播种的水稻在三叶期后,移栽法定植的水稻在插秧后7~10天,选用大小一致、体重为20~30克的大规格蟹种,亩放300~500只。
    (4)水稻栽培管理
    ①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通常以饼粕作追肥最佳。尽可能减少追肥次数,尤其要减少化肥的追肥次数和数量。确定需要采用化肥作追肥时,宜用尿素,不宜用碳铵,每次每亩用量控制在7.5~10公斤以内。
    ②水浆管理养蟹稻田,田面需经常保持3~5厘米深的水,不任意改变水位或脱水烤田。如确需烤田时,只能将水位下降至田面无水,也可采用分次进行轻烤田,以防止水体过小而影响河蟹生长。
    ③病害防治河蟹对农药的毒性比鱼类更敏感,因此稻田养蟹必须严格控制使用对河蟹毒性强的农药。如确需施用,必须选用毒性低的农药;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时间和规律,对症下药;用药方法要采用喷施,尽量减少农药散落地表水面;施药前,应降低水位,使蟹进入蟹沟和蟹溜内,施药后应换水,以降低田间水体农药的浓度;分批隔日喷施,以减少农药对河蟹的危害。
    (5)饲养管理
    ①稻田养蟹的投喂方法可参照池塘养蟹,但在9~10月份,填投喂的动物性饵料(小杂鱼、蚕蛹、螺蚬、河蚌肉等)要比池塘养蟹多。并在稻田中放养小浮萍,适当投放一些南瓜、小麦、黄豆等植物性饵料。
    ②稻田在高温季节,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每2~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20厘米左右。
    ③日常管理采用"六查、六勤",同池塘养蟹。
    (6)捕捞稻田养蟹应在水稻收割前捕出,在长江流域,通常在10月初捕出。可采取放水时用蟹笼捕捉,也可住夜间放干沟内田水,用灯光在沟、溜中诱捕。捕捉后立即注水,如此反复捕捉2~3个夜晚,即可捕净。捕出的河蟹,应在暂养池暂养1~2个月,然后销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池塘水色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根据水色判断池塘水质?

    正确答案: 1.水色的形成
    自然水体:主要是由水体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形成的,中长波光线易被吸收,短波光易被散射,因此天然水域一般都呈蓝色或淡蓝色
    养殖水体:主要由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细胞内含色素形成,水体的颜色主要呈现占优势的藻类的颜色。
    2.水色和水质的关系
    ①水色:池塘水色主要是水体中占优势的少数几种藻类的颜色的决定的
    ②水华:水华则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某一种藻类大量繁殖而形成的水色的一种状态③下风处的油膜:水色和水华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准确判断,可根据下风处的油膜多少、颜色来判断水质优劣
    ④水色变化:有日变化、月变化的水为好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论述河蟹颤抖病的成因、症状和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清塘消毒不彻底,水质恶化,饲料中添加激素,苗种质量差,脱壳素投喂不足,导致河蟹抗病力下降而发病。发病季节:扣蟹8-10月,成蟹7-8月
    主要症状:不吃食,爬到池边水浅处或伏在水草上,肢体颤抖不停,不能爬行继而开始死亡,一般先死大蟹后死小蟹,从发病到大量死亡的时间约3-7天左右。病蟹鳃丝苍白水肿,肝脏发白豆渣状坏死胃内没有食物肠穿孔。
    防治方法:
    ①做好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冬季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曝晒池底。
    ②发病时,外消与内服相结合,采用水产双季胺碘消毒剂,用量为0.5克/立方米;同时每100千克饲料拌20克恩诺沙星和150克板蓝根,5-7天为一个疗程。
    ③在水体中发现有颤抖病的河蟹要及时捞出深埋,以免交叉感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蕹菜(空心菜)?

    正确答案: 1)土埂斜坡栽培法
    在距池底l~1.5米之间的地带(以后为水位波动地带)种植。先将该地带的土地翻耕5~l0厘米,一般采用撒播方法,播前洒水,撒播后,将种子用细土覆盖,以后定期浇灌,以利于出苗。出苗后要定期施肥,以促进空心菜植株快速生长,施肥以鸡粪为好。当气温升高,空心菜生长旺盛,枝叶繁茂,随着水位上涨,其茎蔓及分枝会自然在水面及水中延伸,在池塘四周的水面形成空心菜的生态带。我们可以根据虾、蟹池的需要控制其覆盖水面面积在20%~30%即可。
    (2)水面直接栽培法
    ①空心菜种苗的制法当种植的空心菜母茎生节后,从节上会长出分枝,当分枝出苗长达20厘米左右时,节下就会生长出须根,这时可以分节成苗,剪下带须根的苗即可作为供虾、蟹池栽培用的种苗。
    ②栽培方法准备好辫形草绳、木桩及浮漂(鱼网上纲用的塑料泡沫球状浮漂即可)。在栽培区域将木桩钉在池底,木桩上端要露出水面,把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木桩上,根据浮力按等距离将浮漂固定在草绳上,草绳不要拉得太紧,以保证草绳能随水位变化而沉浮为度。将空心菜种苗按15~20厘米的间距,编插在草绳上固定,最好是以两行草绳为一组(两行草绳间距为30厘米左右),以便空心菜植株生长旺盛时分枝交叉成带,每组间距l米为宜,并根据池塘的需要设置组数。一般虾、蟹池,以空心菜植株长大后覆盖水面面积不超过30%为宜。若超过此面积时,可以作为蔬菜或青饲料及时采收。虾、蟹池种植空心菜,为了使其分枝力增强,生长加快,要定期在叶面喷施0.5%的尿素作为叶面肥,喷施时要在早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在日照强的白天进行,以防止烧伤叶片。一般不提倡施用有机肥。空心菜的病虫害主要有卷叶虫病及白锈病等,前者可用千分之一的90%晶体敌百虫水溶液叶面喷洒,进行防治;后者除了及时摘除病叶外,还要在叶面喷洒千分之二的65%代森锌水溶液进行防治。注意在喷洒药液时,要避免直接将药液喷洒到水中,防止对虾蟹造成危害。
    在虾、蟹开始捕捞前,为了捕捞操作方便,应提前将草绳、木桩及空心菜植株清理出池,需要留种的可以剪下母茎做越冬保种处理,剩下残余部分可以作为青饲料或绿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池塘养蟹能否高产?

    正确答案: 过去不少人认为池塘以养蟹为主的养殖方式是没有出路的。其主要原因是:
    (1)由于池塘水体小,河蟹相对密度大,在蜕壳时容易自相残食。
    (2)以人工饵料为主,饵料种类单一,饵料中容易缺乏某些活性物质,造成河蟹不易蜕壳,养成僵蟹,个体小。
    (3)河蟹品质差,肉质烂,含脂量低。据测定,11月份的成蟹,江苏阳澄湖蟹平均含脂量达20%以上,盐城芦滩养蟹为14.74%,而池塘养殖的成蟹平均含脂量仅3.25%。确实,池塘小水体养成蟹其难度比大水体大,但高产单位的经验表明,只要根据河蟹的生态要求,人为创造河蟹栖居、蜕壳的环境,改善水质,提供优质、全价的适口饵料,池塘养殖成蟹是可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目标的。河北省保定地区水产研究所采用2.5~3亩的池塘,4月份亩放2500只蟹种,蟹种的平均规格每只仅3.3克(每公斤300只),采取了综合增产措施,9月底、10月初捕捞,平均亩产205.9公斤,平均出塘规格125.4克/只,成活率达65.7%。辽宁省营口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采用10亩池塘,6月底亩放3000只蟹种,蟹种的平均规格每只为13克(每公斤77只),采取改善生态环境、强化投饵、定期泼洒生石灰水、经常换水等综合措施,到9月中下旬捕捞,平均亩产213公斤,平均出塘规格94.5克/只,成活率75.1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金鱼藻?

    正确答案: 金鱼藻别名松鼠尾、毛刷草,属沉水漂浮性水草,纲落泥无根,轮生8~10片针形叶,叶节间生芽分枝,枝条繁殖。该水草生长旺盛,嫩绿多汁,但草鱼、团头鲂不食,而河蟹特别爱吃。因此是河蟹的专用水草。每亩水面一季可产鲜草5000多千克,经济效益可观。现将金鱼藻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河蟹池种植管理
    移栽时间在4月中下旬,或当地水温稳定通过11℃即可。起苗前要注意天气变化,栽雨不栽风,下雨天可以移栽,起大风禁止起苗移栽,防止嫩头失水枯死。将事先准备好的苗在下午3点之后起水理顺。如移栽池水深l.2~1.5米,金鱼草藻的长度留1.2米,水深0.5~0.6米,草茎留0.5米。准备一些手指粗细的棍子,棍子长短视水深浅而定,以齐水面为宜。在棍子入土的一头离10厘米处用橡皮筋绷上3~4根金鱼藻,每蓬嫩头不超过10个,分级排放。移栽时做到,深水区稀,浅水区密,肥水池稀,瘦水池密,急着用则密,待着用则稀的原则,一般栽插密度为深水区1.5米×1.5米栽l蓬,浅水区l米×l米栽l蓬,以此类推。栽插时人不要下水,以防搅浑池水,影响蟹苗正常生长。先将池水放浅20厘米,用腰子盆或划子(小船)装好苗子,1人划浆1人栽插,轻拿轻栽,棍子入泥10厘米左右,草顶头齐水面为好。
    (2)商品草种植管理
    利用沟河湖滩或季节性水域种植金鱼藻,是一条致富创收的好门路。种植管理与河蟹池不同之处如下:
    ①宜密不宜稀要想夺高产,基本苗不足,产量就难以上去,按亩水域移栽l200蓬为宜。
    ②宜浅不宜深移栽区水深最好保持l米之内,水过深纲粗叶少,产量低,商品利用率也低。
    ③宜肥不宜瘦凡是不能养鱼养虾的荒芜水面基本上都是劣质水域,移栽前捞去水苔和其它杂草,按每亩水面施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氮肥少施,以防绿藻占领水面。
    ④采收与追肥。移栽到第1次收获大致50天。采收时将棍子拎起抖一抖,在水中转上4~5转,将棍子一横2手往上一拎,l蓬草就是1个大纱锭。起l排留3排,第2次收获需间隔30天左右,收3排当中的l排。第3次以后不需间隔多少天,只要核上价随时都可采收。为了保持鲜草的新鲜度,必须在上午8点钟之前运输投放结束。每次采收后亩水面施标准复合肥4千克。
    (3)金鱼藻越冬管理
    金鱼藻分布世界各地,不需人工保护也能自然越冬,越冬时嫩头死去,老茎沉水越冬。但人工保护苗能提前1个月移栽,可及时供应蟹池所需。选择排灌方便处建越冬池,池宽2米,长3米,可供l亩水面种苗,按需建池。池深1.5米,水深0.5~0.6米。10月中旬采集种苗,种苗茎长50厘米,3~4根为l蓬,按移栽方法挨一挨二扦插,以苗头互不相挤为好。12月中旬将池水加到l.2米,扣上塑料拱棚,四周封严压实。翌年2月下旬将池水降至l米,每平方米用过磷酸钙20克,加细土0.5千克撒施,3月下旬揭膜炼苗,4月中下旬即可起苗移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