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
②CaCO3的溶解和沉淀平衡
③离子交换缓冲系统
更多“简述天然水具有一定缓冲性的原因。”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天然水的耗氧途径。


    正确答案: 1、物理作用:
    a.水中DO处于过饱和状态,氧气从水体溢出;
    b.过饱和程度越大,曝气越充分,扩散越快;
    c.仅限于水-气界面。
    2、化学作用:
    a.水体内部氧化还原性物质经化学反应或生成代谢时好氧;
    b.有机质的分解作用过程;
    c.底质耗氧。
    3、生物耗氧作用:
    a.鱼虾贝类藻类呼吸作用;
    b.生物密度越大,呼吸耗氧越多;
    c.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耗氧越快;
    d.其他生理生态因子,如个体大小,营养条件、PH、O2、C02及毒物含量对生物耗氧都有影响等。

  • 第2题:

    简述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


    正确答案: ①含盐量的分类:
    a.原苏联学者O.A.阿列金提出的分类方法:淡水、微咸水、具海水盐度的水、盐水、
    b.在湖沼学与生态学中常用的划分法:淡水、寡混盐水、中混盐水、多混盐水、真盐水、超盐水
    ②按主要离子成分的分类——阿列金分类法:
    a.根据含量最多的阴离子将水分为三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
    b.在类下再根据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将水分为三组:钙组、镁组与钠组
    c.根据阴、阳离子含量的比例关系将水分为四个型:I型、II型、III型、IV型。

  • 第3题:

    天然水的缓冲性是如何形成的?


    正确答案: (1)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
    (2)CaCO3的溶解和沉淀平衡
    (3)离子交换缓冲系统

  • 第4题:

    请简述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正确答案: 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
    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

  • 第5题:

    简述土壤缓冲作用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缓冲系,例如碳酸盐体系在通常CO2浓度下CaCO3石灰性土壤PH在7.5-8.5。
    (2)土壤胶体作用土壤胶体带有负电荷吸附阳离子包括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盐基离子对酸有缓冲作用致酸离子对碱具有缓冲作用。
    (3)铝缓冲作用在pH5.0酸性土壤中Al3+对碱具有缓冲能力。
    (4)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中有腐殖酸胡、富其它一些低分子有机酸含有羧基、酚羟基、氨基等对酸碱均有缓冲作用。

  • 第6题:

    简述造成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原因。


    正确答案:由于地层岩石的孔隙结构非常复杂,因而油水在这种多孔介质中流动时,每个孔道中遇到的阻力不同。所以在各个孔道中的渗流速度不同,油水界面在各个孔道参差不齐,使得在纯水流动区和纯油流动区之间产生了一个油水同时流动的混合区,这就是造成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原因。

  • 第7题:

    简述天然水的分类。


    正确答案: 地表水、地下水、城市自来水。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

    正确答案: ①含盐量的分类:
    a.原苏联学者O.A.阿列金提出的分类方法:淡水、微咸水、具海水盐度的水、盐水、
    b.在湖沼学与生态学中常用的划分法:淡水、寡混盐水、中混盐水、多混盐水、真盐水、超盐水
    ②按主要离子成分的分类——阿列金分类法:
    a.根据含量最多的阴离子将水分为三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
    b.在类下再根据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将水分为三组:钙组、镁组与钠组
    c.根据阴、阳离子含量的比例关系将水分为四个型:I型、II型、III型、IV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天然水的酸碱性划分。

    正确答案: 强酸性,pH<5.0
    弱酸性,pH5.0~6.5
    中性,pH6.5~8.0
    弱碱性,pH8.0~10.0
    强碱性,pH﹥1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请简述土壤具有缓冲能力的原因。

    正确答案: 一是由于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有机酸等弱酸及其盐类;
    二是由于土壤胶体上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土壤胶体上吸附的盐基离子能够通过交换作用被解吸,从而对进入土壤中的酸性离子起中和作用,而胶体上吸附的H+和Al3+离子又对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天然水具有一定缓冲性的原因。

    正确答案: ①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
    ②CaCO3的溶解和沉淀平衡
    ③离子交换缓冲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天然水的缓冲性是如何形成的?

    正确答案: (1)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
    (2)CaCO3的溶解和沉淀平衡
    (3)离子交换缓冲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天然水硬度的分类。


    正确答案: 极软水,0~4°HG;软水,4~8°HG;中等软水,8~16°HG;硬水,16~30°HG;极硬水,30°HG以上。

  • 第14题:

    简述天然水的缓冲性?(天然水有一定的维持本身pH的能力)


    正确答案: (1)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
    (2)CaCO3的溶解和沉淀平衡;
    (3)离子交换缓冲系统。

  • 第15题:

    组成缓冲溶液的缓冲对一定是具有()关系。


    正确答案:互为共轭酸碱对

  • 第16题:

    简述土壤缓冲作用及其形成原因和意义。


    正确答案: 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能是指土壤所具有的抵抗在外界化学因子作用下酸碱反应剧烈变化的性能,即当减少或增加土壤溶液中H+浓度时,其pH值并不随之相应的上升或降低。具有缓冲性能的有土壤胶体、土壤中的弱酸强碱盐或强酸弱碱盐类物质等。
    作用及形成原因:土壤的胶体的缓冲性能是以离子交换过程为基础的,随阳离子交换量的增加,缓冲性能增大,并且,随盐基饱和度的增大,土壤对酸的缓冲性能增大,而对碱的缓冲性能减小。另外,土壤中酸碱两性化合物相互转化也是土壤缓冲性能形成的重要方面。
    意义:土壤缓冲性能为植物生活维持了比较稳定的环境,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性质。但一旦过度利用土壤,它的缓冲体系就会崩溃,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或碱化。

  • 第17题:

    简述土壤产生缓冲作用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弱酸及其盐类,构成一个缓冲系,例如碳酸盐体系,在通常CO2浓度下,CaCO3石灰性土壤PH在7.5-8.5(2)土壤胶体作用土壤胶体带有负电荷,吸附阳离子,包括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盐基离子对酸有缓冲作用,致酸离子对碱具有缓冲作用。
    (3)铝缓冲作用,在pH<5.0酸性土壤中,Al3+对碱具有缓冲能力。
    (4)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中有腐殖酸(胡、富),其它一些低分子有机酸,含有羧基、酚羟基、氨基等,对酸碱均有缓冲作用。

  • 第18题:

    天然植物油脂具有一定颜色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等天然色素。


    正确答案:叶绿素;胡萝卜素

  • 第19题:

    天然气系统主气路是()

    • A、天然气→洗涤器分离水和杂质→压气机进口缓冲瓶→压缩机压缩至4600kPA→空冷器冷却→排进出口缓冲瓶→出口洗涤器除去冷凝水→排出橇外
    • B、天然气→压气机进口缓冲瓶→洗涤器分离水和杂质→压缩机压缩至4600kPA→排进出口缓冲瓶→空冷器冷却→出口洗涤器除去冷凝水→排出橇外
    • C、天然气→洗涤器分离水和杂质→压气机进口缓冲瓶→压缩机压缩至4600kPA→排进出口缓冲瓶→空冷器冷却→出口洗涤器除去冷凝水→排出橇外
    • D、天然气→压气机进口缓冲瓶→压缩机压缩至4600kPA→空冷器冷却→排进出口缓冲瓶→出口洗涤器除去冷凝水→排出橇外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天然水的缓冲性?(天然水有一定的维持本身pH的能力)

    正确答案: (1)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
    (2)CaCO3的溶解和沉淀平衡;
    (3)离子交换缓冲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天然水都有一定的保持本身pH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性质称为天然水的()。

    正确答案: 缓冲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天然植物油脂具有一定颜色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等天然色素。

    正确答案: 叶绿素,胡萝卜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天然水的分类。

    正确答案: 地表水、地下水、城市自来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