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天然水体中无机态氮与养殖生物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NH4+(NH3)、NO3-、NO2-是藻类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的形态,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增加其含量,可提高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提高天然饵料基础,促进养殖生产;另一方面,当水体中无机氮含量过高时,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养殖生物产生有害的影响。
更多“天然水中无机态氮与养殖生物的关系如何?”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天然水中氮的转化。


    正确答案: ①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释放氨态氮的过程即为氨化作用。氨化作用在好气及厌气条件下都可进行,效率相差不多,但最终的产物又所不同
    ②同化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吸收利用天然水中的NH4+(NH3)、NO2-、NO3-等合成自身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③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天然水中,经硝化细菌的作用,氨可进一步被氧化为NO3-,这一过程称为硝化。
    ④脱氮作用:脱氮作用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还原为N2O或N2的过程。

  • 第2题:

    进入水体的氮主要有有机氮和无机氮之分,其中无机氮包括()和硝态氮。


    正确答案:氨态氮

  • 第3题:

    氨(铵)态氮是指水中以()和()形态存在的氮的含量之和。


    正确答案:NH3;NH4+

  • 第4题:

    简要说明天然水中K+含量一般小于Na+的原因。通常以什么方法求得K+与Na+在自然水域的含量?它们与鱼类养殖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形成水中这种K+含量比Na+小的原因一方面是K+容易被土壤胶粒吸附,移动性不如Na+,另一个原因是K+被植物吸收利用。
    水中一价金属离子含量过多,对许多淡水动物有毒,K+的毒性强于Na+。水中含量过多的K+会进入动物体内,使动物神经活动失常,引起死亡。所以鱼类养殖时要特别注意水中K+和Na+的浓度。
    在陆地水质调查中,K+与Na+的含量一般不直接测定,因为测定比较麻烦或者需要比较贵重的设备。此时采用主要阴离子总量与Ca2+,Mg2+总量之差值计算。

  • 第5题:

    下列()合称为无机氮

    • A、铵态氮
    • B、硝态氮
    • C、亚硝态氮
    • D、游离氮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无机态氮的生物固定:


    正确答案: 矿化作用生成的铵态氮、硝态氮和某些简单的氨基态氮,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同化,成为生物有机体组成部分。

  • 第7题:

    废水中存在着有机氮、氨氮、硝态氮等形式的氮,而其中以氨氮和硝态氮为主要形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污水中的氮可分为()

    • A、有机氮
    • B、无机氮

    正确答案:A,B

  • 第9题:

    单选题
    池塘水中的三态氮主要指的是()。
    A

    铵态氮

    B

    硝酸态氮

    C

    亚硝酸态氮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天然水中无机态氮与养殖生物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天然水体中无机态氮与养殖生物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NH4+(NH3)、NO3-、NO2-是藻类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的形态,在适宜的浓度范围内,增加其含量,可提高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提高天然饵料基础,促进养殖生产;另一方面,当水体中无机氮含量过高时,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对养殖生物产生有害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大量排入的营养元素:天然水体中磷和氮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浮游生物数量的控制因素。()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氮、磷以及其他无机盐类。
    A

    生活污水

    B

    化肥

    C

    食品

    D

    农药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污水中的氮元素以主要以()形式存在。
    A

    有机氮和氨氮

    B

    有机氮和凯式氮

    C

    有机氮和无机氮

    D

    凯式氮和无机氮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含氮化合物经过水解、氨化合、硝化作用,使无机态氮转变为有机态氮,并可被植物吸收利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土壤中氮的存在形态主要是以()形态存在。

    • A、有机态
    • B、无机态
    • C、铵态
    • D、硝态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简述天然水中氮的存在形态。


    正确答案: (1)有机氮: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腐殖酸等物质中所含的氮。
    (2)无机氮
    ①溶解氮(N2):只有被水中的固氮菌和固氮蓝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NH4+(或NO3-)。
    ②有效氮:铵态氮(NH4+—N)浮游植物最先利用;其次是硝态氮(NO3-—N);最后才是亚硝态氮(NO2-—N),因此上述三种形式的氮通常称有效氮,或称为三态氮。在天然水域中,三态氮中以硝态氮为主,总铵态氮次之,亚硝态氮含量最低。亚硝态氮是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对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有较大的毒性。
    亚硝态氮(NO2-—N)
    a.毒性机理:NO2-—N的毒性主要是影响氧的运输、以及损坏器官组织。
    b.致死作用:NO2-—N对鱼类的致死作用因水的化学性质和鱼类品种不同而差异很大。
    硝态氮NO3-—N:对鱼类来说毒性最小,但高浓度的硝酸盐也影响水的pH,渗透作用和氧的运输。
    氨(铵)态氮(TNH4—N):在水中以铵态氮(NH4+)和氨(NH3•H2O)两种形式存在,总和称为总铵。
    离子铵(NH4+)---无毒分子氨(NH3)---毒

  • 第16题:

    土壤中无机态氮主要是()和(),有时也有亚硝态氮


    正确答案:铵态氮;硝态氮

  • 第17题:

    土壤中的无机氮主要是()

    • A、铵态氮
    • B、硝态氮
    • C、亚硝态氮
    • D、游离氮

    正确答案:A,B

  • 第18题:

    池塘水中的三态氮主要指的是()。

    • A、铵态氮
    • B、硝酸态氮
    • C、亚硝酸态氮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污水中的氮元素以主要以()形式存在。

    • A、有机氮和氨氮
    • B、有机氮和凯式氮
    • C、有机氮和无机氮
    • D、凯式氮和无机氮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多选题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可测定水中()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
    A

    亚硝酸盐氮

    B

    硝酸盐氮

    C

    无机铵盐氮

    D

    凯氏氮

    E

    溶解态氨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污水中的氮可分为()
    A

    有机氮

    B

    无机氮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无机态氮的生物固定:

    正确答案: 矿化作用生成的铵态氮、硝态氮和某些简单的氨基态氮,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同化,成为生物有机体组成部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天然水中K+含量一般小于Na+的原因。通常以什么方法求得K+与Na+在自然水域的含量?它们与鱼类养殖的关系如何?

    正确答案: 形成水中这种K+含量比Na+小的原因一方面是K+容易被土壤胶粒吸附,移动性不如Na+,另一个原因是K+被植物吸收利用。
    水中一价金属离子含量过多,对许多淡水动物有毒,K+的毒性强于Na+。水中含量过多的K+会进入动物体内,使动物神经活动失常,引起死亡。所以鱼类养殖时要特别注意水中K+和Na+的浓度。
    在陆地水质调查中,K+与Na+的含量一般不直接测定,因为测定比较麻烦或者需要比较贵重的设备。此时采用主要阴离子总量与Ca2+,Mg2+总量之差值计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