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及灌溉技术。”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稻控制灌溉这项新技术对水稻生育调整方面起了哪些作用?


    正确答案: (1)提高有效分蘖率,控制无效分蘖,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群体结构。
    (2)改变了稻作的根系形态,促进了根系的发展。
    (3)改变了水稻的茎杆的形态,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4)调整了稻的生长发育,收获期功能叶片增多。
    (5)调整了水稻的穗部形态,使籽粒充实、千粒重高。

  • 第2题:

    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稻瘟病的抗性不同,其中以()期、()期和()期较为感病。 


    正确答案:四叶期;分蘖期;抽穗期

  • 第3题:

    简述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


    正确答案: (1)返青期:水稻返青期间稻田保持一定水层,给秧苗创造一个温湿较为稳定的环境,促进早发新根,加速返青,早栽的秧苗,因气温较低,白天灌浅水,夜间灌深水,寒潮来时适当深灌防寒护苗。返青期遇阴雨应浅水或湿润灌溉。(2)分蘖期:适宜水稻分蘖的田间水分状况是土壤含水高度饱和到有浅水之间,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随着水层加深分蘖会受到抑制。生产上多采用排水晒田的方法来抑制无效分蘖。
    (3)幼穗发育期:稻穗发育过程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临界期。加之晒田复水后稻田渗漏量有所增大,此期一般宜采用水层灌溉,淹水深度不宜超过10C、m,维持深水层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4)出穗开花期:出穗开花期对稻田缺水的敏感程度仅次于孕穗期。一般要求水层灌溉。在中稻出穗开花期常遇高温危害的地区,稻田保持水层,可明显减轻高温的影响。
    (5)灌浆结实期后期断水过早,会影响稻株的吸收和运输,秕粒增加。此期最适的水分是间隙灌水,使稻田处于渍水与落水相交替的状态。

  • 第4题:

    蔬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种子发芽期,要求充足的水分,以供吸水膨胀。播种后尤其是播种浅的蔬菜,容易缺水,播后保墒是关键。
    幼苗期叶面积小、蒸腾量小,需水量不大,但由于根初生、分布浅、吸收力弱,因而要求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
    营养生长盛期要进行营养器官的形成和养分的大量积累,细胞、组织迅速增大,养分的制造、运转、积累、贮藏等,都需要大量的水分。栽培上这一时期满足水分供应,但也要防止水分过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
    生殖生长期对水分要求较严。开花期缺水影响花器生长,水分过多时引起茎叶徒长,所以此期不管是缺水还是水分过多,均易导致落花落蕾。进入结果期,特别是结果盛期,果实膨大需较多的水分,应充足供应。

  • 第5题:

    简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


    正确答案: 返青期:秧苗移栽后~萌发新根恢复生长,约5~7天;长穗期:幼穗分化开始~抽穗为止,一般需要30天左右,生产上常称为拔节长穗期。结实期:从出穗开花开始~谷粒成熟为止,又可分为开花期、乳熟期、腊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一般为25~50天。

  • 第6题:

    水稻“薄、浅、湿、晒”灌溉的田间水分控制标准如何?


    正确答案:根据水稻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和要求,进行薄浅湿晒科学灌溉,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薄、浅、湿、晒”模式中,分蘖后期晒田是一项有利于高产、节水的重要措施。

  • 第7题:

    对于水稻来说,良好的灌溉技术应满足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1)能把灌溉水有效地布满田间,按水稻需水特性达到水分均匀。
    (2)不发生灌溉水的田间流失,尽量减少和防止产生深层渗漏量。
    (3)促使水、肥、气、热诸因素协调,以改善水稻的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4)节省水量,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
    (5)田间工程要渠、路、林、田综合规划,灌排配套,以使机耕和灌溉管理方便。

  • 第8题:

    简述烤烟大田期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


    正确答案: 1)还苗期此期烟株营养体小,烟草叶面蒸腾量少,烟田耗水以地表蒸发为主,耗水量不大。保持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80%,有利于烟苗还苗成活。穴灌或滴灌,防治大水漫灌,造成地温下降、土壤板结。
    2)伸根期根系迅速生长的同时,茎叶也逐渐增长,蒸腾作用逐渐增强,地表蒸发逐渐减弱,耗水形式逐渐由以地表蒸发为主转向以叶面蒸腾为主;耗水量逐渐增大。为促进根系生长,要适当控制水分,保持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促使烟株根系向纵深处发展。采取穴灌、滴灌或分根交替灌溉。
    3)旺长期旺长期是烟草生长最旺盛和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也是烟株需水需水临界期。为确保茎叶迅速生长,该期要有充足的水分,保持田间最大的持水量的80%左右,满足烟草旺盛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可采取沟灌、喷灌。
    4)成熟期――现蕾打顶之后,烟株叶片自下而上陆续成熟,随着采收次数的增加,田间总叶面积逐渐减少,蒸腾强度相应下降,烟田耗水形式由旺长期的以叶面蒸腾为主逐渐转向以地表蒸发为主,耗水量减少。也应适当控制水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促使烟叶成熟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防止水分过多而造成“返青”或“底烘”。可采取沟灌、喷灌等措施。

  • 第9题:

    同一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对稻瘟菌的抗性有差异,以()、()和()期易感病。


    正确答案:四叶期;分蘖盛期;抽穗初期

  • 第10题:

    填空题
    水稻不同生育期对稻瘟病的抗性不同,其中以()期、()期和()期较为感病。

    正确答案: 四叶期,分蘖期,抽穗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水稻控制灌溉这项新技术对水稻生育调整方面起了哪些作用?

    正确答案: (1)提高有效分蘖率,控制无效分蘖,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群体结构。
    (2)改变了稻作的根系形态,促进了根系的发展。
    (3)改变了水稻的茎杆的形态,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
    (4)调整了稻的生长发育,收获期功能叶片增多。
    (5)调整了水稻的穗部形态,使籽粒充实、千粒重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烤烟大田期需水规律及灌溉技术。

    正确答案: 1)还苗期此期烟株营养体小,烟草叶面蒸腾量少,烟田耗水以地表蒸发为主,耗水量不大。保持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80%,有利于烟苗还苗成活。穴灌或滴灌,防治大水漫灌,造成地温下降、土壤板结。
    2)伸根期根系迅速生长的同时,茎叶也逐渐增长,蒸腾作用逐渐增强,地表蒸发逐渐减弱,耗水形式逐渐由以地表蒸发为主转向以叶面蒸腾为主;耗水量逐渐增大。为促进根系生长,要适当控制水分,保持最大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促使烟株根系向纵深处发展。采取穴灌、滴灌或分根交替灌溉。
    3)旺长期旺长期是烟草生长最旺盛和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也是烟株需水需水临界期。为确保茎叶迅速生长,该期要有充足的水分,保持田间最大的持水量的80%左右,满足烟草旺盛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可采取沟灌、喷灌。
    4)成熟期――现蕾打顶之后,烟株叶片自下而上陆续成熟,随着采收次数的增加,田间总叶面积逐渐减少,蒸腾强度相应下降,烟田耗水形式由旺长期的以叶面蒸腾为主逐渐转向以地表蒸发为主,耗水量减少。也应适当控制水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促使烟叶成熟和优良品质的形成,防止水分过多而造成“返青”或“底烘”。可采取沟灌、喷灌等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水稻抽穗开花期的水分管理要求()

    • A、湿润灌溉
    • B、间歇灌溉
    • C、水层灌溉
    • D、放跑马水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水稻品种生育期长短的不同,主要是()的差异。


    正确答案:营养生长期

  • 第15题: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差异很大,孕穗和抽穗期是生理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此期需保持()厘米水层。

    • A、1-3
    • B、3-5
    • C、5-7
    • D、7-9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同一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对稻瘟菌的抗性有差异,以()、抽穗初期及苗期易感病。


    正确答案:分蘖盛期

  • 第17题:

    水稻薄露灌溉在不同生育时期如何实施灌溉措施?


    正确答案: 根据水稻的生育期,露田程度略有差异,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前期
    从移栽后经返青期和分蘖期至拔节期,主要是营养生长阶段,拔节期转入生殖生长。这阶段首先明确第一次露田的日期与程度,再进行第二次落干露田,拔节期仍每次露田到开始微裂时灌薄水。
    2)中期
    中期落干程度比前期要略轻,每次露田到田间全无积水,土壤种略有脱水,尽量不要使表土开裂就复灌薄水。此时如遇雨,要打开田缺,自然排水,田间不能产生积水。如果遇纹枯病暴发时,除及时用药物防治外,可加重露田,降低田间相对湿度,有利于压制纹枯病等危害。
    3)后期
    乳熟期每次灌薄水后,落干露田到田面表土开裂2mm左右,直到稻穗顶端谷粒变成淡黄色,即进入黄熟期,落干露田再加重,可到表土开裂5mm左右时再灌薄水。
    4)收割前提前断水
    如果气温高,天气干燥,早稻宜提前5d断水,晚稻宜提前10d断水。如气温不高,经常阴雨,早稻提前7d,晚稻提前5d断水。

  • 第18题:

    水稻的灌溉制度制定一般是计算泡田期+插秧后的生育期灌溉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农作物在其各个生育阶段中对水分的要求是不同的,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由于水分的缺乏或过多,对作物()影响最大的时期叫做作物的水分临界期。

    • A、、光合作用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简述园艺植物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的变化


    正确答案:同种园艺植物不同生育期对水分需要量也不同。种子萌发时,需要充足的水分,以利胚根伸出;幼苗期因根系弱小,在土壤中分布较浅,抗旱力较弱,须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水分过多,幼苗长势过旺,易形成徒长苗;旺盛生长期均需要充足的水分。此时,若水分不足,叶片及叶柄皱缩下垂,植株呈萎蔫现象。暂时萎蔫可通过栽培措施补救;相反,水分过多,由于根系生理代谢活动受阻,吸水能力降低,导致叶片发黄,植株徒长等类似干旱症状。开花结果期,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一方面满足开花与传粉所需空气湿度;另一方面充足的水分又有利于果实发育。

  • 第21题:

    问答题
    旱作物和水稻对农田水分的要求有哪些不同?

    正确答案: 旱作物对农田水分的要求:
    (1)地面一般不允许有积水
    (2)地下水一般不允许上升至根系层内
    (3)根系层允许最大含水率不超过田间持水率,最小含水率不小于凋萎系数
    (4)盐碱土地区,
    土壤水溶液浓度不能超过允许最高值水稻对农田水分的要求:
    (1)田面可以有适宜的淹灌水层
    (2)地下水位要维持适宜的深度3)要维持适宜的渗漏强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对于水稻来说,良好的灌溉技术应满足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1)能把灌溉水有效地布满田间,按水稻需水特性达到水分均匀。
    (2)不发生灌溉水的田间流失,尽量减少和防止产生深层渗漏量。
    (3)促使水、肥、气、热诸因素协调,以改善水稻的营养状况,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4)节省水量,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溉水生产效率。
    (5)田间工程要渠、路、林、田综合规划,灌排配套,以使机耕和灌溉管理方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水稻薄露灌溉在不同生育时期如何实施灌溉措施?

    正确答案: 根据水稻的生育期,露田程度略有差异,一般可分为3个时期:
    (1)前期
    从移栽后经返青期和分蘖期至拔节期,主要是营养生长阶段,拔节期转入生殖生长。这阶段首先明确第一次露田的日期与程度,再进行第二次落干露田,拔节期仍每次露田到开始微裂时灌薄水。
    (2)中期
    中期落干程度比前期要略轻,每次露田到田间全无积水,土壤种略有脱水,尽量不要使表土开裂就复灌薄水。此时如遇雨,要打开田缺,自然排水,田间不能产生积水。如果遇纹枯病暴发时,除及时用药物防治外,可加重露田,降低田间相对湿度,有利于压制纹枯病等危害。
    (3)后期
    乳熟期每次灌薄水后,落干露田到田面表土开裂2mm左右,直到稻穗顶端谷粒变成淡黄色,即进入黄熟期,落干露田再加重,可到表土开裂5mm左右时再灌薄水。
    (4)收割前提前断水
    如果气温高,天气干燥,早稻宜提前5d断水,晚稻宜提前10d断水。如气温不高,经常阴雨,早稻提前7d,晚稻提前5d断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