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经济学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出发,把萧条时期的劳动力失业和资本闲置归因于:()
第1题:
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衡量总供求是否平衡的标志主要是()。
第2题:
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由些可以推出()
第3题:
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能保持不变。
第4题:
与古典利率理论不同,凯恩斯从()出发讨论利率的决定因素。
第5题:
农业资本依靠市场转移的三个条件不包括()。
第6题: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包括()。
第7题:
价格机制没有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储蓄不足;
市场机制不完善;
储蓄过多。
第8题:
储蓄
投资
货币因素
实物因素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储蓄与投资一致
储蓄大于投资
储蓄小于投资
不确定
第11题:
必须有市场剩余
必须有完善的市场机制
农民必须是净储蓄者
必须有农业净储蓄或资本流出
第12题:
下面关于供给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论述错误的是()。
第13题:
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政府支出增加促使私人部门支出增加的前提条件是()
第14题: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强调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第15题:
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
第16题:
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政府支出增加以后私人部门愿意增加支出的原因是()
第17题:
搞赤字预算的条件是()
第18题:
经济萧条时期
失业和资源闲置严重时期
经济繁荣时期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期
第19题:
价格下降
储蓄减少
偏好提高
资源闲置
第20题:
①②
①③
②④
③④
第21题:
价格总水平
收入水平
利率水平
失业水平
外汇水平
第22题:
价格下降
储蓄减少
偏好提高
资源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