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有这样一段师生双边活动:老师问:“邱少云身上是怎么烧着的?”学生答:“敌人打的燃烧弹烧着。” 老师又问:“邱少云身后有什么?”学生答:“有一条水沟。” 老师再问:“邱少云跳進水沟里没有?”学生答:“没有。” 老师接着问:“邱少云最后怎样?”学生答:“牺牲了。”这位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否符合教学提问的原则?论述教学提问的原则及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符合。提问难度过低,难以启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不具备启发性。
第1题: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 )。
A.教师问学生答
B.学生问教师答
C.教师讲学生听
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第8题:
复习检查时,在教学时间充裕或新授教学内容很重要的条件下,老师应先提问()。
第9题:
谈话法的特点是()。
第10题:
教师问学生答
师生对话
学生问教师答
教师起控制作用
第11题:
教师问学生答
学生问教师答
教师讲学生听
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第12题:
启发性
系统性
巩固性
因材施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按照课堂教学提问的步骤把教学提问技能分解为五个方面的技能:设问技能、发问技能、待答技能、导答技能、结问技能。
第19题:
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火星上有人吗?火星上有动物吗”这位老师很不满意的说:“你懂什么,听老师的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学生听了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这位老师违背了()的教学原则。
第20题:
育才小学的李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一支毛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李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突出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为什么?
第21题:
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能力一般的学生,再提问能力较强的学生
能力较弱的学生,再提问能力一般的学生,最后提问能力较强的学生
能力较强的学生,再提问能力一般的学生,最后提问能力较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