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第1题:
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与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
A.基本一致
B.相互矛盾
C.毫不相关
D.相互冲突
第2题:
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或者如何认识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第3题:
为什么说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你是如何认识的。
第4题:
孙中山认识论的核心和精华是“()”。
第5题:
评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怎样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
第6题:
如何认识仓颉造字说?
第7题:
如何认识企业的本质?为什么说资本所有者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第8题:
知行相资以为用
知难行易
知易行难
知行合一
第9题:
基本一致
相互矛盾
毫不相关
相互冲突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知行相互促进
知先行后
知行不可分割
知难行易
第13题:
应该如何认识柏拉图的灵感说?
柏拉图的灵感说,主要包含着四个部分,即源泉——美本身及其体现者的神;途径——神灵凭附和灵魂回忆;表现——迷狂;结果——诗神的作品。 他把灵感的源泉归于“神灵凭附”,把获得灵感的过程看成是灵魂比较完善的人在尘世的美引发下对最高的理式世界的直接回忆。他认为有两种艺术,一种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的文学艺术,一种是完善的灵魂对最高理式回忆所产生的文学艺术。后一种“代神说话”才涉及灵感。是理想国允许存在的。
柏拉图灵感说的价值:
1、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就是灵感的产物。使人们对文艺活动本质特征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他看出了理智和灵感的区别。认为单凭理智创作不出优美的艺术作品。
2、看出了文艺创作与技术制作的区别。指出艺术创作不只是凭技艺,而是凭灵感。
3、强调灵感是人的不朽灵魂“见到尘世的美”而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揭示了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美的触发,但又不停留在对现实美的摹写上,而是努力创造有普遍性的理想美的形象的过程。
他的文艺理论总的倾向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但在阐述理式论摹仿说,文艺社会功用说以及灵感说的过程中,又揭示了文艺的一些本质特征和规律,包含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萌芽。对中世纪神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理论和一些现代派理论影响很大。
略
第14题:
知难行易
第15题:
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与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
第16题:
1918年至1919年孙中山完成了《知难行易的学说》、《实业计划》两本书。
第17题:
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表明()
第18题:
孙中山认识论的核心和精华是“行先知后”。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第21题:
不知亦能行
知之惟艰
知之则更易行之
行后知先
知之亦难行之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