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物体的性质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所谓第一性的质就是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这是物体所固有的根本性质或“原始性质”、基本性质。所谓第二性的质则是物体中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组织和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这种性质依赖于第一性的质的变化,又叫做“附属性质”。
与物体的两种性质相对应,在我们心中也存在着两种性质的观念。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尽管也是由物体中的运动刺激感官而产生的,然而在物体中却不存在它们的“原型”,所以只是心灵对物体性质的主观反映。洛克关于物体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代表了当时机械论物质观的典型立场,即只承认物体的机械性质,如大小、形状、运动等等,力图用数学和力学的观点解释自然,将物体的本质仅仅理解为量的规定。
更多“简述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这一学说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 第2题:

    简述卢梭的平等、自由观念与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区别。


    正确答案: 平等:卢梭认为不平等经历了贫富分化、官职设置和合法权利变成专制权利三个阶段,贫富差距和精神上、政治上的不平等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他的不平等是建立在财产私有制的基础上的,他不主张消灭私有制,明确提出政府要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也要求限制过快地发展资本主义大工商业。洛克的平等是指每个人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这些基本权利。孟德斯鸠的平等主要是强调政治权利的平等。
    自由:洛克主要是阐述宗教信仰自由,他认为自由是自然权利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他主张人身自由、言论自由、财产自由和信仰自由,还强调了贸易自由。而卢梭认为个人服从于“公意”,是获得自由的途径,公意就是每个人的共同利益,他所说的自由兼顾了社会合作和个人自由。

  • 第3题:

    洛克认为人的观念有两种经验来源,一个是(),一个()。


    正确答案:感觉;反省

  • 第4题:

    关于价格决定于流通手段的学说,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 A、洛克
    • B、休谟
    • C、李嘉图
    • D、费雪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简述洛克关于权力的分类。


    正确答案:(1)立法权。
    (2)行政权。
    (3)联盟权。

  • 第6题:

    简述洛克关于绅士教育的基本主张。


    正确答案: 洛克认为英国教育的重点直当放在绅士教育上。
    (1)在洛克看来,一个社会只有对绅士进行教育,以绅士为榜样,社会才能进步与此相适应,洛克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绅士。通过教育使绅士具有四种品质,即“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2)洛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对自己子弟的要求,即有为统治阶级所接受的道德观念与品质,有开拓资本主义事业的广泛知识和能力,有在各种场合与人进行交往的礼仪和规范。
    (3)洛克认为,理想的教育应是家庭教育。他主张由父母聘请优秀的家庭教师来培养绅士,而反对他们到学校去接受教育。他主张绅士教育应当在家庭中进行,认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其子弟举止文雅、思维敏捷,学习容易和迅速。
    总之,在洛克看来,绅士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在学校教育中是不能获得的。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正确答案:
    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都推崇天赋观念,将天赋观念作为人类知识的基础,洛克则明确地否定天赋观念的存在。他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主要包括如下三点:
    (1)“天赋观念”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
    洛克说:“人们单凭运用自己的自然能力,不必借助任何天赋的印象,就能够获得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他们不必有这样一种原初的概念和原则,就可以得到可靠的知识。”针对天赋观念是上帝印在人的心灵上的印迹的说法,洛克说,上帝既赋予人类以获得知识的能力,也无必要再赋予人以天赋观念。人只要运用上帝赋予的能力,就可以自然地获得相应的知识。这就是说,在自然能力之外再假设天赋观念并无必要。
    (2)全人类“普遍同意”的观念根本不存在
    一般人认为有某些思辨的和实践的原则是人类普遍同意的,这些原则一定是一些恒定的印象,是人的灵魂在最初存在时就获得的,如果它们不是天赋的,则很难解释它们的起源。洛克说:“‘普遍的同意’这个论据不幸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即便可以证明一些原则是人类普遍同意的,也不能证明它们是天赋的观念,可能还有达到这种普遍同意的其他途径。”洛克进而提出,根本就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生俱来的观念。被天赋观念论者当作人类普遍同意的矛盾律、同一律就不为白痴与婴儿所知,“上帝”观念也不是全人类普遍同意的,无神论者就不认可,不同的宗教信徒对“神”的观念不同,根本没有什么“普遍同意”可言。
    (3)潜在的天赋观念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
    天赋观念论者说,天赋观念是只要一提起它,大家都会同意的潜在的观念,不必是人类实际具有的共同观念。洛克反驳说,“天赋观念”指天生印在心灵中的“概念、思想、记号”。从词义上分析,“观念”是已被或正被理解的东西,“潜在”是未被理解的东西,“潜在观念”的说法等同于理解中的观念不被理解,既被理解而又不在理解中的观念,这是自相矛盾的。
    总之,天赋观念论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它容易被独裁者和当权者所利用,他们住往把自己的教条说成“天赋原则”,并借以打击不同意见,解除人们的思想能力,使人们盲目地信仰和追随独断的教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正确答案: 贝克莱把洛克关于物体的两种性质转换为主体的两种感觉即触觉与视觉,认为触觉的对象—广延、形相等—是客观存在的,而视觉的对象—光和色—则是主观的观念。他强调,“所触的广袤与形相”与“所见的广袤与形相”是完全不相同的东西,虽然它们常常被心理的联想习惯联系在一起。但贝克莱把事物的可感性质等同于感觉或观念,从而背离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中提出了否定洛克所说的物质实体,认为洛克的物质实体是不可知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洛克的二权分立学说。

    正确答案: 洛克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后两权属于行政权。其中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国王。立法权是最高权力。这是一种阶级性质的分权,是确保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前提下的一种权力分配。不但国家权力彼此间需要制约,而且国家各部分权力无一例外都要受人民制约。这是洛克分权学说中的民主性精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洛克关于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

    正确答案: 物体的性质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所谓第一性的质就是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和静止。这是物体所固有的根本性质或“原始性质”、基本性质。所谓第二性的质则是物体中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组织和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这种性质依赖于第一性的质的变化,又叫做“附属性质”。
    与物体的两种性质相对应,在我们心中也存在着两种性质的观念。第二性的质的观念尽管也是由物体中的运动刺激感官而产生的,然而在物体中却不存在它们的“原型”,所以只是心灵对物体性质的主观反映。洛克关于物体两种性质的观念的学说代表了当时机械论物质观的典型立场,即只承认物体的机械性质,如大小、形状、运动等等,力图用数学和力学的观点解释自然,将物体的本质仅仅理解为量的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鸟类两种飞行起源学说。

    正确答案: 树栖起源:起源于能在树上攀爬跳跃和滑翔的爬行动物,以后鳞片不断加长演变成羽,前肢变为翼,获得飞翔能力。
    疾走奔跑起源:认为鸟的祖先具有长尾、双足行走、能快速奔跑的动物前肢因辅助奔跑而逐渐演变成翼,其上鳞片加大成羽,由此获得飞翔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要评述洛克两种性质学说的认识论意义。

    正确答案: 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以认识论为主题,他明确宣布,他的哲学目的就是研究人类理智,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以及信仰、意见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他系统地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详尽地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提出的知识和观念起源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唯物经验主义原则贯彻到底。他的认识论也就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又是贝克莱和休谟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理论渊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洛克关于德育的具体实施意见。


    正确答案: (1)反对溺爱、放纵子女;
    (2)慎用体罚、训斥;
    (3)正确运用奖励;
    (4)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

  • 第14题:

    贝克莱是如何利用洛克的实体学说和两种性质学说而得出了否定物质实体的结论?


    正确答案: 贝克莱把洛克关于物体的两种性质转换为主体的两种感觉即触觉与视觉,认为触觉的对象—广延、形相等—是客观存在的,而视觉的对象—光和色—则是主观的观念。他强调,“所触的广袤与形相”与“所见的广袤与形相”是完全不相同的东西,虽然它们常常被心理的联想习惯联系在一起。但贝克莱把事物的可感性质等同于感觉或观念,从而背离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而走向主观唯心主义。他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思想中提出了否定洛克所说的物质实体,认为洛克的物质实体是不可知的。

  • 第15题:

    洛克认为知识是关于()之间关系的一种把握

    • A、事物
    • B、思想
    • C、观念
    • D、经验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根据洛克的分权学说,政府权力依其性质,可以分为()

    • A、立法权
    • B、监察权
    • C、执行权
    • D、对外权
    • E、司法权

    正确答案:A,C,D

  • 第17题:

    关于农业的起源有人()()两种主要学说。


    正确答案:口压力说;宴享说

  • 第18题:

    简要评述洛克两种性质学说的认识论意义。


    正确答案: 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以认识论为主题,他明确宣布,他的哲学目的就是研究人类理智,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以及信仰、意见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他系统地考察了人的认识能力,详尽地论证了培根和霍布斯提出的知识和观念起源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但他并没有把自己的唯物经验主义原则贯彻到底。他的认识论也就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又是贝克莱和休谟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理论渊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卢梭的平等、自由观念与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区别。

    正确答案: 平等:卢梭认为不平等经历了贫富分化、官职设置和合法权利变成专制权利三个阶段,贫富差距和精神上、政治上的不平等是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他的不平等是建立在财产私有制的基础上的,他不主张消灭私有制,明确提出政府要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也要求限制过快地发展资本主义大工商业。洛克的平等是指每个人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这些基本权利。孟德斯鸠的平等主要是强调政治权利的平等。
    自由:洛克主要是阐述宗教信仰自由,他认为自由是自然权利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孟德斯鸠认为自由就是做一切法律许可的事,他主张人身自由、言论自由、财产自由和信仰自由,还强调了贸易自由。而卢梭认为个人服从于“公意”,是获得自由的途径,公意就是每个人的共同利益,他所说的自由兼顾了社会合作和个人自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

    正确答案: 第一,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平等、良好的文明状态。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是人拥有的自然权利。第二,财产权是最基本的自然权利。生命权不过是保障个人财产不受侵犯,自由权不过是每个人都有任意处置自己全部财产的权利。第三,因为人们的“劳动”,使人类共有物拨归个人使用,从而使个人对他的“产品”享有了自然权利,因此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洛克关于德育的具体实施意见。

    正确答案: (1)反对溺爱、放纵子女;
    (2)慎用体罚、训斥;
    (3)正确运用奖励;
    (4)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洛克认为人的观念有两种经验来源,一个是(),一个()。

    正确答案: 感觉,反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洛克的分权学说,政府权力依其性质,可以分为()
    A

    立法权

    B

    监察权

    C

    执行权

    D

    对外权

    E

    司法权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