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题目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相似考题
更多“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相关问题
  • 第1题:

    现代农业中投入和使用大量现代要素的根本目的不包括(  )。
    A.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B.提高资源利用率
    C.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
    D.提高经济收益


    答案:D
    解析:
    现代农业可以简要表述为,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来装备,以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集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为一体,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协调、高效、安全的农业生态系统。现代农业中大量现代要素的投入和使用只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2题:

    农业生产的磷的输入输出平衡是怎样的?如何提高农业的磷利用率并减少磷流失?


    正确答案: (1)磷肥的输入。磷肥的生产、消费与磷矿的开采基本上是同步的。磷肥的生产量虽然只占土壤圈储磷量的65%,但由于磷肥主要施在表层,因此对表层土壤磷有重要贡献。
    (2)土壤磷素寝室损失及淋失。土壤侵蚀是引起磷素损失的一个重要途径。土壤磷的淋失量相对较少。
    (3)植物和动物吸收。植物吸收是土壤磷输出的主要途径。动物吸收的磷主要由植物中的磷沿食物链逐级传递与吸收。
    (4)生物归还。据有关学者的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每年归还给土壤的磷素为11.0×107t。
    提高农业的磷利用率并减少磷流失的措施主要包括有:
    (1)推广应用新型高效的磷肥肥料。
    (2)采用磷肥高效施用的技术与方法。包括因土施用;氮磷钾配合使用;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因作物施用;适期施用;粉碎施用;集中施用;分层施用;根外喷施;配施微肥;不与碱性肥料混施。
    (3)选育与推广应用磷高效利用的作物品种。
    (4)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磷素循环。

  • 第3题: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正确答案:D

  • 第4题: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 A、有机农业
    • B、生态农业
    • C、复合农业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的政策不包括()

    • A、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
    • B、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 C、调整农产品结构
    • D、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副产品出口国。

    • A、美国
    • B、法国
    • C、中国
    • D、沙特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 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 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 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 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当一国经济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时()。

    • A、建造新的工厂
    • B、解雇工人,并减少生产
    • C、雇佣更多的工人,并增加生产
    • D、需要更多的政府购买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A

    有机农业

    B

    生态农业

    C

    复合农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我国以小农户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面临的挑战不包括(  )。
    A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B

    农业市场竞争的加剧

    C

    人们对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

    D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增强


    正确答案: B
    解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方面,人们对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对我国以小农户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出了挑战。

  • 第11题:

    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农业调整法》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期建立的农业调整署给农场主发放补贴,禁止他们过度种植谷物、棉花、烟草、糖及过度饲养牲畜。上述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

    缓解农产品的相对过剩

    B

    限制农场主利益,消除贫富分化

    C

    提高产品价格,谋求暴利

    D

    强制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

    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

    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

    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哪种电价属农业生产电价()。

    A农业排涝

    B积肥、育秧

    C牲畜饲料加工

    D农副产品加工


    B,C,D

  • 第14题:

    磷有资源危机吗?如何提高农业的磷利用率并减少磷的排放。


    正确答案: 有,土壤总磷尽管很高,但对植物有效的磷浓度极低,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很低,当即利用率一般为20%,因此,提高磷的利用率很重要。
    1.因土施用;
    2.氮磷钾配合使用;
    3.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4.因作物施用;
    5.适期施用;
    6.粉碎施用;
    7.集中施用;
    8.分层施用;
    9.根外喷施;
    10.配施微肥;
    11.不与碱性肥料混施;
    12.选用与推广应用磷高效利用的作物品种;
    13.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内磷素循环。

  • 第15题:

    《山东省农业机械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目的:建立健全我*省突发农业机械事故的(),规范农机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科学指导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 A、工作机制
    • B、运行机制
    • C、应急体系
    • D、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这一举措()。

    • A、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
    • B、否定了《农业调整法》
    • C、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D、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美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提高()为目的,切入点是(),适用的基本国情是()自然资源优越;日本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为目的,切入点是技术创新和大量的资本投入小规模经营,适用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极度匮乏。


    正确答案: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大规模的现代农场;人少地多

  • 第18题:

    罗斯福新政时期颁布的《农业调整法》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期建立的农业调整署给农场主发放补贴,禁止他们过度种植谷物、棉花、烟草、糖及过度饲养牲畜。上述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 A、缓解农产品的相对过剩
    • B、限制农场主利益,消除贫富分化
    • C、提高产品价格,谋求暴利
    • D、强制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国家发改委提出四项措施,其中包括()主要农产品价格,()农业补贴力度,()新的收入增长点,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等。

    • A、提高;加大;培育
    • B、提升;加强;培育
    • C、提升;加大;增加
    • D、提高;加强;增加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作为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此可采取的防控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是()

    • A、财政支出补贴农业→提高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下降
    • B、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供应量增加→农产品单位价值量下降
    • C、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流动量减少→货币升值购买力增强
    • D、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总水平下降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多选题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创新道路主要有()。
    A

    为节约劳动力而沿着机械技术方向进行的技术创新

    B

    大量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C

    为节约土地而沿着生物技术方向进行的技术创新

    D

    大量开垦荒地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AC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山东省农业机械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目的:建立健全我*省突发农业机械事故的(),规范农机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科学指导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A

    工作机制

    B

    运行机制

    C

    应急体系

    D

    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农业生产的磷的输入输出平衡是怎样的?如何提高农业的磷利用率并减少磷流失?

    正确答案: (1)磷肥的输入。磷肥的生产、消费与磷矿的开采基本上是同步的。磷肥的生产量虽然只占土壤圈储磷量的65%,但由于磷肥主要施在表层,因此对表层土壤磷有重要贡献。
    (2)土壤磷素寝室损失及淋失。土壤侵蚀是引起磷素损失的一个重要途径。土壤磷的淋失量相对较少。
    (3)植物和动物吸收。植物吸收是土壤磷输出的主要途径。动物吸收的磷主要由植物中的磷沿食物链逐级传递与吸收。
    (4)生物归还。据有关学者的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每年归还给土壤的磷素为11.0×107t。
    提高农业的磷利用率并减少磷流失的措施主要包括有:
    (1)推广应用新型高效的磷肥肥料。
    (2)采用磷肥高效施用的技术与方法。包括因土施用;氮磷钾配合使用;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因作物施用;适期施用;粉碎施用;集中施用;分层施用;根外喷施;配施微肥;不与碱性肥料混施。
    (3)选育与推广应用磷高效利用的作物品种。
    (4)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磷素循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