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幼儿都在用积木搭建大桥,各玩各的,其中一个搭好后就离开了,另一个还在继续搭建。这种行为属于()
第1题:
一个单位发生事故时,电网内另两个单位由于单位的过失又造成事故扩大。()
第2题:
把一个杯子里面的水倒入形状不同的两个杯子里,其中一个杯子比另外一个杯子高而窄,或矮而宽,幼儿就认为水变多了或少了。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第3题:
在幼儿园中,常见的幼儿搭积木、插积塑、堆雪人、沙筑城堡、拼图等,都属于结构游戏的范畴。
第4题:
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完游戏后,听到老师集合的口令,都随老师返回了班里,而小朋友天天看到幼儿园的大门是开着的,就趁老师没有注意,离开了幼儿园,自己回家了。这件事情幼儿园是没有责任的。
第5题:
下面哪几个事例是否都表明发生了学习:()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计划法
逆推法
尝试错误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把前三块积木和后四块积木放在一起,然后一个一个点数
看了一眼三块积木,说出“3”,暂停一下,接着数“4,5,6,7”
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暂停一下,说出7块
幼儿先看了3块积木,后看了4块积木,暂停一下,说出7块
第12题:
练习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
结构游戏
规则游戏
第13题:
展会的主办方一般会尽量把搭建展台的时间延长,主要是考虑搭好后的维护问题。
第14题:
结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有意图地搭建、塑造某种事物的游戏活动。
第15题:
两个幼儿都在用积木搭建大桥,各玩各的,其中一个搭好后就离开了,另一个还在继续搭建。这种行为属于()
第16题:
幼儿常常“认死理”,比如两个小朋友在抢一个玩具,成人拿出一个同样的玩具,让他们各玩一个,幼儿往往一时转不过来,谁都要原来的那一个,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第17题:
两个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第18题:
第19题:
社会性发展水平
运用材料的水平
概念发展水平
创造水平
第20题:
第21题:
拼图
游戏材料
积木
积塑
第22题:
第23题:
偶然的行为或无所事事
旁观
平行游戏
独自游戏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