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连绵发展,是中华文明独有的优长与特色。无论民族范畴的中华民族,还是作为文化综合体的中华文明,都呈现“多元一体格局”。对这一格局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③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④中华文化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与特征
第1题: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壮大发展的丰厚滋养。
第2题:
衡山的别称有()
第3题:
材料一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材料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即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共同熔铸了内容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根据第一问的回答,试分析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第4题:
中央电视台举办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宣传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汉字是()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能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情感 ③书写并传承了中华文明,见证了中华文化的远流长 ④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第5题:
我国的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着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根植于民族的生命力之中
第6题:
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历史悠久,多种文明交流融合,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民族文化() ①共同熔铸中华文化,特色消融 ②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个民族的特性 ③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④见证中华文化多样性,显示中华文化包容性
第7题: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第8题:
中国是一个多文化板块,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
第9题: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第10题:
精神基因
物质财富
民族精神
文化传承
第11题: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礼仪礼节
第12题:
第13题:
材料一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材料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即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共同熔铸了内容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第14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两大基石是()。
第15题:
世界人类文明发祥地,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这说明()
第16题:
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中华文明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
第17题:
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历史悠久,多种文明交流融合,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民族文化() ①共同熔铸中华文化,特色消融 ②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个民族的特性 ③中华文化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④见证中华文化多样性,显示中华文化包容性
第18题: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究其深层精神根源,就在于中华民族创新创造这一宝贵的精神传统和民族禀赋。
第19题: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灿烂古代文明()。
第20题:
与西方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发展大起大落较多。
第21题:
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是民族自信心的支柱
是民族自尊心的支柱
是民族发展的动力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地域文明建设
民俗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
农耕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