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郑道昭书法艺术的成就和意义怎样?”相关问题
  • 第1题:

    北魏时期光州刺史郑道昭在天柱山摩崖刻石,留下了著名的(),被誉为中华书法渊源之瑰宝,享誉海内外。


    正确答案:《郑文公碑》

  • 第2题:

    怎样理解书法艺术中的“个性”?对书如其人应怎样理解?


    正确答案: 艺术是一种个体的精神产品,是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和爱好等精神因素转化为物质形式的过程。这个形式是作者本人所独有的,是作者本人个性的体现。个性是一个人所特有,别人是不可重复的,“书如其人”也就是这个意思。正是“书如其人”,书法艺术才呈现出千姿百态争相竞艳的局面,从而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审美爱好。
    书法艺术的个性,也就是书写者的个人风格,其表现为书法的整体面貌,是作者思想、经历、文化修养、性格、气质以及师承家学等多方面的一个综合体。一个人的个性,在各方面都会自然地流露出来。选择碑帖的时候,选此或选彼,便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了个性。在临写过程中,也因个性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孙过庭《书谱》说:“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狠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这是很有道理的。试想一个轻浮的人,说话、举止、待人接物轻浮,对待书艺也必然轻浮,那能写出稳重沉着的书法呢!个人风格是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不断寻求能够充分表现自我个性的过程,就像写文章和讲话时苦思冥想选择能够贴切而充分地表达思想的语句一样。一旦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它,便意味着风格的形成和成熟。自我的个性表现得越充分,风格也就越鲜明,艺术的感染力也就越强。
    作为社会的一员,生活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地探索时代的脉搏而力求与之同步时,才真正称得起新风格。那种把个性理解为超越必备的基本功,或者可以不受任何规律制约的任意造作的“新”形式,如同造句可以不理解词意,或者随心所欲地制造新词一样,是不能为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取得共鸣的,自然更谈不上什么个性和风格了。
    以上所谈,人的个性决定着书法的个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书法的个性也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个性,也就是所说的“潜移默化”,所以用书法陶冶性情也是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这里又一次告诉我们,选择范本的重要性。

  • 第3题:

    郑道昭的传世书迹有哪些?


    正确答案:郑道昭的传世书迹主要集中在位于胶东半岛诸县山中的摩崖刻石上。其中鸿篇巨制有云峰山上的《论经书诗》、《观海童诗》、《郑文公下碑》、天柱山上的《郑文公上碑》、《东堪石室铭》、太基山的《仙坛诗》和玲珑山的方笔径尺大字《白驹谷题字》等;还有游记、题铭、告示。如《九仙题名》六种;《当门石坐》、《于此游止》、“云峰山之左右阙”两种;《飞仙室诗》、《云峰之山》、《仙坛铭岩》、《太基山题字》、《岁在壬辰建》等十二种,《上游天柱,下息云峰》、《此天柱之山》题字等三种,计三十七种。

  • 第4题:

    怎样看待汉碑和汉简的书法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汉代的书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简牍墨迹,它们都是在纸未发明以前或未大量使用以前的书籍文献。由于制作的材料不同,书写的内容不同,形制不同,书写者的身分不同,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汉碑是经人“书丹”上石,然后再由刻工再现书写的字迹。经过了近两千年,流传至今的汉碑文字早就不是书写时的原貌了,它既有刀斧刻凿的损益,又有因风雨侵蚀而剥落和人为的磨损,故看起来觉得纯朴苍劲,古意充溢,富有金石趣味;而汉简是当时人书写的墨迹,埋藏在地下多年,现在发掘出来,损蚀不大,完全存留了当时书写文字的原貌,笔情墨趣,分外生动。
    汉碑所书的文字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纪事立传,法律经典等官方文字,因而在书写时必须是庄重严肃,一丝不苟;而汉简所书的文字内容,或是抄书写文,或是书信记事,或是公文报告,因而不拘形迹,草率急就者居多。
    汉碑的书写者,一般是当时有名的善书官吏,所写的字必须是典雅的官方文体;而汉简的书写者,大都是民间的无名氏,所写的字也是民间流行的俗书体。汉碑的文字是书写在崖壁上或碑石上,书写的面积大,字体亦大,在章法布局上应规入矩,工整端庄,严谨慎重,大方统一;而汉简的文字是写在细长的竹木简上,所写的字亦小,在受简面狭小的限制下,章法布局仍能匠心独远,错落有致,随意挥洒,精妙多姿。
    汉碑的文字绝大多数是隶书,字形呈扁方形,篇章行距大都是横宽竖窄。其书虽受规矩所限,但由于书写者的气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先后不同,仍表现出精细、飘逸、厚朴、高古、奇纵等风格;而汉简的文字,篆、隶、真、行、草(章草)各体俱有,字形大小、长短、正斜、肥瘦不等。由于属于民间俗书体,顺应了文字由繁入简、避难就易的演变规律,它和汉碑相比,有更多各种不同的风貌和格调,可谓千姿百态、洋洋大观。
    通过汉碑和汉简的对比,使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它们各自的特点。总的而言,汉碑比汉简更具有浑厚、严谨、精练、雄放、峻落的艺术特色;汉简比汉碑更显露出有稚拙、率意、疏朗、自然、奔放的艺术美。汉碑到了后期,受了上层统治者规范化、标准化的影响,艺术性逐渐没落。但汉简却不同,因它是俗书体,书写者又是民间的无名氏,没有受到那么多的束缚,因而仍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使书法呈现出丰富多姿,风格各异,最终成为由篆隶向行楷转化的过渡书体——汉简。

  • 第5题:

    郑民8岁时父母双亡,被其伯父郑成厚夫妇收养。郑成厚夫妇原有一子一女,结婚 后均已分开另过。1989年,郑民的养母病逝。1993年,郑民结婚,不再与郑成厚共同生 活,并且双方协议解除了收养关系。不久,郑成厚病重,医疗费支出很多,而其亲生子女 因厂内效益不好,无力尽更多的赡养义务。郑成厚要求郑民给付一定的生活费,遭到拒 绝。郑成厚起诉至法院,郑民以其有生活来源为由提出抗辩。经法院审理查明,郑成厚每 月退休费100元,不够支付医药费;其亲生子女每月仅能支付50元赡养;而郑民月收入 近千元,经济状况较好。因此判决郑民每月给付郑成厚生活费100元。1995年,郑成厚病 逝,留有遗产平房三间。郑民以自己负担了郑成厚主要的生活费用,尽了赡养义务,应视 为收养关系已恢复为由,要求以养子身份继承郑成厚的遗产,被拒绝后诉至法院。人民法 院驳回其诉讼请求。法院判决郑民每月支付郑成厚的100元生活费是否有法律?


    正确答案:有法律依据。《收养法》第20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本案中,郑民由郑成厚抚养长大;而郑民以郑成厚有生活来源为由提出抗辩是不成立的。因为对“缺乏生活来源”不能绝对地理解为一点收入也没有,郑成厚本人的退休金不足以支付其医疗费用;而两个子女给付的赡养费也不足以维持其起码的生活;而同时,郑民有支付能力。根据上述规定,判决其承担部分赡养费,是有法律依据的。

  • 第6题:

    李昭道的作品有《()》,《()》为仇英临摹李昭道的作品。


    正确答案:明皇幸蜀图;海天落照图

  • 第7题:

    多选题
    北魏郑道昭留下的魏碑刻石分别在山东省的(  )。
    A

    长清五峰山

    B

    平度天柱山

    C

    莱州云峰山

    D

    青州玲珑山


    正确答案: D,B
    解析:
    郑道昭是北魏最著名的书法家,其书写的魏碑体,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隶书到楷书的转变,其担任青州刺史期间在平度天柱山、莱州云峰山、青州玲珑山均留下魏碑刻石。

  • 第8题:

    问答题
    怎样看待汉碑和汉简的书法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汉代的书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简牍墨迹,它们都是在纸未发明以前或未大量使用以前的书籍文献。由于制作的材料不同,书写的内容不同,形制不同,书写者的身分不同,因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汉碑是经人“书丹”上石,然后再由刻工再现书写的字迹。经过了近两千年,流传至今的汉碑文字早就不是书写时的原貌了,它既有刀斧刻凿的损益,又有因风雨侵蚀而剥落和人为的磨损,故看起来觉得纯朴苍劲,古意充溢,富有金石趣味;而汉简是当时人书写的墨迹,埋藏在地下多年,现在发掘出来,损蚀不大,完全存留了当时书写文字的原貌,笔情墨趣,分外生动。
    汉碑所书的文字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纪事立传,法律经典等官方文字,因而在书写时必须是庄重严肃,一丝不苟;而汉简所书的文字内容,或是抄书写文,或是书信记事,或是公文报告,因而不拘形迹,草率急就者居多。
    汉碑的书写者,一般是当时有名的善书官吏,所写的字必须是典雅的官方文体;而汉简的书写者,大都是民间的无名氏,所写的字也是民间流行的俗书体。汉碑的文字是书写在崖壁上或碑石上,书写的面积大,字体亦大,在章法布局上应规入矩,工整端庄,严谨慎重,大方统一;而汉简的文字是写在细长的竹木简上,所写的字亦小,在受简面狭小的限制下,章法布局仍能匠心独远,错落有致,随意挥洒,精妙多姿。
    汉碑的文字绝大多数是隶书,字形呈扁方形,篇章行距大都是横宽竖窄。其书虽受规矩所限,但由于书写者的气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先后不同,仍表现出精细、飘逸、厚朴、高古、奇纵等风格;而汉简的文字,篆、隶、真、行、草(章草)各体俱有,字形大小、长短、正斜、肥瘦不等。由于属于民间俗书体,顺应了文字由繁入简、避难就易的演变规律,它和汉碑相比,有更多各种不同的风貌和格调,可谓千姿百态、洋洋大观。
    通过汉碑和汉简的对比,使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它们各自的特点。总的而言,汉碑比汉简更具有浑厚、严谨、精练、雄放、峻落的艺术特色;汉简比汉碑更显露出有稚拙、率意、疏朗、自然、奔放的艺术美。汉碑到了后期,受了上层统治者规范化、标准化的影响,艺术性逐渐没落。但汉简却不同,因它是俗书体,书写者又是民间的无名氏,没有受到那么多的束缚,因而仍表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使书法呈现出丰富多姿,风格各异,最终成为由篆隶向行楷转化的过渡书体——汉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郑道昭书法艺术的成就和意义怎样?

    正确答案: 正如王羲之的“书圣”之名主要是因其“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一样,郑道昭的书法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山东掖县云峰山、太基山的三十多种魏碑摩崖刻石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文字书法由隶书向楷书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真、行、草各体具备且渐趋成熟完美,书体风貌变化丰富,由隶书向楷书变化的轨迹明显。郑道昭以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从中原文化和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中,从道家思想、儒家学说和佛教经义的相继出现并互为消长的过程中汲取精华,博采百家而熔于一炉,形成其独特的心随境变、字书心声、随和自如、面貌风格万千的书法艺术体系。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其书为:“高气秀韵,馨芬溢目”、“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搓,令人想象无尽”。从书法点画形态及组合技法上,方、圆、肥、瘦、长短、大小、宽博、紧凑等,无不具备;从风格面貌上拙厚、劲秀、庄穆、飘逸、雄浑、儒雅等,各呈灿烂。从书体递变轨迹上,有的如刚从隶字脱胎而出的“二爨碑”和《嵩高灵庙碑》,有的似魏碑发展中期的《龙门造像记》和部分北魏墓志,有的可和楷书技法风貌已臻化境的后期名碑如《张猛龙》、《石门铭》、《瘗鹤铭》等相佶伉。不饰夸张地说,看完郑道昭的石刻书法,几乎等于看完一幅完整的由隶书到真书演变的渊流图。尽管目前有部分人对郑道昭书法的全部面貌尚不了解,有人对云峰诸山刻石的书法成就及作者本人尚肯定不够,但随着传播媒介的畅通,北朝书圣郑道昭的名字将越来越为书法界、文化界所熟悉、所敬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矗立在天柱山之阳的郑文公碑,全称为“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碑文中的郑文公指的是(  )。
    A

    郑道昭

    B

    郑和

    C

    郑羲

    D

    郑成功


    正确答案: D,B
    解析:
    《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又称《郑羲碑》,刻于北魏永平四年。A项,郑道昭,北朝魏诗人、书法家,自称“中岳先生”,荥阳开封(今属河南)人,北魏大臣郑羲幼子;B项,郑和,明朝伟大的航海家;D项,郑成功,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 第11题:

    单选题
    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
    A

    孙过庭

    B

    锺繇

    C

    郑道昭

    D

    褚遂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李昭道的作品有《()》,《()》为仇英临摹李昭道的作品。

    正确答案: 明皇幸蜀图,海天落照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郑道昭在天柱山上主持的魏书石刻,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到楷书的转变,故此碑受到古今书法家所推重。


    正确答案:隶书

  • 第14题:

    郑文焯的书法艺术如何?


    正确答案: 郑文焯(公元一八五六——一九一八年)。山东高密人。字叔问,又字俊臣,号小坡,别号瘦碧,晚年自称大鹤山人。其族为书香世家。本人又聪颖卓立,通医道,晓音律,尤精文字学,并酷爱金石书画成癖。他收藏了大量金石碑版和名家字画。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大鹤山人词章、画笔、医学绝艺冠时,惟寡知其书法,今观其自钞诗稿,遒逸深古,妙美冲和,奄有北碑之长,取其高浑而去其犷野,盖自《张猛龙碑阴》入,而兼取《李仲璇》、《敬使君》、《贾思伯》、《龙藏寺》,以及《瘗鹤铭》,凡圆笔者,皆采撷其精华。故得碑意之厚,而无凝滞之迹。”他还认为:郑文焯写北碑是以汉隶和魏碑为体势,以帖学、墨迹求气韵,这种南北融合的写法是近来少有能达到的。并赞赏他的书法是“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马宗霍《霎岳楼笔谈》也评论说:“大鹤山人书,结体纯取南帖,而波磔骏发,复兼有北碑之妙,翩翩奕奕,气味直列六朝。简札诗稿,脱手弹丸,对之殊有俊风。余尝藏山人金石拓片题跋墨迹,笔法细如游丝。清丽芊眠,尤为绝品。”
    郑在书法理论上亦有丰著传世,如《汉魏六朝书体考》、《书隶辩》、《大鹤山房谈碑记》、《寰宇访碑录续补遗》等,都是颇有见地的研究书法的论著。

  • 第15题:

    北魏郑道昭的《郑文公碑》(也称“魏碑”、“上碑”),向来被认为是魏碑中的圣品,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之瑰宝”,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

    • A、孙过庭
    • B、锺繇
    • C、郑道昭
    • D、褚遂良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北魏光州次使郑道昭所书写的碑刻有()

    • A、铁山岗山摩崖石刻
    • B、天柱山摩崖石刻
    • C、云峰山摩崖石刻
    • D、武氏墓群石刻
    • E、泰山石刻

    正确答案:B,C

  • 第18题:

    问答题
    郑文焯的书法艺术如何?

    正确答案: 郑文焯(公元一八五六——一九一八年)。山东高密人。字叔问,又字俊臣,号小坡,别号瘦碧,晚年自称大鹤山人。其族为书香世家。本人又聪颖卓立,通医道,晓音律,尤精文字学,并酷爱金石书画成癖。他收藏了大量金石碑版和名家字画。康有为曾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大鹤山人词章、画笔、医学绝艺冠时,惟寡知其书法,今观其自钞诗稿,遒逸深古,妙美冲和,奄有北碑之长,取其高浑而去其犷野,盖自《张猛龙碑阴》入,而兼取《李仲璇》、《敬使君》、《贾思伯》、《龙藏寺》,以及《瘗鹤铭》,凡圆笔者,皆采撷其精华。故得碑意之厚,而无凝滞之迹。”他还认为:郑文焯写北碑是以汉隶和魏碑为体势,以帖学、墨迹求气韵,这种南北融合的写法是近来少有能达到的。并赞赏他的书法是“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马宗霍《霎岳楼笔谈》也评论说:“大鹤山人书,结体纯取南帖,而波磔骏发,复兼有北碑之妙,翩翩奕奕,气味直列六朝。简札诗稿,脱手弹丸,对之殊有俊风。余尝藏山人金石拓片题跋墨迹,笔法细如游丝。清丽芊眠,尤为绝品。”
    郑在书法理论上亦有丰著传世,如《汉魏六朝书体考》、《书隶辩》、《大鹤山房谈碑记》、《寰宇访碑录续补遗》等,都是颇有见地的研究书法的论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怎样理解书法艺术中的“个性”?对书如其人应怎样理解?

    正确答案: 艺术是一种个体的精神产品,是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和爱好等精神因素转化为物质形式的过程。这个形式是作者本人所独有的,是作者本人个性的体现。个性是一个人所特有,别人是不可重复的,“书如其人”也就是这个意思。正是“书如其人”,书法艺术才呈现出千姿百态争相竞艳的局面,从而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审美爱好。
    书法艺术的个性,也就是书写者的个人风格,其表现为书法的整体面貌,是作者思想、经历、文化修养、性格、气质以及师承家学等多方面的一个综合体。一个人的个性,在各方面都会自然地流露出来。选择碑帖的时候,选此或选彼,便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了个性。在临写过程中,也因个性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孙过庭《书谱》说:“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质直者则径侹不遒;刚狠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这是很有道理的。试想一个轻浮的人,说话、举止、待人接物轻浮,对待书艺也必然轻浮,那能写出稳重沉着的书法呢!个人风格是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不断寻求能够充分表现自我个性的过程,就像写文章和讲话时苦思冥想选择能够贴切而充分地表达思想的语句一样。一旦能够随心所欲地驾驭它,便意味着风格的形成和成熟。自我的个性表现得越充分,风格也就越鲜明,艺术的感染力也就越强。
    作为社会的一员,生活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地探索时代的脉搏而力求与之同步时,才真正称得起新风格。那种把个性理解为超越必备的基本功,或者可以不受任何规律制约的任意造作的“新”形式,如同造句可以不理解词意,或者随心所欲地制造新词一样,是不能为人们所理解、欣赏和取得共鸣的,自然更谈不上什么个性和风格了。
    以上所谈,人的个性决定着书法的个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书法的个性也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个性,也就是所说的“潜移默化”,所以用书法陶冶性情也是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这里又一次告诉我们,选择范本的重要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北魏时期大书法家郑道昭游青州玲珑山时在山下留下碑铭一处是《白云堂题名》。(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郑道昭,北朝魏诗人、书法家。郑道昭留在世上的40余处碑刻,在山东主要集中在青州、平度、莱州等地。青州玲珑山有3处,山顶有两处,一处叫《白云堂题名》,另一处称《北峰山题名》;山下的一处在北麓山谷内,称《白驹谷题名》。

  • 第21题:

    单选题
    矗立在天柱山之阳的郑文公碑,全称为“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碑文中写的郑文公指的是(  )。
    A

    郑道昭

    B

    郑和

    C

    郑羲

    D

    郑成功


    正确答案: A
    解析:
    “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简称“郑文公碑”或“郑羲碑”。是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于公元511年(永平四年)为其父郑羲所立。其内容记述郑羲生平事迹,文多谀词且有失实。但其书法,结字宽博,笔力雄强,自清代中叶以来即为著名书法家包世臣、叶昌炽、康有为等所推重。

  • 第22题:

    问答题
    郑道昭的传世书迹有哪些?

    正确答案: 郑道昭的传世书迹主要集中在位于胶东半岛诸县山中的摩崖刻石上。其中鸿篇巨制有云峰山上的《论经书诗》、《观海童诗》、《郑文公下碑》、天柱山上的《郑文公上碑》、《东堪石室铭》、太基山的《仙坛诗》和玲珑山的方笔径尺大字《白驹谷题字》等;还有游记、题铭、告示。如《九仙题名》六种;《当门石坐》、《于此游止》、“云峰山之左右阙”两种;《飞仙室诗》、《云峰之山》、《仙坛铭岩》、《太基山题字》、《岁在壬辰建》等十二种,《上游天柱,下息云峰》、《此天柱之山》题字等三种,计三十七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北魏郑道昭留下的魏碑刻石是我国书法由隶向楷变革的瑰宝。(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