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玉著篆是小篆的一种。著,亦作筯,俗名筷子。因小篆的笔画圆如玉筯,所以叫玉著篆。清陈沣《摹印述》说:“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者,名曰‘玉著’,篆书正宗也。”明甘旸《印章集》说:“玉著,即李斯小篆。”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说:“玉著之名,仅可加于小篆。舒元舆谓:‘秦丞相斯变仓颉籀文为玉著篆是也。’顾论其别,则颉籀不可为玉著;论其通,则分、真、行、草,亦未尝无玉著意存焉。”宋有“玉著字学”,此见于朱长文《墨池编》,其中《续书断》说:“章友直,字伯益,闽人,以玉著字学当世。”应属小篆之学。玉著篆的代表书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阳冰等。明代丰沣的《书诀》推吾邱衍的玉著篆“独步千古”。这种书体,有的刻在铁器、铁板上,有的刻在石头上。如秦朝的度量衡器物上刻的铭文和《泰山刻石》等。
更多“何谓玉著篆?”相关问题
  • 第1题:

    篆刻制作印章,是以()为体,以刀为笔,铸造在方寸材质(金属、玉、石、泥)上的文字。

    • A、隶
    • B、篆
    • C、行
    • D、草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什么是缪篆?


    正确答案:缪篆是汉代用于摹刻印章的一种篆书。因为“缪”字在古代有多种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释义。故历来诸家解说纷纭。但不管其怎样解释,除了作“缪误”之“误”字解,以为是“篆书之误”以外,其他的各种解释都包含有纠结、绕缠、扭绞的意思,用来形容缪篆的笔画屈曲而平直,结体能匀满的占据印面。故宋朝的米芾又称之谓“填篆”,取其笔画填满印面之意而命名。

  • 第3题:

    玉筯篆


    正确答案: 亦称“玉箸篆”。篆书的一种。其书写笔道,圆润温厚,形如玉筯(筷子),故名。始于秦代,唐代齐已《谢曇城大师玉筋篆书》诗称:“玉筋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后人论书,将用笔圆浑遒劲的其他字体亦称为“玉筋”。如明代王世贞评论颜真卿书:“《家庙》、《茅山碑》正书中玉筯笔者。”

  • 第4题:

    何谓“玉搔头”?


    正确答案: 玉搔头即是玉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曰:“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后代遂称玉簪为“玉搔头”。
    簪,先秦称“笄”,最早的笄由竹、木、玉、石、骨等材料制成。在商朝时,笄的种类和佩戴形式就已经非常多样,到周朝时插戴方式遂制度化。秦汉之后,笄改称“簪”,其制作有了金银等贵重材料的运用,工艺也日趋繁复考究,逐渐摆脱了简单的实用功能而跨入奢侈品的行列。簪的形制一头尖,一头大,嵌珠饰银,描龙塑凤。尤其是玉簪形制精美,玲珑剔透,除了取其吉祥、辟邪保身或长佑平安之外,也成为贵族或者富贵人家炫耀财富身份的象征,更是男女情爱寓语寄情之物。明剧《玉簪记》中,美女妙常送情郎赶考时,特赠簪一支:“奴有碧玉簪一支,原为笄冠之用,今送你作加官之兆。”
    唐宋以来是发簪流行的时期,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明清时期,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其中常见的花朵形象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明代《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的记载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 第5题:

    关于《珊瑚网》一书说法错误的是()。

    • A、著于明代
    • B、主要谈画的鉴赏
    • C、汪柯玉撰
    • D、十八描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多选题
    篆书包括()。
    A

    古篆

    B

    大篆

    C

    小篆

    D

    中篆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使用何种文字()
    A

    圆朱文

    B

    九叠篆

    C

    小篆

    D

    摹印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三山符篆指的是以符篆为主的道教三大宗,它包括(  )。
    A

    龙虎山(正一派)

    B

    固皂山(灵宝派)

    C

    茅山(上清派)

    D

    终南山(太清派)

    E

    崂山(玉清派)


    正确答案: C,E
    解析:
    正一道,是元代形成的道教宗派。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授江西龙虎山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篆”。三山符篆,指江南的龙虎山(正一派本山)、皂山(灵宝派本山)和茅山(上清派本山)等以符篆为主的道教三大宗。正一道的形成,事实上就是江南道教的统一命名,统归龙虎山天师府领导,并以此与北方的全真道相对。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珊瑚网》一书说法错误的是()。
    A

    著于明代

    B

    主要谈画的鉴赏

    C

    汪柯玉撰

    D

    十八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是()。
    A

    甲→金→篆→草→隶→行→楷

    B

    甲→金→篆→隶→楷→草→行

    C

    甲→金→篆→隶→草→行→楷

    D

    甲→金→篆→隶→行→草→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著作为明代名医万全所著的儿科专著()
    A

    《幼科发挥》

    B

    《育婴秘诀》

    C

    《保婴撮要》

    D

    《片玉心书》

    E

    《幼科铁镜》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下列哪些著作为明代名医万全所著的儿科专著()

    • A、《幼科发挥》
    • B、《育婴秘诀》
    • C、《保婴撮要》
    • D、《片玉心书》
    • E、《幼科铁镜》

    正确答案:A,B,D

  • 第13题:

    铁线篆


    正确答案: 小篆的一种。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故名。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为“铁线篆。”

  • 第14题:

    篆书包括()。

    • A、古篆
    • B、大篆
    • C、小篆
    • D、中篆

    正确答案:B,C

  • 第15题:

    ()目前存有蒲松龄四枚印章,以下正确说法的是?

    • A、“蒲氏松龄”阳篆
    • B、“松龄留仙”阴篆
    • C、“留仙”阳篆
    • D、“柳泉”阳篆
    • E、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E

  • 第16题:

    何谓我国的四大名玉?


    正确答案:和田玉、岫玉、绿松石、独山玉

  • 第17题:

    问答题
    何谓“玉搔头”?

    正确答案: 玉搔头即是玉簪。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曰:“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后代遂称玉簪为“玉搔头”。
    簪,先秦称“笄”,最早的笄由竹、木、玉、石、骨等材料制成。在商朝时,笄的种类和佩戴形式就已经非常多样,到周朝时插戴方式遂制度化。秦汉之后,笄改称“簪”,其制作有了金银等贵重材料的运用,工艺也日趋繁复考究,逐渐摆脱了简单的实用功能而跨入奢侈品的行列。簪的形制一头尖,一头大,嵌珠饰银,描龙塑凤。尤其是玉簪形制精美,玲珑剔透,除了取其吉祥、辟邪保身或长佑平安之外,也成为贵族或者富贵人家炫耀财富身份的象征,更是男女情爱寓语寄情之物。明剧《玉簪记》中,美女妙常送情郎赶考时,特赠簪一支:“奴有碧玉簪一支,原为笄冠之用,今送你作加官之兆。”
    唐宋以来是发簪流行的时期,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明清时期,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作簪首形状,其中常见的花朵形象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明代《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的记载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何谓玉著篆?

    正确答案: 玉著篆是小篆的一种。著,亦作筯,俗名筷子。因小篆的笔画圆如玉筯,所以叫玉著篆。清陈沣《摹印述》说:“篆书笔画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者,名曰‘玉著’,篆书正宗也。”明甘旸《印章集》说:“玉著,即李斯小篆。”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说:“玉著之名,仅可加于小篆。舒元舆谓:‘秦丞相斯变仓颉籀文为玉著篆是也。’顾论其别,则颉籀不可为玉著;论其通,则分、真、行、草,亦未尝无玉著意存焉。”宋有“玉著字学”,此见于朱长文《墨池编》,其中《续书断》说:“章友直,字伯益,闽人,以玉著字学当世。”应属小篆之学。玉著篆的代表书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阳冰等。明代丰沣的《书诀》推吾邱衍的玉著篆“独步千古”。这种书体,有的刻在铁器、铁板上,有的刻在石头上。如秦朝的度量衡器物上刻的铭文和《泰山刻石》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玉筯篆

    正确答案: 亦称“玉箸篆”。篆书的一种。其书写笔道,圆润温厚,形如玉筯(筷子),故名。始于秦代,唐代齐已《谢曇城大师玉筋篆书》诗称:“玉筋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后人论书,将用笔圆浑遒劲的其他字体亦称为“玉筋”。如明代王世贞评论颜真卿书:“《家庙》、《茅山碑》正书中玉筯笔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摹印篆?

    正确答案: 摹印篆是秦代用于印章的一种篆书。这种书体形体略方,笔画平直,与小篆有同有异。其名称,是因为在刻印之前,须就印的大小,字的多少,笔画的繁简,位置之疏密来加以规划、安排(即规摹)。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刻在印上的字体称之谓“摹印篆”。究竟这种摹印篆是哪种篆书,其说法有二:一是南齐萧子良认为摹印篆即刻符书。另一种认为是汉朝刻官印用的那种平直方整、篆隶参用的书体。但从现存实物中所见的字体来看,秦之“摹印篆”和汉代刻官印的“缪篆”还有一定差异,不尽相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篆盖

    正确答案: 碑刻术语。唐代的墓志铭,通常有石盖,因盖上文字多用篆体,故名。篆盖与篆额内容相仿而形制不同,但《金石综例》称:“篆盖,即篆额。”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篆刻制作印章,是以()为体,以刀为笔,铸造在方寸材质(金属、玉、石、泥)上的文字。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