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由于水与生命、与各种生物的生长的密切关系,先民们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充满了崇拜,也产生了“水生人、水生天地万物”的观念。如春秋时的()就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第1题:
春秋时的()就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第2题:
()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厌恶的地方,所以这样最接近于道。”
第3题:
()云:“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是啊,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水中有道意。
第4题: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第5题:
古希腊的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
第6题: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第7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第8题:
翻译: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第9题:
你怎么看待下面这一场论辩的证明力,这样的论证,是否适用于现代新闻评论?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中心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
第10题: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其阐述者是()
第11题:
对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有许多名言值得体味。下列古语中,体现两者关系的有() ①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②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 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④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第12题:
荀子
孔子
孟子
老子
第13题:
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第14题:
()认为,水有三性:其一,“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其二,水“善下之”;其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
第15题:
()以水告诫统治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这是水的显著特征,也是“道”的真谛。
第16题: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第17题: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第18题: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第19题:
对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下列古语中,体现两者关系的有() ①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②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也难也 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④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第20题:
在与水有关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锤炼上,经常可以听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之说,这是出自以下哪位贤者之口?()
第21题: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第22题:
下列观点属于唯心论的一元论的有()。
第23题: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五天地,无人无物”
原子是“宇宙之砖”
“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绝对观念派生万事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