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石阡哪两首民歌被央视《民歌〃中国》栏目永久性收藏?”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古代收集民歌叫(??)。

    A.收藏
    B.采律
    C.采风
    D.踏青

    答案:C
    解析:
    采风,是指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语出隋王通《中说?问易》;“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诗》可以不续乎!”A选项收藏是收聚蓄藏、收集保存,一般是指对物品的保存;B选项采律是张采庵的律诗,因有其自身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被人称为“采律”;D选项踏青是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因此,答案选C。

  • 第2题:

    中国民歌《小白菜》是属于什么地方的民歌?()

    • A、河北民歌
    • B、北方民歌
    • C、山东新民歌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拉网小调》是()民歌,《桔梗谣》是()民歌,《梭罗河》是()民歌,《小杜鹃》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是()民歌,《红河谷》是()民歌,《桑塔•露琪亚》是()民歌,《克里门泰因》是()民歌。


    正确答案: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波兰;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美国

  • 第4题:

    中国歌曲《无锡景》是哪个民族或地区的民歌?()

    • A、藏族民歌
    • B、蒙古族民歌
    • C、江苏民歌
    • D、新疆民歌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河北民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哪三种民歌?


    正确答案: 传统民歌、革命民歌、新民歌

  • 第6题:

    中国古代将收集民歌叫()

    • A、收藏
    • B、采律
    • C、采风
    • D、踏青

    正确答案:C

  • 第7题:

    【课题名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汉族民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汉族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 二、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汉族南北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以“小舞台”的形式导入 (1)用“中国民歌赛歌会”的表演方式,与学生共同演唱一组中国民歌。 (2)教师参与“小舞台”表演,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3)赛歌会小结,引出课题:《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汉族民歌》。 (二)探究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2)比较两首《茉莉花》。 ①学唱东北、江苏《茉莉花》的主旋律。 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两首《茉莉花》在旋律进行、节奏、风格上各自的特点。 ③交流总结。 南方民歌:细腻、柔和,旋律以级进为主。 北方民歌:豪放、粗犷,旋律起伏较大。 (3)欣赏分辨北方民歌和南方民歌。 ①欣赏南方民歌《孟姜女》《无锡景》和北方民歌《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 ②请学生区分其不同并进行交流。 (三)探究汉族南北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1)讨论形成汉族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原因。 (2)师生交流。 ①地理环境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关。 ②地方方言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关。 ③补充影响民歌风格形成的其他因素。 ④小结:地理环境对民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方言与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的性格、生产方式等都影响了民歌风格的形成。 (四)民歌的发展 (1)请学生说说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曲目。 (2)唱唱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 (3)从不同角度欣赏几首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比较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 ①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片段。 ②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印象?刘三姐》花絮片段。 ③民歌《茱莉花》片段。 (五)学生谈感想 (六)课堂小结


    正确答案:(1)优点:本教学课例的教学过程非常充实。运用“小舞台”--“中国民歌赛歌会”这一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培养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师积极参与小舞台表演,这样不但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还可以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两首《茉莉花》的对比是本课的重点,欣赏作品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选择了学生较为熟悉的、风格有明显区别的作品进行欣赏,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听听、唱唱、谈谈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的体验中去探讨南北民歌风格的特点。高中学生知识面较广,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的音乐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探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吸纳不同的意见,积极参与探究和交流活动。教师在选择介绍作品时注意作品的经典性、代表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进一步感悟了民歌的真谛。
    (2)缺点:本教学课例的三维目标不明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未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缺少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难点也不明确。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还是一篇不错的教学课例。

  • 第8题:

    歌剧《图兰朵》中采用了我国哪首民歌曲调:()。


    正确答案:《茉莉花》

  • 第9题:

    单选题
    《在那远远的地方》是哪里的民歌()
    A

    四川民歌 

    B

    江苏民歌 

    C

    蒙古民歌 

    D

    云南民歌 

    E

    青海民歌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1939年3月,鲁艺音乐系师生成立民歌研究会,1941年2月改名“()”。该会主持开展民歌采集活动,到1942年底,共采集民歌2000余首,编辑出版10余种民歌集。
    A

    中国民歌研究会

    B

    中国音乐研究会

    C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D

    中国乐器研究会


    正确答案: C
    解析: 1939年3月,鲁艺音乐系师生成立民歌研究会,1941年2月改名“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该会主持开展民歌采集活动,到1942年底,共采集民歌2000余首,编辑出版了10余种民歌集。

  • 第11题:

    《在那远远的地方》是哪里的民歌()

    • A、四川民歌 
    • B、江苏民歌 
    • C、蒙古民歌 
    • D、云南民歌 
    • E、青海民歌

    正确答案:E

  • 第12题:

    中国民歌《脚夫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 A、陕西
    • B、东北
    • C、山东
    • D、陕北

    正确答案:D

  • 第13题:

    《澧水船夫号子》是()民歌,《放马山歌》是()民歌,《脚夫调》是()民歌,《茉莉花》是()民歌,《沂蒙山小调》是()民歌,《交城山》是()民歌,《军民大生产》是()民歌,《小河淌水》是()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民歌。


    正确答案:湖南;云南;陕西;江苏;山东;山西;陇东;云南;四川

  • 第14题:

    南朝民歌分为哪两大类?


    正确答案:“吴声歌曲”和“西曲”两大类。

  • 第15题:

    1963年,袁延书搜集整理的民歌()和(),参加山东省文艺会演,均获优秀节目奖,被山东省出版社收入《民歌集》,又同时被中国唱片社灌成唱片。


    正确答案:《黑妮做媳妇》;《四季小调》

  • 第16题:

    《杨柳青》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 A、安徽民歌
    • B、江苏民歌
    • C、浙江民歌
    • D、广东民歌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花儿与少年》是()

    • A、甘肃民歌
    • B、青海民歌
    • C、宁夏民歌
    • D、陕西民歌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单选题
    中国民歌《小白菜》是属于什么地方的民歌?()
    A

    河北民歌

    B

    北方民歌

    C

    山东新民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中国歌曲《无锡景》是哪个民族或地区的民歌?()
    A

    藏族民歌

    B

    蒙古族民歌

    C

    江苏民歌

    D

    新疆民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