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什么由各次洪水分析得到的单位线并不完全相同?”相关问题
  • 第1题: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为什么要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处理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系列中加入特大洪水后,系列成为不连续系列,不能像连续系列一样进行经验概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故必须进行处理。处理的内容是:对经验频率的计算进行处理,用统一样本法或独立样本法;对参数进行处理。

  • 第2题:

    为什么得到修学佛法的人身并不容易?请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若观察无有佛法光明之边地的人数,就会认识到生在有佛法光明地方的人极为罕见。现在有些大城市里,虽也存在佛法,但一点也不兴盛。像上海、北京等地,人越多的地方,佛陀的教法证法越稀少。在佛教兴盛的藏地,可以说人迹罕至,有时候要坐好半天的车,才看见卫户人家。相反,象成都,市区人口就460多万,加周围统辖的几个县,总人口有1000多万。上海有1800多万人,北京有1600万人。我们基本上也清楚,上海有几座寺院,北京有几座寺院,差不多有多少出家人...
    而在少数的佛教徒中,除了出家人以外,居士占相当一部分。但是有些居士学业佛,只求家庭平安,完全是为了今生,想获得解脱、行持善法的寥寥无几。比如上海1800多万人,希求解脱者又有多少?他们若没有行持善法,造的恶业大如山王,死后会不会堕入恶趣?1000多万人中,有没有1万人有把握转生人天?如此推算,恶趣众生是不是很多?通过各种观察,就会明白得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身多不容易。
    尤其是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在当今更是绝无仅有。例如,甘孜州515座寺院,共5万多出家人,这些人当中,具足暇满的有多少呢?一个一个经过筛选,就会发现剩下的人并不多。

  • 第3题:

    下列关于设计洪水计算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可以由径流资料计算设计洪水
    • B、可以由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
    • C、地区综合分析估算设计洪水
    • D、假设出设计洪水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从流域洪水过程的流量起涨点,用斜线法或水平线法分别分割得到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分析其地面经验单位线。用斜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比水平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

    • A、洪峰流量大,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相等
    • B、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大
    • C、洪峰流量大,流量过程历时长,总水量相等
    • D、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长,总水量小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由流量资料(包含特大洪水)推求设计洪水时,为什么要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处理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系列中加入特大洪水后,系列成为不连续系列,不能象连续系列一样进行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故必须进行处理。处理的内容是:对经验频率的计算进行处理,用统一样本法或独立样本法;对统计参数进行处理,如用包含特大洪水的矩法公式或三点法初估参数。

  • 第6题:

    为什么对一个流域各次暴雨洪水分析得到的单位线并不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 由于单位线的两项假设和定义并不完全符合实际,只是近似的,所以在某一特定的流域上,由不同暴雨强度和暴雨中心位置形成的洪水过程分析得到的单位线形状也就不同。若时段平均降雨强度大,汇流速度快,单位线峰值就较高,峰现时间也较早。又如暴雨中心在下游,分析的单位线峰值就较高,峰现时间也较早。

  • 第7题:

    问答题
    为什么对一个流域各次暴雨洪水分析得到的单位线并不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 由于单位线的两项假设和定义并不完全符合实际,只是近似的,所以在某一特定的流域上,由不同暴雨强度和暴雨中心位置形成的洪水过程分析得到的单位线形状也就不同。若时段平均降雨强度大,汇流速度快,单位线峰值就较高,峰现时间也较早。又如暴雨中心在下游,分析的单位线峰值就较高,峰现时间也较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采用()方法。
    A

    概化三角形

    B

    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

    C

    单位线汇流计算

    D

    经验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由各次洪水分析得到的单位线并不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 在某一特定流域上,由于形成各次洪水的暴雨中心的位置各不相同,洪水过程线的形状也就不同,因而由它们分析得到的单位线形状也就不同。
    若时段平均降雨强度大,汇流速度快,单位线峰值就较高,峰现时间也较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为什么得到修学佛法的人身并不容易?请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若观察无有佛法光明之边地的人数,就会认识到生在有佛法光明地方的人极为罕见。现在有些大城市里,虽也存在佛法,但一点也不兴盛。像上海、北京等地,人越多的地方,佛陀的教法证法越稀少。在佛教兴盛的藏地,可以说人迹罕至,有时候要坐好半天的车,才看见卫户人家。相反,象成都,市区人口就460多万,加周围统辖的几个县,总人口有1000多万。上海有1800多万人,北京有1600万人。我们基本上也清楚,上海有几座寺院,北京有几座寺院,差不多有多少出家人...
    而在少数的佛教徒中,除了出家人以外,居士占相当一部分。但是有些居士学业佛,只求家庭平安,完全是为了今生,想获得解脱、行持善法的寥寥无几。比如上海1800多万人,希求解脱者又有多少?他们若没有行持善法,造的恶业大如山王,死后会不会堕入恶趣?1000多万人中,有没有1万人有把握转生人天?如此推算,恶趣众生是不是很多?通过各种观察,就会明白得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身多不容易。
    尤其是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在当今更是绝无仅有。例如,甘孜州515座寺院,共5万多出家人,这些人当中,具足暇满的有多少呢?一个一个经过筛选,就会发现剩下的人并不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由流量资料(包含特大洪水)推求设计洪水时,为什么要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处理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系列中加入特大洪水后,系列成为不连续系列,不能象连续系列一样进行经验频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故必须进行处理。处理的内容是:对经验频率的计算进行处理,用统一样本法或独立样本法;对统计参数进行处理,如用包含特大洪水的矩法公式或三点法初估参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工程和流域洪水特性,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
    A

    时段单位线法

    B

    同倍比放大法

    C

    同频率放大法

    D

    地区分析法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设计洪水过程线应选资料较为可靠、具有代表性、对工程防洪运用较不利的大洪水作为典型,采用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方法推求。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时,可根据工程和流域洪水特性,采用下列方法:①同频率放大法;②同倍比放大法

  • 第13题:

    简述由实测雨洪资料分析时段单位线的基本步骤?


    正确答案: ⑴选择记录完整的、可靠的场次雨洪资料,作为分析对象;
    ⑵将洪水过程线分割基流求出地面流量过程Qs(t);并由产流方案求出相应暴雨的净雨过程Rs(t);
    ⑶根据单位线定义和倍比、叠加假定,由Rs(t)和Qs(t)推求单位线q(t);
    ⑷对求得的单位线q(t)进行合理检验和修正,得最终分析的单位线。

  • 第14题:

    根据工程和流域洪水特性,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 A、时段单位线法
    • B、同倍比放大法
    • C、同频率放大法
    • D、地区分析法

    正确答案:B,C

  • 第15题:

    一个流域上各场暴雨洪水分析的单位线将随()和()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


    正确答案:暴雨强度,暴雨中心位置

  • 第16题:

    某流域由某一次暴雨洪水分析出不同时段的10mm净雨单位线,它们的洪峰将随所取时段的增长而()。

    • A、增高
    • B、不变
    • C、减低
    • D、增高或不变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相同内容的字符串使用不同的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采用()方法。

    • A、概化三角形
    • B、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
    • C、单位线汇流计算
    • D、经验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判断题
    从流域洪水过程线的流量起涨点,用斜直线法或水平线法分别分割得到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分析其地面经验单位线。用斜直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比水平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短,总水量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一个流域上各场暴雨洪水分析的单位线将随()和()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变化。

    正确答案: 暴雨强度,暴雨中心位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用单位线作洪水预报都有哪些步骤?

    正确答案: (1)根据收集到的电报、电话等各地来的水情信息,整理和计算本次洪水前的流域平均雨量P,及本次洪水的时段平均雨量。
    (2)确定Im、k值并计算Pa值。
    (3)根据已作好的降雨径流相关图,求得时段净雨深。
    (4)用时段净雨深乘单位线,求得部分径流过程。
    (5)将同时刻的各部分径流及基流相加,即得推算的流量过程。
    (6)将以上成果,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予以分析比较判断,必要时,要进行讨论汇报后,才做出正式洪水预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时,为什么要对特大洪水进行处理?处理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系列中加入特大洪水后,系列成为不连续系列,不能像连续系列一样进行经验概率和统计参数的计算,故必须进行处理。处理的内容是:对经验频率的计算进行处理,用统一样本法或独立样本法;对参数进行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相同内容的字符串使用不同的编码格式进行编码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