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水下部分测量成果整理时,水位变化()cm时,各垂线位置的河底高程,应为每条垂线施测水深的时间所相应观测的水位值减去实测水深。
第1题:
大断面测量的范围应为水下部分的水道断面测量和岸上部分的水准测量,岸上部分应测至()以上0.5—1.0m。
第2题:
大断面水下部分测量成果整理时,当测深过程中水位变化()cm时,各垂线位置的河底高程,可用其同一岸的开始和终了的平均水位减去水深而得。
第3题:
大断面测量记载中,()测量需要记录水位观测、垂线起点距及水深测量数据,计算垂线河底高程。
第4题:
试验或根据先验知识沿断面方向线在断面布置输沙率测验垂线,测量(),确定垂线在断面的位置。
第5题:
大断面水下测量时,测时水位减去水深即为()。
第6题:
计算垂线河底高程
计算岸上起点距
计算地形点高程
河底某点高程
第7题:
水深
水位
位置
流速
第8题:
当年最高洪水位
历年最高水位
观测房
河堤
第9题:
<10
≤5
<15
≤20
第10题:
水下和陆地部分
岸上部分
水下部分
未测部分
第11题:
地形点
水下
岸上
岸上和水下
第12题:
水深及起点距
起点距及水面高程
水深及河底高程
起点距及河底高程
第13题:
采用垂线测量法测量水道断面时,需沿拟测断面布设若干条垂线,测出每条垂线的()和垂线间距。
第14题:
大断面水下部分资料整理、计算的目的是得到各垂线()。
第15题:
大断面水下测量时,测时水位()水深即为水下地形点高程。
第16题:
水文大断面图是根据()测量成果,以各垂线的高程为纵坐标,起点距为横坐标绘制。
第17题:
随水位级的不同,断面形状或流速横向分布有较明显变化的,可分高、中、低水位级分别布设()。
第18题:
起点距
水平距离
距离
平面位置
第19题:
测深垂线
测速垂线
测沙垂线
测量垂线
第20题:
除以
乘以
加上
减去
第21题:
河底高差
河底高度
地形点高程
地形点高差
第22题:
>1
≥2
>5
≥3
第23题:
起点距
基线长
水位
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