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碱塔运行过程中,中部易堵位置在()。
第1题:
碳化塔下部堵塞较常发生在(),结疤以()为主。
第2题:
制碱塔制碱一定时间后,塔()等处会有大量碱疤堆积,使气液通道变小,作业不易进行。
第3题:
实际生产中,制碱塔内部碳酸化反应在()最接近平衡。
第4题:
中下部堵塔较常发生在水箱段笠帽盖的(),因气体不容易通过那里,易形成()结疤。
第5题:
碳化塔设计时,为了保持气液接触良好,并维持良好的制碱周期,在增大碳化塔直径的同时,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能改善碳化塔中部堵塔现象的是()。
第7题:
汽提塔蒸汽进塔位置在()。
第8题:
气门与气门座圈的密封带位置在()。
第9题:
若碳化塔中段气进气位置与冷却水箱相近,则其()局部积碱、结疤过于集中,很快导致堵塔现象发生。
第10题:
正常情况下,碳化塔内碳化液的初冷点的位置在()。
第11题:
理论上讲,若碳`化塔生产能力较低时,中段气的进气位置可以在()。
第12题:
在正常运转中气缸套内壁磨损最大的位置是在()
第13题:
生产操作中,制碱塔中部温度一般控制在64-69℃之间,并使其中部温度与中和水温度之差在()以上。
第14题:
在下列选项中,决定笠帽碳化塔使用周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第15题:
在制碱塔运行过程中,中部易堵位置在()。
第16题:
在生产中,碳化塔堵塔主要表现为()。
第17题:
制碱塔制碱一定时间后,塔内出现碱疤堆积最小的地方是()。
第18题:
碳化塔下部堵主要结疤位置是()。
第19题:
在逆流吸收塔内,入塔条件不变,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当吸收因数A<1时,气液相在()处达到平衡。
第20题:
在生产过程中,若出碱口喷气则是因为()。
第21题:
在实际操作中,若制碱塔中部堵,则会导致()。
第22题:
下列选项中不会对结晶产生影响的是()。
第23题:
高压丙烯洗涤塔的进料口在塔的()位置。
第24题:
在萃取塔的操作中,重相由()进入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