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工段如遇突然停电或空压站停电等仪表气中断时,应迅速开启(),防止液氯泄露及氯气进入仪表气系统。

题目

液氯工段如遇突然停电或空压站停电等仪表气中断时,应迅速开启(),防止液氯泄露及氯气进入仪表气系统。


相似考题
更多“液氯工段如遇突然停电或空压站停电等仪表气中断时,应迅速开启(),防止液氯泄露及氯气进入仪表气系统。”相关问题
  • 第1题:

    分析液氯采样筒内液氯的水分()

    • A、宜使碱瓶吸收筒内液相部分的氯气
    • B、宜吸收气相部分氯气
    • C、应使吸收瓶增重40g以上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液化岗位如遇电解突然停车,迅速();()及冰机供液阀,防止氯气外溢或倒回,并及时通知调度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关闭原、尾氯总阀门

  • 第3题:

    1979年9月7日下午1时55分,某电化厂液氯工段正在充装液氯作业时,一只半吨重的充满液氯的钢瓶突然发生粉碎性爆炸。随着震天巨响,全厂气雾弥漫。大量的液氯气化,迅速形成巨大的黄绿色气柱冲天而起,形似蘑菇状,高达40余米。请问对该起突发事件,应如何进行现场应急处理?


    正确答案: (1)应立即启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成员和各应急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
    (2)若有中毒人员,则迅速抢救中毒人员,对入院就诊的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确保不出现意外;同时在事故周围拉起警戒线,划定污染控制区,组织群众撤离到安全地。
    (3)排险和疏散制止氯气外逸。冲进爆炸现场关闭液氯气化阀门和液氯储槽与钢瓶连接的阀门,初步切断氯气源。大量喷水抑制已经逸出的氯气扩散,有可能就关闭现场所有的储槽、管道的阀门,消除氯气外逸。
    (4)事故调查。为了搞清楚事故发生的原因,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对事故开展认真的调查。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在排险和清理现场中,注意收集资料,分析有关样品。事故调查组分设三个小组,即现场调查组、物理化学组、综合分析组,分头进行工作。

  • 第4题:

    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l0.2t氯气波及7.53km2,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 (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汽车运输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 A、汽车装运气瓶时,气瓶一般卧倒放置
    • B、汽车装运气瓶时,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 C、运输可燃、有毒气体气瓶时,车上应备有灭火器材或防毒用具
    • D、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同车运输

    正确答案:B,C,D

  • 第5题:

    加氯机中转被动罩的功用是()

    • A、转换氯气,使液氯变成气氯
    • B、转换氯气,使气态氯变液氯
    • C、稳定加氯量水源中断时,破坏真空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正确开启与关闭气相色谱仪的程序是()。

    • A、开启时先送气再送电;关闭时先停气再停电
    • B、开启时先送电再送气;关闭时先停气再停电
    • C、开启时先送气再送电;关闭时先停电再停气
    • D、开启时先送电再送气;关闭时先停电再停气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加氯时在液氯钢瓶上淋水的目的是()。

    • A、降温
    • B、加热
    • C、防止氯气泄漏
    • D、防止氯瓶腐蚀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液氯卸车时,连接好液氯槽车与液氯贮槽间相应的气液管线后,需要往()送热水升温?


    正确答案:E-4602

  • 第9题:

    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l0.2t氯气波及7.53km2,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 (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气瓶按充装介质的性质可分为()。

    • A、永久气瓶
    • B、液化气体气瓶
    • C、玻璃纤维气瓶
    • D、溶解气体气瓶

    正确答案:A,C,D

  • 第10题:

    25# LIC-25461应保持正常液位,防止空塔后向乏气系统窜压或液位高,向四级冷却系统带水,出现冻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问答题
    1979年9月7日下午1时55分,某电化厂液氯工段正在充装液氯作业时,一只半吨重的充满液氯的钢瓶突然发生粉碎性爆炸。随着震天巨响,全厂气雾弥漫。大量的液氯气化,迅速形成巨大的黄绿色气柱冲天而起,形似蘑菇状,高达40余米。请问对该起突发事件,应如何进行现场应急处理?

    正确答案: (1)应立即启动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成员和各应急小组成员迅速赶赴现场。
    (2)若有中毒人员,则迅速抢救中毒人员,对入院就诊的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确保不出现意外;同时在事故周围拉起警戒线,划定污染控制区,组织群众撤离到安全地。
    (3)排险和疏散制止氯气外逸。冲进爆炸现场关闭液氯气化阀门和液氯储槽与钢瓶连接的阀门,初步切断氯气源。大量喷水抑制已经逸出的氯气扩散,有可能就关闭现场所有的储槽、管道的阀门,消除氯气外逸。
    (4)事故调查。为了搞清楚事故发生的原因,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对事故开展认真的调查。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在排险和清理现场中,注意收集资料,分析有关样品。事故调查组分设三个小组,即现场调查组、物理化学组、综合分析组,分头进行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投加液氯时应设加氯机。加氯机应至少具备指示瞬时投加量的仪表和防止水倒灌氯瓶的措施。加氯间宜设校核氯量的()。
    A

    仪表

    B

    磅秤

    C

    流量计

    D

    记录仪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什么说调节液氯气液分离器气相阀能控制尾氯纯度的大小?


    正确答案: 正常生产时,原氯压力总大于尾氯压力,这是因为气相阀开启度较小。液化过程可认为是等压液化放热过程,气液分离器内压力等于原氯压力。当调节气相阀开度时,实际上是调节气液分离器内的气化压力,开启度越大,器内压力越接近尾氯压力,器内压力减小,液氯汽化量增大。尾氯纯度升高。从另一角度分析,器内压力减小,液氯在液化设备内的过冷时间减短,液化效率下降。故尾氯纯度上升。综上所述,原氯压力与尾氯压力相差愈大。调节气相阀的反映结果愈明显。

  • 第14题:

    装置停原料的原因以下正确的是()

    • A、原料泵出现故障或因停电等原因停止运行
    • B、原料输送系统出现较大泄露
    • C、原料储罐液位太低
    • D、仪表故障

    正确答案:A,B,C,D

  • 第15题:

    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l0.2t氯气波及7.53km2,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 (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性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l0m。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当仪表气源突然中断时,气闭式薄膜调节阀会()。


    正确答案:自动全开

  • 第17题:

    仪表供气系统图中应表示出()至各用气仪表之间各供气管线的规格、长度及标高。

    • A、空气压缩站
    • B、仪表供气干管
    • C、气源支管
    • D、过滤减压器

    正确答案:B,C

  • 第18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开车前对仪表检查的内容。

    • A、检查各仪表电源、气源是否已接通
    • B、液位、压力、温度等测量仪表连接容器阀门是否打开
    • C、仪表是否安装齐全,二次仪表与现场仪表的指示是否相符
    • D、检查贮罐液位、温度、压力测量及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投加液氯时应设加氯机。加氯机应至少具备指示瞬时投加量的仪表和防止水倒灌氯瓶的措施。加氯间宜设校核氯量的()。

    • A、仪表
    • B、磅秤
    • C、流量计
    • D、记录仪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造成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负责充装钢瓶的液氯工段工人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没有事故应急预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气瓶按充装介质可分为()、液化气体气瓶、溶解气体气瓶。

    • A、永久气体气瓶
    • B、临时气体气瓶
    • C、固化气体气瓶
    • D、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如遇全厂突发事故(停水、停电)时,如何保证仪表气的供应?


    正确答案: 由120m3球罐内3MPa(G)仪表气减压至0.55MPa,可供15min事故仪表气。

  • 第22题:

    问答题
    如遇全厂突发事故(停水、停电)时,如何保证仪表气的供应?

    正确答案: 由120m3球罐内3MPa(G)仪表气减压至0.55MPa,可供15min事故仪表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加氯机上中转被动罩的功用是()。
    A

    转换氯气,使液氯变成气氯

    B

    转换氯气,使气态氯变液氯

    C

    稳定加氯量水源中断时破坏真空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