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是使用三级水”相关问题
  • 第1题: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有一种特制的光源(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发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确定波长的光)该谱线通过试样(转变为气态自由原子的火焰)则被吸收,产生吸收信号,信号大小和试样中该元素量成正比。

  • 第2题: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灯电流的选择原则


    正确答案: 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情况下,尽量选用低的工作电流。

  • 第3题:

    与原子吸收、原子发射技术相比,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具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1)谱线简单:仅需分光本领一般的分光光度计,甚至可以用滤光片等进行简单分光年或用日盲光电倍增管直接测量
    (2)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3)适合于多元素同时分析。

  • 第4题: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是基于待测元素的()对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程度。

    • A、原子
    • B、激发态原子
    • C、分子
    • D、基态原子

    正确答案:D

  • 第5题:

    试比较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缺点,并说明GF-AAS法绝对灵敏度高的原因。


    正确答案:(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点是:试样用量少,液体几微升,固体几毫克;原子化效率几乎达到100%;基态原子在吸收区停留时间长,约为10-1s,因此绝对灵敏度极高。缺点是:精密度较差,操作也比较复杂。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点是:对大多数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应用广泛,但原子化过程中副反应较多,不仅使气态基态原子数目减少,使测定方法的灵敏度降低,而且会产生各种干扰效应。

  • 第6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一般应根据什么原子来选择吸收线?


    正确答案: 选择吸收线时一般应考虑以下方面:
    (1)试样的组成和待测元素的含量。
    (2)干扰—邻近谱线干扰和背景吸收、火焰气体吸收干扰等。
    (3)使用的仪器条件—根据灵敏度选择灵敏度、稳定性好的谱线。

  • 第7题:

    试比较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缺点,并说明GF AAS法绝对灵敏度高的原因。 


    正确答案:(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点是:试样用量少,液体几微升,固体几毫克;原子化效率几乎达到100%;基态原子在吸收区停留时间长,约为10-1 s,因此绝对灵敏度极高。缺点是:精密度较差,操作也比较复杂。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点是:对大多数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应用广泛,但原子化过程中副反应较多,不仅使气态基态原子数目减少,使测定方法的灵敏度降低,而且会产生各种干扰效应。

  • 第8题:

    问答题
    与原子吸收、原子发射技术相比,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具有哪些优点?

    正确答案: (1)谱线简单:仅需分光本领一般的分光光度计,甚至可以用滤光片等进行简单分光年或用日盲光电倍增管直接测量
    (2)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3)适合于多元素同时分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光谱分析是利用()对光谱()进行物质化学成分及含量分析的物理方法。
    A

    原子和分子;吸收

    B

    原子和分子;发射

    C

    原子和分子;吸收和发射

    D

    原子;发射和吸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基于元素所产生的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是()
    A

    吸收光谱分析法

    B

    散射光谱分析法

    C

    原子吸收光度法

    D

    发射光谱分析法

    E

    荧光定量分析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般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精密度好的原因是()
    A

    使用了锐线光源

    B

    原子吸收线的轮廓较宽

    C

    基于N0对辐射的吸收,N0大且变化小

    D

    原子吸收法干扰效应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测量的是(  )。
    A

    峰值吸收

    B

    积分吸收

    C

    分子吸收

    D

    连续光谱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为了使通过原子蒸气的发射线特征频率恰好能与吸收线的特征频率相一致,通常用待测元素的纯物质作为锐线光源的阴极,使其产生发射,这样发射物质与吸收物质为同一物质,产生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特征频率完全相同,可以实现峰值吸收。故选A。

  • 第13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致使吸收线变宽的诸多原因中,对火焰原子吸收主要是劳伦茨变宽,对无火焰原子吸收主要是()变宽。


    正确答案:多普勒

  • 第14题: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使用分析用水应为GB/T6682规定的()。GB5009.12-2010

    • A、一级水
    • B、二级水
    • C、三级水D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基于元素所产生的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所发射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是( )

    • A、吸收光谱分析法
    • B、散射光谱分析法
    • C、原子吸收光度法
    • D、发射光谱分析法
    • E、荧光定量分析法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一般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精密度好的原因是()

    • A、使用了锐线光源
    • B、原子吸收的轮廓较宽
    • C、基于N0对辐射的吸收,N0大且变化小
    • D、原子吸收法干扰效应少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原子吸收线的总面积叫积分吸收。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化学干扰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消除?


    正确答案: 产生化学干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被测元素不能全部从它的化合物中解离出来,从而使参与锐线吸收的基态原子数目减少,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消除方法:
    (1)改变火焰温度。对于生成难熔、难解离化合物的干扰,可以通过提高火焰温度来消除。
    (2)加入释放剂。将待测元素从其与干扰元素生成的化合物中释放出来。
    (3)加入保护剂。与待测元素生成稳定的配合物,使其不再与干扰元素生成难解离的化合物。
    (4)加入缓冲剂。在试样中加入过量干扰成分,使干扰趋于稳定状态。

  • 第19题: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存在哪些干扰,如何消除?


    正确答案: (1)物理干扰-消除方法是配制与被测试样相似组成的标准溶液,或采用标准加入法;
    (2)化学干扰-消除方法是使用高温火焰;加入释放剂;加入保护剂;在石墨炉原子化中加入基体改进剂提高被测物质的灰化温度或降低其原子化温度以消除干扰;化学分离干扰物质;
    (3)电离干扰-消除方法是在试液中加入过量的比待测元素电位低的其他元素(通常为碱金属)
    (4)光谱干扰-分为谱线干扰和背景干扰,通过扣除背景消除干扰。

  • 第20题:

    问答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一般应根据什么原子来选择吸收线?

    正确答案: 选择吸收线时一般应考虑以下方面:
    (1)试样的组成和待测元素的含量。
    (2)干扰—邻近谱线干扰和背景吸收、火焰气体吸收干扰等。
    (3)使用的仪器条件—根据灵敏度选择灵敏度、稳定性好的谱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比较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缺点,并说明GF-AAS法绝对灵敏度高的原因。

    正确答案: (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点是:试样用量少,液体几微升,固体几毫克;原子化效率几乎达到100%;基态原子在吸收区停留时间长,约为10-1s,因此绝对灵敏度极高。缺点是:精密度较差,操作也比较复杂。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优点是:对大多数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应用广泛,但原子化过程中副反应较多,不仅使气态基态原子数目减少,使测定方法的灵敏度降低,而且会产生各种干扰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原子吸收线的总面积叫积分吸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是使用三级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