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约有30%~4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问题。
未能适应大学生活,没能掌握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律,缺乏独立生活经验与能力,是造成大一学生心理不良的重要原因;二、三年级大学生在学习任务重、人际交往不佳与情感矛盾方面易表现出诸多问题,进而给其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四年级大学生因面临就业,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倍感压力,由此也会对其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受客观影响,又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出现矛盾;
②情绪控制能力较低,表现为情绪起伏较大,遇事不冷静,思考容易冲动,牢骚不满较多;
③缺乏人际沟通能力,表现为人际交往的圈子窄,缺乏基本交往技巧,自我封闭与自傲或自卑心理过重;
④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专业兴趣,从而使自己面对学习压力丧失自信,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⑤社会适应能力差,表现为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环境等;
⑥家庭问题的影响,如家庭教养方式不当造成学生人格的缺陷,家庭经济困难、亲人患重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⑦缺少心理卫生知识,在心理困扰面前,学生由于缺少心理卫生知识,不知如何面对困难,有效地调整个人心态或寻求帮助,致使个人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