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表现。
第1题:
A、男性多见
B、起源于NK细胞
C、多发于亚洲
D、发病高峰为20岁左右
第2题:
A、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
B、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C、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D、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E、结外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
第3题:
第4题:
患者男,55岁,因“阵发性腹痛6个月,突发急腹症1d”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空肠中段多处溃疡。该病例的病理诊断为()。(提示镜下:瘤细胞单一,小至中等大小,包含有不规则的核,伴中等大小的核仁,胞质暗淡或透亮,呈致密堆积。肿瘤弥漫性向肠黏膜和肌层浸润,中央可见片状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CDX2(-),CGA(-),SYN(-),CD20(-),CD3(+),CD4(-),CD5(-),CD8(+),CD56(+),EBER(-)。)
第5题:
可表达CD30抗原的淋巴增生性疾病有()。
第6题:
鼻腔NHL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
第7题:
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lymphoma)
第8题:
NK/T细胞淋巴瘤(NK/K cell lymphoma)
第9题:
Burkitt淋巴瘤
T淋巴母细胞型
B细胞型
B免疫母细胞型
外周T细胞型
第10题:
肝脾T细胞淋巴瘤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
皮肤原发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第11题:
NK/T细胞淋巴瘤不是国人鼻腔最多见的恶性淋巴瘤
鼻息肉镜下表现都有黏膜水肿和(或)腺体增生
鼻NK/T细胞淋巴瘤病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56均阳性
鼻硬结杆菌用Warthin-Starry染色法显示较为理想
鼻咽癌分化型与未分化型的预后明显不同
第12题:
第13题:
患者男,43岁,因“反复鼻塞伴脓涕、发热6个月”来诊。查体:慢性病容,鼻外形正常,鼻中隔缺失,鼻腔有异味,可见脓性分泌物,余无阳性体征。鼻腔黏膜活检病理:T细胞淋巴瘤可能性大,具体亚型不明。鼻咽部CT:鼻中隔缺失,局部黏膜增厚,上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其余检查阴性。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鼻咽癌
B、结外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C、霍奇金淋巴瘤
D、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
E、慢性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患
F、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提示进一步病理检查明确为结外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鼻型),ⅡB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1分。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有A、临床试验
B、同步化学、放射治疗
C、单纯放射治疗
D、单纯化学治疗
E、序贯化学、放射治疗
F、细胞因子治疗
提示拟行序贯化学、放射治疗。关于治疗,叙述正确的有A、放射治疗剂量为36Gy
B、化学治疗可以选择含有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方案
C、化学、放射治疗缓解后立即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D、放射治疗剂量≥50Gy有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
E、化学、放射治疗后未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F、化学治疗期间应注意鼻腔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易合并局部感染
第14题:
A、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
B、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C、间变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
D、间变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
E、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
第15题: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
第16题:
根据2008版WHO分类,关于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叙述不准确的是()。
第17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18题:
韦氏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常见病理类型是()
第19题:
成人鼻腔淋巴瘤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
第20题:
局限IE期鼻腔和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治疗原则()。
第21题:
外周T细胞型
T淋巴母细胞型
B细胞型
B免疫母细胞型
Burkitt淋巴瘤
第22题: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瘤样丘疹
髓肉瘤
浆细胞瘤
第23题:
外周T细胞型
T淋巴母细胞型
B细胞型
B免疫母细胞型
Burkitt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