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第一越流系统的井流模型中,既不考虑弱透水层的弹性储释水作用,也不考虑相邻含水层的水头变化。”相关问题
  • 第1题:

    污染物进入含水层的途径包括()。

    A:间歇入渗、连续入渗、含水层间越流和径流
    B:间歇入渗、连续入渗和含水层间越流
    C:间歇入渗和连续入渗
    D:含水层间越流和径流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下图为一地层剖面,初始潜水位与承压水头高度同为水位1,由于抽取地下承压水使承压水头高度下降到水位2,这时出现明显地面沉降,下列哪个选项的地层对地面沉降贡献最大?(不考虑地下水越流)(  )


    A、潜水含水层
    B、潜水含水层+隔水层
    C、隔水层
    D、承压含水层

    答案:D
    解析:
    潜水面为自由面,不承受大气压以外的任何附加压强。承压含水层是一个完全被水饱和的、夹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抽取地下承压水使承压水头高度下由水位1下降到水位2,使孔隙水压力减小,孔隙水压力的减小必然导致土中有效应力的等量增大,会引起土层的固结沉降,承压含水层的孔隙水压力减小最明显,所以对地面沉降影响大的是承压含水层。

  • 第3题:

    相邻含水层之间水头差()、弱透水层厚度()、垂向透水性(),则单位面积越流量便()。


    正确答案:愈大;愈小;愈好;愈大

  • 第4题:

    越流系统包括主含()、()以及相邻含水层或水体。


    正确答案:水层;弱透水层

  • 第5题:

    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主要表现为()

    • A、测压水位升高
    • B、含水层厚度加大
    • C、向相邻含水层越流
    • D、潜水位升高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地下水两个含水层之间可以通过()补给。

    • A、天窗
    • B、导水断裂
    • C、弱透水层越流
    • D、不整合接触面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判断题
    在各向异性的潜水井流中,水平分速度愈大,则含水层的弹性释水和潜水面迟后反应就越明显。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比较有越流和无越流的承层压含水层中的稳定流公式,可以认为1.123B就是有越流补给含水层中井流的引用影响半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越流系统包括主含()、()以及相邻含水层或水体。

    正确答案: 水层,弱透水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博尔顿第二模型和纽曼模型都考虑了潜水含水层的弹性释水作用。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承压含水层接受补给时,主要表现为()
    A

    测压水位升高

    B

    含水层厚度加大

    C

    向相邻含水层越流

    D

    潜水位升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相邻含水层之间水头差()、弱透水层厚度()、垂向透水性(),则单位面积越流量便()。

    正确答案: 愈大,愈小,愈好,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因坑底与承压含水层关系不同而井点降水目的也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坑底未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目的为降低承压水水头
    B、 坑底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目的前期为降低承压水水头,后期为疏干承压水
    C、 坑底未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目的为疏干承压含水层
    D、 坑底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前期目的为疏干承压含水层
    E、 坑底已进入承压含水层,井点降水后期目的为降低承压水水头

    答案:A,B
    解析:
    2018新教材P82

    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如果基坑开挖较浅,坑底未进入承压水含水层,井点降水以降低承压水水头为目的;如果基坑开挖较深,坑底已经进入承压水含水层,井点降水前期以降低承压水水头为目的,后期以疏干承压含水层为目的。

  • 第14题:

    邻层水越流补给量,是地下水资源重要的补给来源。如果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K=40m/d,弱透水层厚度为M=2m,越流含水层的补给面积F=10000㎡,相邻含水层的水头差h=10m,那么越流补给量是( )m3/d。

    A.
    B.
    C.
    D.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在越流系统中,当弱透水层中的水流进入()时,同样符合()定律。


    正确答案:抽水层;水流折射

  • 第16题:

    邻层水越流补给量,是地下水资源重要的补给来源。如果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K=20m/d,弱透水层厚度为M=2m,越流含水层的补给面积F=1000m2,相邻含水层的水头差h=10m,那么越流补给量是()m3/d。

    • A、20000
    • B、30000
    • C、40000
    • D、50000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无越流含水层中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常用方法?


    正确答案:有试算法、配线法(也叫标准曲线对比法或量板法)、直线图解法、恢复水位法、等等。

  • 第18题:

    判断题
    越流系统中的弱透水层可以是承压含水层,也可以是无压含水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对越流含水层中的稳定井流来说,抽水量完全来自井附近的越流补给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越流系统必须包括主含水层、弱含水层以及相邻含水层等三个含水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第一越流系统是指不考虑弱透水层的弹性释放和忽略()的越流系统;第二越流系统是指()而不考虑补给层水头的变化的越流系统;第三越流系统是指考虑补给层水头的变化而忽略()。

    正确答案: 补给层水头的变化,考虑弱透水层的弹性释水,弱透水层的弹性释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地下水两个含水层之间可以通过()补给。
    A

    天窗

    B

    导水断裂

    C

    弱透水层越流

    D

    不整合接触面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具有越流系统的井流,只要能达到稳定流,则井抽水量就是按下列顺序组成:抽水初期完全由含水层释放量组成;抽水中期由含水层的释放量与越流量组成;后期则完全由越流量组成。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越流系统的稳定井流,主含水层的贮水系数越大,降深就越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