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祖庙”“宗庙”均为祭祀先人之所,两者是否有差别?
A.无差别,均表示祭祀“始祖”的地方。
B.无差别,均表示祭祀“历代祖先”的地方。
C.有差别,祭祀“始祖”为“祖庙”,其他为“宗庙”。
D.有差别,祭祀“始祖”为“宗庙”,其他为“祖庙”。
第1题:
依《周礼》,天子、诸侯、士大夫均可用宗庙祭祀祖先,后来宗庙仅为皇家祀所,他人祭祖只能用宗祠。这一转变发生于()
第2题: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古代经济现象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第3题:
()是指古代帝王追祭始祖之先的一种宗庙祭祀礼仪。
第4题:
诗经中的“风”是指()。
第5题:
周代规定,祭祖祖庙,天子(),诸侯(),大夫(),士只有()。()后,只准皇帝拥有宗庙,百姓不得擅建,宗庙由此称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建于京城,并且按照礼制建于皇宫左侧。神位摆放()。
第6题:
秦朝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以供宗庙祭祀用的刑罚叫做()。
第7题: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
第8题:
谋危社稷
安忍残贼,背违正道
亲族相犯
盗窃皇帝祭祀天地、宗庙之物
第9题:
东周时期
秦代
汉代
南北朝时期
第10题:
祭祀天
祭祀日
祭祀太庙
祭祀地
祭奠先人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记载宗庙祭祀的乐歌是()。
第14题:
秦朝的白粲是指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以供宗庙祭祀之用。
第15题:
祠堂不仅是祭祀先人之所,而且往往承担重要的公共社交作用。
第16题:
先秦时期“万舞”指的是在进行以下哪一种祭祀时所表演的舞蹈()
第17题:
从()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
第18题:
“十恶”中的“大不敬”是指()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祭鬼
祭社
祭天
祭宗庙山川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朝廷之正乐
各地区之乐调
宗庙祭祀之乐
上层贵族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