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弹道坐标系为源坐标系,弹体坐标系为目的坐标系,则 A. 可以通过地面或速度坐标系作为中间过渡的坐标系进行变换 B. 只能通过速度坐标系作为中间过渡的坐标系进行变换 C. 只能通过地面坐标系作为中间过渡的坐标系进行变换 D. 不可能通过旋转变换使两个坐标系重合

题目

若以弹道坐标系为源坐标系,弹体坐标系为目的坐标系,则 A. 可以通过地面或速度坐标系作为中间过渡的坐标系进行变换 B. 只能通过速度坐标系作为中间过渡的坐标系进行变换 C. 只能通过地面坐标系作为中间过渡的坐标系进行变换 D. 不可能通过旋转变换使两个坐标系重合


相似考题
更多“若以弹道坐标系为源坐标系,弹体坐标系为目的坐标系,则 A. 可以通过地面或速度坐标系作为中间过渡的坐标系进行变换 B. 只能通过速度坐标系作为中间过渡的坐标系进行变换 C. 只能通过地面坐标系作为中间过渡的坐标系进行变换 D. 不可能通过旋转变换使两个坐标系重合”相关问题
  • 第1题:

    控制单轴进行操作,应该选择( )坐标系。

    A.世界坐标系

    B.轴坐标系

    C.基坐标系

    D.工具坐标系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当采用CGCS2000作为项目坐标系进行GPSRTK作业时,()。

    A.应进行WGS84坐标系至CGCS2000坐标系的三参转换

    B.应进行WGS84坐标系至CGCS2000坐标系的七参转换

    C.先进行七参转换,再进行三参转换

    D.不需在两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答案:D

  • 第3题:

    直角坐标系是创建函数曲线的基础,坐标系原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果想使原点位于左下角,下面列举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无法实现。()

    • A、选中坐标系,通过鼠标,拖动原点到左下角位置
    • B、选中坐标系,通过鼠标,拖动坐标轴位置,使原点位于左下角
    • C、选中坐标系,通过鼠标,拖动边界中间的小黑方块,调整坐标轴,使原点位于左下角
    • D、选中坐标系,在坐标系属性框中,设置原点偏移量,使原点位于左下角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图板定向的目的是建立空间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与像片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从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简称为2s/2r变换。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当需要对象沿着自身的轴向进行变换时使用最佳坐标系是()。

    • A、视图坐标系
    • B、局部坐标系
    • C、拾取坐标系
    • D、父对象坐标系

    正确答案:B

  • 第7题:

    简述测量坐标系与屏幕坐标系之间的变换过程。


    正确答案:在数字测图过程中所获取的采样点坐标通常是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要将图形显示到计算机屏幕上,就必须将测量坐标转换为相应的屏幕坐标;而在图形编辑过程中,又需要根据所显示图形在采样点中查询相应的点位。这就要求将屏幕坐标转换为相应的测量坐标。

  • 第8题:

    判断题
    图板定向的目的是建立空间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与像片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坐标系的构造是指创建一个新的坐标系,不包括变换现有的坐标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测量中常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编号的区别是()
    A

    数学坐标系为顺时针编号,测量坐标系为顺时针编号

    B

    数学坐标系为顺时针编号,测量坐标系为逆时针编号

    C

    数学坐标系为逆时针编号,测量坐标系为顺时针编号

    D

    数学坐标系为逆时针编号,测量坐标系为逆时针编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岁差和章动旋转变换是用于哪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A

    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天球坐标系

    B

    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

    C

    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瞬时极地球坐标系

    D

    平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当需要对象沿着自身的轴向进行变换时使用最佳坐标系是()。
    A

    视图坐标系

    B

    局部坐标系

    C

    拾取坐标系

    D

    父对象坐标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编程时一般选择( )作为编程坐标系。

    A.工件坐标系

    B.机床坐标系

    C.刀具坐标系

    D. 工作台坐标系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派克变换是用在空间旋转的两相坐标系统和一个零序系统来代换原来固定不变的abc坐标系统的一种坐标变换。( )


    答案:对
    解析:

  • 第15题:

    下面对观察坐标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坐标系是指人所在的坐标系
    • B、观察坐标系是指摄像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
    • C、观察坐标系是指将摄像机变换到世界坐标系的原点,并将其旋转,使摄像机的光轴与世界坐标系Z轴正方向一致,同样世界坐标系的其他物体也做同样的变换
    • D、观察坐标系与物体的局部坐标系一致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在捷联式惯导系统中,加速度计安装沿:()

    • A、导航坐标系;
    • B、机体坐标系;
    • C、速度坐标系;
    • D、地面坐标系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零点偏置就是在编程过程中进行编程坐标系的平移变换,使()的零点偏移到新的位置。

    • A、编程坐标系
    • B、原点坐标系
    • C、绝对坐标系
    • D、相对坐标系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岁差和章动旋转变换是用于哪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 A、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天球坐标系
    • B、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
    • C、瞬时极天球坐标系与瞬时极地球坐标系
    • D、平天球坐标系与平地球坐标系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经三个平移参数变换至1954年北京坐标系而成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一维坐标系间的变换和二维坐标系间的变换的应用。

    正确答案: 在工程测量应用GPS时,往往是将具有局部平面直角坐标的二维控制点同GPS控制点重合,为将三维GPS网点转到局部平面参考系中,这时对GPS网点坐标尚需作相应的预先变换。首先将GPS网点(X,Y,Z)GPS近似平移到局部坐标系,得到(x,y,h)GPS,其具体做法是利用前述的“大地坐标系与空间直角坐标系间的相互关系”相应公式计算(B,L),再利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正算公式求出(x,y)GPS,最后利用它及局部平面坐标系点坐标(x,y)LS,按本节所述公式进行而维平面坐标的转换。
    假如在GPS网中,选择其中的3个点联测了高程,即这3个点既有GPS测量得到的大地高Hi,同时也有水准测量取得的正高(i=1,2,3),大地水准面差距Ni可以利用大地水准面模型近似计算出,因此也可以利用地面测量手段取得大地高Hi的近似值(Hi)。它们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GPS测量中系统误差及大地水准面模型化误差的共同影响,也就是它们是点的位置函数,故可写成个下面的变换公式:
    Ni=N+aixi+a2yi(10-61)式中,N是大地水准距离,也是沿垂直轴的平移参数,a1和a2是相对于参考椭球面东西和南北方向的二个倾斜(旋转)参数,Xi,Yi为公共点的平面坐标(局部系统内)值。只要由个分布良好,既有水准高程又有GPS高程的公共点,即可求出这3个转换参数,进而按(10-61)式估算出该范围内其他任何点的大地水准面距离,实现一维高程系间的变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从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简称为2s/2r变换。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将地面点由球面坐标系统转变到平面坐标系统的变换称为()。

    正确答案: 地图投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图板定向的目的是建立空间坐标系(大地坐标系)与()之间的变换关系。

    正确答案: 绘图坐标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Unity引擎使用的是左手坐标系还是右手坐标系?()
    A

    左手坐标系

    B

    右手坐标系

    C

    可以通过ProjectSetting切换左右手坐标系

    D

    可以通过Reference切换左右手坐标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