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叠合板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制板叠加、叠合而成的楼面结构。
第1题:
依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6.6,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预制板。
第2题:
叠合板是()楼板的一种。
第3题:
关于叠合板节点及面层混凝土浇筑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
组合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体组合(叠加或切割)而成的物体。
第5题:
叠合楼板是由()叠合而成。
第6题:
600
700
800
900
第7题:
模板、现浇板
预制板、保温板、现浇板
模板、现浇板、预制板
预制板、现浇板
第8题:
第9题:
抗剪构造钢筋宜采用马镫形状
间距不宜大于400mm,钢筋直径d不应小于6mm
马镫钢筋不宜伸到叠合板上、下部纵向钢筋处
预埋在预制板内的总长度不应小于15d,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50mm
第10题:
第11题: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及叠合面垃圾清理干净
叠合板表面清理干净后,应在混凝土浇筑前12h对节点及叠合面浇水湿润
叠合板表面浇筑混凝土前0.5h吸干积水
叠合板节点采用较原结构同一标号的无收缩混凝土浇筑
节点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第12题:
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当叠合板的预制板采用空心板时,板端空腔应封堵
跨度大于3m的叠合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板厚大于180mm的叠合板,宜采用混凝土空心板
第13题:
依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6.6,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mm。
第14题: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或线、面)的投影,叠合在同一投影上叫做( )。
第15题:
驻波是指两个振幅和频率都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而成的波。
第16题:
复拍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拍子组合而成的。
第17题:
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组成的多元复叠制冷循环。
第18题:
对
错
第19题:
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叠合楼板整体性好,刚度大,可节省模板,而且板的上下表面平整
叠合楼板的预制板部分,通常采用预应力或非预应力薄板,板的跨度一般为8~6m
第20题:
叠合板吊点采用预留拉环方式,在叠合板上预留四个拉环,叠合板起吊时采用平衡钢梁均衡起吊,与吊钩连接的钢丝绳与叠合板水平面所成夹角不宜小于45゜
叠合板吊运宜采用慢起、快升、缓放的操作方式
叠合板就位前,清理叠合板安装部位基层,在信号工指挥下,将叠合板吊运至安装部位的正上方,并核对叠合板的编号
叠合板起吊区配置一名信号工和两名司索工
叠合板起吊时,司索工将叠合板与存放架的安全固定装置拆除,塔吊司机在信号工指挥下,塔吊缓缓持力,当叠合板吊离存放架面正上方约500mm,检查吊钩是否有歪扭或卡死现象及各吊点受力是否均匀,并进行调整
第21题:
50;60
60;60
60;80
50;80
第22题:
加强筋
拉结筋
伸入叠合层的构造筋
伸入预制板的构造筋
第23题:
现浇板
预制板
装配式楼板
装配整体式楼板
第24题:
单向叠合板跨度大于4.0m时,距支座1/4跨范围内
双向叠合板短向跨度大于4.0m时,距四边支座1/4短跨范围内
悬挑叠合板
悬挑板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在相邻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锚固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