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中要求汉字教学要注重先认后写,常用字在先,反复重现的基本原则。
第1题:
A、会读
B、认识
C、会写
D、学会
第2题:
《语文课程标准》识字教学目标实行认写分开,多写少认。
第3题: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主要分为备课与写教案、课堂教学管理、教师语言、()、板书五个方面。
第4题:
国家于1988年1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字()个,其中常用字()个,次常用字()个。常用字在现行汉字的使用频率上具有()的特点。
第5题:
2007年,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于2012年时进行了修订。 07版《标准》包含了五个模块:(1)语言知识与技能;(2)文化与交际;(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4)教学方法;(5)综合素质。 12版《标准》同样包含了五个模块:(1)汉语教学基础;(2)汉语教学方法;(3)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4)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5)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国际汉语教师最应该具备哪种能力?()
第6题:
从目前汉字教学的实际来看,在写、念、说、认、查五项能力的培养中,()的能力是最为薄弱的环节。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用字的总量
通用字数量
常用字数量
地名生僻用字数量
计量单位名称用字数量
第9题:
教师的提问
组织教学
布置课外作业
第10题:
读写所有汉字
只学习简单的汉字
先学独体字,再学其他汉字
读写简单的汉字,认读复杂的汉字
第11题:
听汉语
写汉字
认识汉字
第12题:
第13题:
“四三五四”教学模式中五要指的是()?
第14题:
20世纪80年代编出的《现代汉语常用字》,共收汉字()
第15题:
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出()两种学习目标。
第16题:
王老师在欧洲一所孔子学院做汉语教师。根据学校的妥排,王老师需要亘独开一门汉字课,辅助学汉语的中学生学习初级汉语教材中的汉字。她手头筑材料除了教材外,还有《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和一本专门介绍汉字二识的专著。初级汉语教材中的汉字一般都很常用,但有的笔画简单,有的笔画比较复杂,学生对写汉字普遍有畏难情绪。对此,王老师最应该引导学生做什么?()
第17题:
对外汉语教学要求以句子和()为重点,语音、语法、词汇、汉字综合教学。
第18题:
2007年,国家汉办组织研制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于2012年时进行了修订。 07版《标准》包含了五个模块:(1)语言知识与技能;(2)文化与交际;(3)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学习策略;(4)教学方法;(5)综合素质。 12版《标准》同样包含了五个模块:(1)汉语教学基础;(2)汉语教学方法;(3)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4)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5)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国际汉语教师在进入新的教学环境上课之前,如果有紧张的情绪应该如何缓解?()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具备基本的外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组织课堂、加工教学内容的能力
第23题:
教师要科学的组织教学内容
教师要掌握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注意巧设疑难问题
教师要提高自身语言素养和组织能力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