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9、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稻纹枯病在25—31℃之间,()的湿度发病最重。

    • A、60%以下
    • B、75%以上
    • C、80%以上
    • D、97%以上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在受纹枯病侵染水稻茎秆上会出现的纹枯病,它是纹枯病的()。

    • A、症状
    • B、病状
    • C、病征
    • D、特征

    正确答案:B

  • 第3题:

    水稻的主要虫害是()。

    • A、稻飞虱
    • B、纹枯病
    • C、草地螟
    • D、稻瘟病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水稻纹枯病靠气流传播,主要发生在本田的中间部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水稻纹枯病的受害症状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水稻纹枯病菌为害叶片和叶鞘。最初在基部叶鞘上发病,之后向上扩展,病斑有椭圆形,水渍状,后变灰褐色,病斑常相互合并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情发生数日后,肉眼可见表面有菌丝长出,纠结成团,后变成褐色的菌枚。可采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

  • 第6题:

    水稻纹枯病的再侵染为()。


    正确答案:菌丝

  • 第7题:

    氟铃脲除具有杀虫功效外,对()病害也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 A、水稻稻瘟病
    • B、水稻纹枯病
    • C、水稻稻曲病
    • D、水稻白叶枯病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以下是病毒引起的病害是()。

    • A、水稻条纹叶枯病
    • B、水稻纹枯病
    • C、白菜干烧心
    • D、黄瓜炭疽病

    正确答案:A

  • 第9题:

    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最好的药剂为()。

    • A、多菌灵
    • B、井岗霉素
    • C、链霉素
    • D、托布津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水稻纹枯病是靠气生菌丝在田间扩展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填空题
    水稻纹枯病的初侵染来源以稻田越冬()为主,其次为()和()上的菌核。

    正确答案: 菌核,其他寄主杂草,稻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水稻纹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都是真菌性病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水稻纹枯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的()上,严重时也可为害穗部。


    正确答案:叶鞘和叶片

  • 第14题:

    水稻纹枯病的初侵染来源以()为主,其次为种子与其他发病寄主上的菌核。


    正确答案:稻田越冬菌核

  • 第15题:

    水稻纹枯病病斑最先发生在距水面最近的叶鞘上。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水稻纹枯病的自然传播途径主要是().


    正确答案:流水

  • 第17题:

    水稻纹枯病从水稻苗期开始发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怎样识别水稻纹枯病的症状?


    正确答案: 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产生灰白色蛛丝状菌丝体,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叶鞘近水面处先产生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后发展成椭圆形云纹状(中部灰白色)。叶片发黄、干枯,倒伏。穗颈产生湿润状的青黑色病斑,严重则枯死。

  • 第19题:

    怎样防治水稻纹枯病?


    正确答案: (1)加强肥水管理。实行“前浅、中晒、后湿”的用水原则。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避免氮肥施用过多、过晚。
    (2)化学防治。病情盛发初期,喷施井冈霉素,每667m2用药4.5-5.0g。

  • 第20题:

    下列病害为病毒性病害的是()。

    • A、水稻条纹叶枯病
    • B、水稻纹枯病
    • C、白叶枯病
    • D、稻曲病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水稻纹枯病的初侵染来源以稻田越冬()为主,其次为()和()上的菌核。


    正确答案:菌核;其他寄主杂草;稻草

  • 第22题:

    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化学药剂为()。

    • A、三环唑
    • B、粉锈宁
    • C、敌克松
    • D、井冈霉素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水稻纹枯病的侵染循环?

    正确答案: 越冬: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其他寄主和田边杂草上越冬。水稻收割时大量菌核落入田间,成为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侵入与再侵染:春耕灌水后,越冬菌核飘浮于水面,栽秧后随水漂流附着稻株基部叶鞘上,在适温、高湿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在叶鞘上延伸并从叶鞘缝隙处进入叶鞘内侧,先形成附着胞,通过气孔直接穿破表皮侵入。潜育期少则1~3d,多则3~5d。病菌侵入后,在稻株组织中不断扩展,并向外长出气生菌丝,蔓延至附近叶鞘、叶片或邻近的稻株进行再侵染。早稻上的菌核可作为晚稻的初侵染源。灌溉水是田间菌核传播的动力,密植的稻丛是菌丝体再侵染的必要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病害为病毒性病害的是()。
    A

    水稻条纹叶枯病

    B

    水稻纹枯病

    C

    白叶枯病

    D

    稻曲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