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道德模范主要是指()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向善且为人们所崇敬、模仿的先进入物。
A.思想和行为
B.语言和态度
C.模范和表率
D.真诚和助人
第1题:
全国道德模范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于2009年4月至9月在全国开展,这一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激发了人们向道德模范学习的热潮。这表明在社会中树立道德模范的典型作用是
A.深化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和认同
B.构成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和参照
C.能够带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和心理感染
D.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2题:
道德的()主要是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形成理想人格。
第3题:
希腊艺术具有向善性,引导人们向善良的方向发展。
第4题:
以下各项不属于道德模范是
第5题:
境界是指人们在修养、学识和道德上所达到的高度和水平。
第6题:
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于2011年3月启动,历时半年,经过宣传发动、群众推荐、组织审核,公示投票。综合评定等程序,共评出54名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开展() ①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②告诉人们实现美好目标要靠个人奋斗自我实现 ③可以引导人们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④将激励人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7题:
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第8题: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第9题:
第10题:
人们在法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
人们在纪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情况
人们在道德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觉悟水平
人们在行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合法程度
第11题:
思想和行为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向着且为人们所崇敬、模仿的先进人物
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人物
历史上符合道德理想类型的人
具有积极道德影响的人物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道德境界是指()。
第14题:
模范权和专长权能够引起人们长久的顺从和内心的信服。
第15题:
道德主要是指人们行为实践中的表现,伦理主要是指理论层面上的关系,更具概括性、理念性。
第16题:
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什么功能?
第17题:
激励是指能够让人们朝着某一特定的方向或目标而行动的倾向,激励来自于外动力。
第18题:
人们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颂扬,是道德感情的体现。
第19题:
要深入实施(),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第20题:
调节功能
认识功能
激励功能
评价功能
第21题:
诚信体系建设工程
文化惠民工程
教育惠民工程
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第22题:
需要是指人们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实现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
管理的深处是激励
需要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员工出色地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需要是指人们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实现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
管理的深处是激励
需要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员工出色地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