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尺寸的确定与设计尺寸、加工余量有关外,还有基准确定、转化有关,其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_________法两种。
第1题:
确定()的原则应该是:保证前—道工序确定的尺寸能使后一道工序有足够的余量,且余量不能过多。
第2题: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与()和()有关。
第3题: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
第4题: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与()有关。
第5题:
尺寸链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第6题:
确定工序加工余量的原则是前一道工序确定的尺寸,使后面一道工序既有足够的余量,又不能过多。
第7题:
()重合时,定位尺寸既是工序尺寸。
第8题:
在机械制造中,当零件的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重合时,常采用工艺尺寸链的原理来确定工序尺寸,并通过保证工序尺寸来间接保证零件的设计尺寸要求,而生产实践中的工序尺寸超差很可能引起“假废品”现象。
第9题:
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第10题: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第11题:
确定最小加工余量依据之一是()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当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需进行尺寸链计算,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
第14题:
当工序基准,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表面多次加工时,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只需考虑各工序的加工余量所能达到的精度,计算的第二步是()
第15题:
工艺尺寸的计算方法有()。
第16题:
关于加工余量的解释正确的是()
第17题:
制定工艺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第18题:
计算机械加工余量时,应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顺序确定各工序的工序尺寸。
第19题:
工艺尺寸链用于定位基准与()不重合时尺寸换算、工序尺寸计算及工序余量解算等。
第20题:
工序内容设计包括各工序的()和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具。确定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等。
第21题:
定位尺寸是指()之间的联系尺寸。
第22题:
工序基准是指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第23题:
设计基准
工序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第24题:
上工序的工序尺寸
本工序的工序尺寸
上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
本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